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罕見!萬科盤中漲停

2025-01-22 08:04

導讀: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政策調整積極且迅速,房價「止跌回穩」路徑顯現。

1月21日,市場全天高開后震盪回落,截至收盤,滬指跌0.05%,深成指漲0.48%,創業板指漲0.36%。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200只個股下跌。

盤面上,人形機器人、AI眼鏡、半導體、電機等板塊漲幅居前,教育、光伏設備、服裝、油氣等板塊跌幅居前。

資金面上,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21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223億。

丨罕見漲停!

昨日,房地產板塊盤中爆發,板塊龍頭萬科A盤中一度漲停。截至收盤,新華聯漲停,萬科A漲超7%,中交地產卧龍地產金地集團等漲幅居前。

港股房地產股票更是狂飆。辰興發展盤中漲超76%,碧桂園、融信中國、綠景中國地產等多股漲超10%。

消息面上,1月20日,萬科發佈公司2021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住房租賃專項公司債券(第一期)(品種二)2025年付息公告。公告顯示,在本次付息方案中,「21萬科02」的票面利率為3.98%,本次付息每手(面值1000元)債券派發利息人民幣39.80元(含税)。扣稅后個人、證券投資基金債券持有人取得的實際每手派發利息為31.84元;扣稅后非居民企業(包含QFII、RQFII)取得的實際每手派發利息為39.80元。

值得注意的是,萬科債盤中也出現異動,交易所市場多隻萬科債券臨時停牌。「21萬科02」漲24.61%臨時停牌,外,「22萬科07」「20萬科08」漲超20%臨時停牌,「22萬科05」漲超30%二次臨停。

此外,昨日,房地產板塊還有一件重磅事件,當日早間,碧桂園發佈復牌公告,鑑於董事會認為公司已達成復牌指引所規定的所有要求,公司已向港交所申請於1月21日上午九時正起恢復買賣公司股份。開盤,碧桂園即大漲,一度漲近30%。截至收盤,碧桂園報0.47港元/股,大漲17.53%,總市值近160億港元。

近期,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房地產市場已開始逐漸回暖。日前,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24年9月以來,房地產市場呈現出積極變化,2024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0.5%、1.0%,扭轉了之前連續下滑的態勢。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也顯示,2024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二三線城市環比總體降幅收窄;一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均繼續收窄。

央行行長潘功勝先前也表示,房地產市場的風險水平已大幅弱化,市場成交水平總體改善。2024年10月以來,中國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連續三個月環比增長、連續兩個月同比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政策調整積極且迅速,房價「止跌回穩」路徑顯現。預計一線城市的政策調整將對需求側形成有力支撐,並逐步改善房價預期,進而輻射二三線城市從而逐步實現房價「止跌回穩」,帶來房地產基本面改善。

丨機器人再迎利好

周二,機器人板塊再度大漲。其中,肇民科技20cm漲停,凱爾達震裕科技漲超13%,東港股份兆威機電也收穫漲停。

近日,消息面上,機器人板塊利好不斷。

1月21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浦東新區區政府共同指導,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地中心」)與張江集團共同主辦的國地中心具身智能訓練場啟用儀式上,宣佈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正式啟用。

公開資料顯示,國地中心於2024年5月在上海揭牌,是人形機器人領域國家首個公共平臺。該訓練場可容納100個人形機器人同時進行智能訓練,到2027年可以滿足1000個人形機器人同時訓練。

作為全國首個異構超5000平方米虛實融合具身智能訓練場,國地中心具身智能訓練場以10+人形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的建設,將牽引形成上海人形機器人超級中心,並通過在模擬搭建場景中的實際任務操作和仿真遷移等,加快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的訓練和發育,促進人形機器人的規模化、商業化應用落地。

與此同時,據北京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官方微信號,近日,英偉達機器人技術業務副總裁DeepuTalla一行到訪。DeepuTalla表示,將在2025年推動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

近日,省政協委員、武漢大學副校長龔威教授表示,天問正在從實驗室邁向生產線,計劃2025年量產,並打造一條研發製造生產線;天問機器人的研發,正是源於服務業的需求。

賽迪研究院預計,在政府引導和投資驅動下,2024年和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將持續高速增長,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將突破2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有望迎來內部政策、外部巨頭共同催化,進入國內外整機廠商雙輪驅動階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