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黃仁勛來「路演」了

2025-01-22 08:47

和去年一樣,臨近春節,英偉達CEO黃仁勛先后出現在深圳、中國臺灣和北京。

1月15日,黃仁勛到訪深圳;1月16日,他去了中國臺灣參與供應鏈公司活動,首站到訪矽品精密並出席揭牌儀式;1月19日,黃仁勛在北京會見了中國開發者與合作伙伴;1月21日,黃仁勛到達上海。

據瞭解,今年黃仁勛的行程與2024年相似,2024年1月,黃仁勛到訪了英偉達北京、上海、深圳三處辦公室,參加中國區年會。

黃仁勛的行程有點像是「路演」,他挑選了資本、技術、市場以及供應鏈等最聚集的城市:深圳有深創投這樣的風險投資機構,中國臺灣則有臺積電這樣的半導體供應鏈工廠,北京有字節跳動、百度等大公司客户以及眾多的技術開發者,上海是「中國版英偉達」的聚集地——燧原股份、壁仞科技、沐曦集成,它們正在衝擊上市。

一切都能回到一句話上:相信AI,讓所有人進入英偉達開啟的新計算時代。

盟友以及水面下的競爭對手洶涌而來,黃仁勛氣定神閒——他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華人CEO了。2024年,英偉達的市值上漲了2萬億美元,是美股股價上漲最多的科技大公司之一,黃仁勛還發布了最新版的Blackwall新一代GPU芯片架構。

世界上的商業大公司以及各大AI獨角獸,正在從「預訓練」階段進入「推理」階段。雖然算力成本降到了幾釐錢,但只要Scaling Law繼續有效,那麼任何人都需要黃仁勛和英偉達的GPU芯片。

2024年1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佈對全球芯片巨頭英偉達啟動反壟斷調查;2025年1月中旬,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結束任期前夕,簽署了針對人工智能(AI)的臨時最終出口管制規則,以國家安全為由,將進一步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和技術的出口。

針對前者的情況,英偉達曾迴應《中國企業家》,我們努力在每個地區提供最好的產品,並在我們開展業務的任何地方履行我們的承諾。我們很樂意回答監管機構對我們業務的任何問題。

紅包與辣子雞

給喜歡發紅包的黃仁勛,送一朵小紅花。

1997年,英偉達成立4年實現首次單季度盈利之后,他給員工發了1美元的紅包,其中一位運營工作人員獲得了2美元,因為她確保及時發貨給客户。

現在,作為一家3.37萬億美元市值公司的掌門人,黃仁勛闊綽了不少。在深圳,黃仁勛發出了數額為1萬元、2.5萬元和4萬元的紅包,並且預告明年還會發10萬元的紅包。

在北京,他也發了紅包,並説自己很喜歡吃辣子雞。一位知情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家》,黃仁勛主要是感謝了開發者和合作夥伴,講述了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分享了員工增長和生態系統發展,並表示,這讓他很驕傲。

黃仁勛説,很多人不瞭解英偉達在中國已經深耕25年了,在北京、上海、深圳擁有近4000名員工。中國員工流失率是英偉達在全球最低的,每年離職率僅0.9%。

黃仁勛的理念是「第二名就是失敗者」以及「長時間工作是追求卓越的必要前提」。一些英偉達的國外員工也會在社交媒體上抱怨工作壓力以及時長,但在黃仁勛「我們距離破產只有30天」的指引下,英偉達只能捨命狂奔。

據英偉達2025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公司該季度的銷售收入為351億美元,同比增長94%,淨利潤達193億美元,同比增長109%。

社交媒體上,到處流傳着「黃氏妙語」,談論着大家樂於聽到的「吉祥話」——

在深圳,黃仁勛稱讚了《黑神話:悟空》是全球第一的遊戲,還總結説,「英偉達只專注於做那些其他公司都不願意做的困難的事情,而把容易的事情留給其他公司去完成。」

在中國臺灣,黃仁勛出席了日月光旗下封測大廠矽品精密的新工廠啟用揭幕活動,並且和臺積電等供應鏈企業會餐。黃仁勛還表示:「我們正在和臺積電合作開發硅光子技術,但它落地還需幾年,我們應該儘可能繼續使用銅技術。在那之后,如果需要,我們可以使用硅光子技術,但我覺得那還需要幾年時間。」

在北京,黃仁勛驚訝於華為Mate XT「三摺疊屏」手機,他稱讚了中國的CUDA開發者,「我們在中國仍擁有150萬開發者,我們共同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市場之一、最偉大的國家之一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貢獻。」

據《中國企業家》觀察,國內不少初創公司都加入了英偉達的初創加速計劃,這被視為進軍AI的捷徑。初創加速計劃是英偉達在2020年推出的平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5000名成員。該計劃只要申請,填寫一些問題即可通過。

一位CEO努力讓一切迴歸到商業的路上,這充分體驗了黃仁勛式生意:粗糙的公平。

黃仁勛式生意:粗糙的公平

《英偉達之道》一書中,這樣介紹黃仁勛的生意哲學:粗糙的公平。書中藉着蔡力行(曾擔任臺積電CEO)的角度這樣描述:

「黃仁勛向我講述了他做生意的哲學為‘粗糙的公平’。黃仁勛解釋説,‘粗糙’意味着合作關係並非始終平穩,而是有起有伏,‘公平’是更加關鍵的分,經過一段時間,比如幾年之后,最終的結果大致是均衡的。

這種説法是在描述一種雙贏的合作關係,雖然並不是每次都能實現。有時一方可能在某個交易或合作中獲利更多,而下一次,獲利更多的可能就是另一方了。只要多年后總體上是5:5的平衡,而不是6:4或4:6的失衡,那就是一種積極的關係。」

黃仁勛努力保持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不管是AI、自動駕駛還是機器人,國內初創公司都是最活躍與技術進化最快的團隊。比如,在北京時,黃仁勛與人形機器人公司宇樹CEO王興興、銀河通用創始人王鶴等一起用餐。

王興興算是黃仁勛的老相識了。2024年3月,GTC大會開幕式,黃仁勛展示了包括宇樹在內的9款人形機器人;2025年1月,CES展會上,黃仁勛公佈了英偉達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開展合作的夥伴名單,其中國內廠商包括宇樹科技和小鵬鵬行。

2024年11月,黃仁勛在香港科技大學與人工智能專家沈向洋的一場訪談中表示,只有三種機器人可以實現大規模生產,分別是汽車、無人機和人形機器人,而其中產量最高的將是人形機器人。

2024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車生產國和出口國,2024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量超過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出口128.4萬輛。自動駕駛公司迎來上市潮,在2024年,超過10家中國自動駕駛相關企業在各大交易所上市或推進上市流程。

而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與自動化產生了芯片的需求。這是英偉達垂涎已久的市場,它的合作伙伴包括蔚來、小鵬以及豐田等車企。目前,這部分收入只佔到英偉達整體營收的1%左右。2025財年前三季度,汽車業務收入為11.24億美元‌,英偉達計劃在2026財年汽車業務營收目標為50億美元,Thor處理器是其汽車芯片業務的核心產品。

目前,這部分業務由吳新宙負責。2023年8月,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負責人吳新宙入職英偉達,任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和汽車事業部負責人。據英偉達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國市場收入為54億美元,實現環比增長,但仍低於2023年的104億美元,即出口管制前的水準。

中國市場的業績有待回溫,而國內的生態開發者以及大公司客户是一直瞄準「第一名」的黃仁勛放不下的。鍾擺迴盪,黃仁勛的野心不會熄滅。

財經號所發佈文章之版權屬作者本人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財經》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