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21 21:37
廣和通:AI玩具大模型解決方案尚未形成收入
36氪獲悉,廣和通披露股票交易異動公告,公司近期推出的AI玩具大模型解決方案,支持國內外相關AI大模型等接入和融合、內置公司Cat.1模組,可助力智能玩具實現AI化升級。公司關注到,市場對該解決方案的關注度較高。大力發展「通信+計算」的綜合解決方案、端側AI等業務,是公司近年來的重要佈局方向。蜂窩無線通信模組產品及解決方案與AI技術的融合是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但公司近期推出的AI玩具大模型解決方案尚處於前期佈局及業務拓展階段,尚未形成收入,未來能否在市場應用中獲得成功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同程旅行:「非遺」春節相關搜索熱度上漲87%
36氪獲悉,同程旅行發佈2025年春節旅行趨勢:國內外遊客體驗「非遺」春節,相關搜索熱度上漲87%;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將是外國遊客入境中國的第一站;小眾目的地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縣級城市的文旅消費熱度預計將有更大幅度的增長;追逐小眾目的地的消費趨勢也從國內市場蔓延到出境遊市場,其中前往日本的福岡、北海道、靜岡、札幌等小眾目的地的機票預訂熱度大幅上漲。
聯想:攜手眾多的生態夥伴共建面向AI終端的天禧生態
36氪獲悉,2024數字創新峰會日前在京舉辦,會上揭曉「2024年度卓越創新實踐案例」榜單。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入選數字創新峰會「先鋒榜·2024年度數字創新領軍人物」。劉軍表示,當前涵蓋芯片、操作系統、智算中心、AI軟件棧、大模型和AI應用的獨特的中國AI產業生態正在快速形成,需要每一家有志企業齊心協力。依託「全棧AI」戰略佈局,聯想正攜手眾多的生態夥伴共建面向AI終端的天禧生態、面向AI基礎設施的萬全生態和麪向AI解決方案及服務的擎天生態。
聯電去年第四季度獲利85億新臺幣,同比減少35.6%
聯電公告2024年第四季度營運成果,單季獲利85億元新臺幣,環比減少41%、同比減少35.6%,降到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低點,每股純益0.68元新臺幣,毛利率30.4%、營業利益率19.8%。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去年第四季度業績符合期待,晶圓出貨量及產能利用率略優於預期,而2024年全年營收較前年增加4.4%,反映通訊、消費及電腦需求的穩定成長,其中,22/28納米產品仍佔營收主要貢獻,在2024年增加15%。(界面)
新東方:截至2024年11月30日第二財季淨利潤同比升6.2%至3190萬美元
36氪獲悉,新東方發佈截至2024年11月30日止第二財經季度業績摘要。淨營收同比上升19.4%至10.386億美元,淨營收(不包括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及直播電商業務實現的營收)則同比上升31.3%至8.942億美元。經營利潤同比下降9.8%至1930萬美元,經營利潤(不包括東方甄選自營產品及直播電商業務產生的經營虧損)則同比上升102.5%至2500萬美元。股東應占淨利潤同比上升6.2%至3190萬美元。
畢馬威接近成首家在美國開展法律業務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據華爾街日報1月21日消息,畢馬威準備打破長期壁壘,利用美國亞利桑那州一項「允許非律師擁有律師事務所」的新計劃,成為首家在美開展法律業務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預計亞利桑那州最早將於本月批准畢馬威的法律業務計劃。畢馬威表示,該事務所里持有亞利桑那州執照的律師可為美國各地客户提供法律服務。亞利桑那州的這項計劃在2021年推出,旨在擴大法律服務覆蓋面,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爲了解決在家庭法或移民等問題上缺乏律師服務的狀況。(界面)
「瞻芯電子」完成C輪首批近十億元融資
上海瞻芯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C輪融資首批近十億元資金交割。此次C輪融資,由國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領投,中金資本、老股東金石投資、芯鑫跟投。瞻芯電子本輪首批融資款將主要用於產品和工藝研發、碳化硅(SiC)晶圓廠擴產及公司運營等開支,以持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晶圓廠的保供能力,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自2017年成立至今,公司已累計完成了二十余億元股權融資。
「為沃科技」宣佈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
36氪獲悉,「為沃科技」近期宣佈完成數百萬元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奇績創壇領投,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和商業化落地。
飛算科技首發首個完整工程代碼生成AI開發助手「飛算JavaAI」
36氪獲悉,飛算科技宣佈全球首發JavaAI開發助手「飛算JavaAI」。相比片段式AI代碼生成,飛算JavaAI開發助手實現了通過自然語言或語音輸入開發需求,精準需求分析和軟件設計,自動輸出包含配置類文件、Java源代碼目錄資源文件及測試資源在內的一整套完整工程源碼,告別手動「編碼、SQL腳本、配置文件」等繁瑣工作。
上海國地中心將推出人形機器人2.0版本「Deep Snake」
在國地中心具身智能訓練場啟用儀式上,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江磊表示,2025年人形機器人將從養老服務場景開始走向量產與廣泛應用。他指出,人形機器人產業增長迅速,2024年產值已達27.6億元,預計2025年將翻倍至53億元,2029年有望達750億元。人形機器人被視為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關鍵技術,2025年將成為量產元年。技術方面,人形機器人將融合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等技術,形成新的科研範式。國地中心將推出人形機器人2.0版本「Deep Snake」,並強調行星減速器等核心技術的重要性。(財聯社)
騰訊混元3D AI創作引擎正式上線
36氪獲悉,據騰訊消息,騰訊混元3D AI創作引擎正式上線。該創作引擎可通過提示詞或圖片,直接生成3D模型。此外,還有3D功能矩陣、3D編輯、3D生成工作流、創作素材庫等多種功能。
沙特阿美CEO:中國正推動全球石油需求增長
當地時間1月21日,沙特阿美CEO阿明·納賽爾接受媒體採訪稱,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約130萬桶/日,達到1.06億桶/日。納賽爾表示,「良好」的中國需求仍在推動全球石油需求增長,「中國和印度佔全球石油消費增長的近40%份額,需求正逐年增加」。(界面)
雷軍:小米SU7上月交付量超過特斯拉Model 3
36氪獲悉,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轉發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微博,並稱小米SU7上個月交付量超過Model 3。李肖爽貼出的純電轎車銷量榜顯示,2024年12月,小米SU7銷量為25815輛,排名第五;特斯拉Model 3銷量為21046輛,排名第六。
寧德時代聯席董事長潘健:今年有望公佈新的歐洲合資工廠項目
寧德時代聯席董事長潘健在達沃斯論壇上稱,寧德時代去年12月宣佈與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在西班牙建立合資動力電池工廠,寧德時代今年還有望公佈與其他主機廠(OEM)在歐洲的新合資工廠項目。 包括西班牙合資工廠在內,寧德時代目前已在歐洲佈局了三座電池工廠。(界面)
中國核電:選舉盧鐵忠擔任公司董事長
36氪獲悉,中國核電發佈公告,經全體董事投票選舉,選舉盧鐵忠擔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任期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至公司第五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時止。
商務部召開歐洲企業圓桌會
36氪獲悉,據商務部消息,1月21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開歐洲企業圓桌會,聽取在華歐企問題建議。凌激表示,中歐經貿合作基礎牢固,產供鏈、價值鏈深度互嵌,合作動力足,潛力大。中國不僅擁有充滿活力的超大規模市場,而且產業鏈供應鏈完備,創新資源集聚,應用場景豐富,是全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歐洲企業開展長期投資。歡迎歐洲企業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投資中國、深耕中國提高自身競爭力。商務部將持續為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外資企業在華投資經營提供良好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