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汽車行業:銷量漲了,利潤跌了?

2025-01-21 10:57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最新數據,2024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310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

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拉動中國汽車品牌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這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連續多月超過50%,電動汽車與燃油車正式交換了站位。

但怪象是,銷量數據不斷攀升的汽車行業利潤率卻不斷下滑。根據乘聯會提供的數據,2024年1—11月的汽車行業利潤同比下降7.3%,汽車行業利潤率4.4%,相對於下游工業企業6.1%的平均利潤率水平,仍偏低。其中,2024年11月汽車行業利潤同比下降35%,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3.3%。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傳統汽車企業All in純電動汽車的決心卻在動搖。企業是要實現盈利的,而目前能夠依靠純電動車型實現盈利的企業,僅有特斯拉一家。

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勝波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直言,對於福特來説,跟風去卷純電車型、去卷受眾更廣的小型車很難找到出路。

圖片來源:沃爾沃 圖片來源:沃爾沃

「只有有了質,量纔有價值。」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則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汽車是長周期大投入的產業,汽車本身是耐用消費品,業績要拉長了看。」

跳出「卷」的怪圈

2024年,汽車市場的「卷」是從業者不曾預料到的。

在前不久召開的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特別提到要整治行業內卷式競爭,避免因為過度內卷,導致浪費資源、效率低下和市場秩序混亂。

在汽車行業,確實存在爲了爭奪市場份額而低價競銷的情況。

這一年,價格戰規模達到歷史之最。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2024年全國乘用車市場全年降價車型高達227款,已大幅超過2023年的148款和2022年的95款。

低價競銷看似對消費者有利,實則隱藏着巨大的風險。全行業的利潤因此大幅下降,不少企業甚至陷入了虧損的境地。一些爲了壓低成本而偷工減料的不良行為,更是嚴重影響了消費者權益。

「良性競爭是基於能力的優勝劣汰,而‘卷’帶來的只會是劣幣驅逐良幣。」袁小林直言,「卷」把所有人拽入充斥着惡性競爭的下行螺旋,結果必然是越來越難以為繼。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也表示:「2024年,上汽通用經歷了公司發展史上最為艱難的一年,沒有任何退路可言,同時,公司上下都憋着一股勁。身處逆風局,不拼這一把,心有不甘。」

「有質量有韌性地活下去,是‘朝前走’的基礎。」袁小林表示,「‘朝前走’不僅自己要活下去,也要讓別人活下去。經銷商能不能盈利,有沒有從共贏出發推動和供應商的合作,這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這個困難的時候變得尤為珍貴。」

「沃爾沃汽車相信,在快速轉型和激烈競爭的環境下,企業除了業績還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袁小林説,「越是有影響力的企業,越需要給社會帶來向上和向善的力量。

再次精準定位

據吳勝波介紹,他在加入福特之前,曾經歷過至少兩個行業的巨大變化。「一個是傳統照明向LED轉型,也是一下子出來幾千個公司做LED,但現在基本上倒得差不多了。第二個是家電行業,也是從跑馬圈地,哀鴻遍野,到現在頂流也就一個美的了。汽車行業一定也會經歷這個發展過程。」

福特烈馬(攝影/劉珊珊) 福特烈馬(攝影/劉珊珊)

吳勝波表示:「跟風永遠是做生意的大忌,找到符合自己的路,纔是一條可持續之道。」

在複雜的市場環境之下,福特開始聚焦自己擅長的大型SUV、硬派越野、皮卡領域,並在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扭虧為盈,2024年國內市場實現了全年盈利,出口業務也創造了盈利。在吳勝波看來,福特的自救策略就是要避免成為大池子里的「小魚」,而是要到小池子里去做「大魚」。

「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技術,只有最合適的技術。」吳勝波認為,在當前的競爭中不可盲從。「如果中大型SUV只做純電,一定會‘死’得很慘。因為價格也補不了電池的成本。」吳勝波説,「福特如果細抓‘Fun天性 去野行’這條路,一定是走長續航,長續航一定不是純電,一定是增程、插混、油混,一定是一些混動。」

而在袁小林看來,能夠拉動企業不斷「向上長」的力量,是品牌。「品牌代表了一個企業的選擇和取捨。把一萬件事合力做成一件事,然后把這一件事做透,創新和發展纔有靈魂。」

「這個重心,對沃爾沃汽車而言,就是‘安全’,‘安全’貫穿在我們對於每一項新技術的選擇和應用,也將成為引領我們穿越周期最核心的差異化價值。」袁小林説。

佈局長周期

「中國市場的變化超出了很多國內企業的預期,更超出了跨國企業的預期。跨國企業之所以沒跟上這種變化,是它過去的老模式造成的。」在近日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張永偉直言,在電動化上,總有一天大家會趨同。

如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形成的產業鏈優勢成為外資看重的寶貴資源。而在電動化之后,行業還將邁向智能化的競爭,在漫長的競爭中,勝負目前尚無定論。

圖片來源:沃爾沃 圖片來源:沃爾沃

袁小林説:「儘管被裹挾其中,其實始終有選擇可做,經濟規律不在遠處,就在當下每一個十字路口的抉擇。」按照規劃,2025 年沃爾沃汽車將有 7 款極具競爭力的車型落地,也被稱為「七劍下天山」——燃油、插混、純電三駕馬車全面覆蓋市場需求。無論智艙還是智駕,都力爭呈現同級領先或唯一的軟硬件實力。正如袁小林所説,「困住我們的,往往不是眼前的困難,而是心中的高牆。」

在吳勝波看來,儘管中國新能源市場爆發式增長出現在最近兩年,但是產業鏈的扶持從十年前就開始了。「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因此,福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想法是與整個產業鏈合作。「因為中國的智能化、電動化車發展得好,不是某一個主機廠做得好,而是整個產業鏈非常好。」

吳勝波認為,新能源領域可持續發展是跟整個產業鏈合作。「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骨頭’要自己去搭,‘骨頭’上面的‘肉’可以拿來主義,可以是別的主機廠,也可以是其他的供應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新能源的合作不能簡單曲解成跟現有合資公司夥伴去合作,更多是泛義地理解為跟整個產業鏈合作。」

吳勝波舉例,比如在電子電氣架構方面,福特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電子電氣架構不僅僅是中國能用,將來美國、全世界都要用。「合資公司已經用了,用得比較好,已經有經驗了,我完全可以用一樣的東西。但是如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某些供應商我們在海外市場不能用,我就選擇別的廠家去合作。」

「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真正能夠進一步造成內外分化的核心不是電動化,而是智能化。」張永偉表示,「再過三五年,可能大家同步解決了電動水平拉齊后,決定誰為主誰為輔,就看誰更能做出智能化的產品,這一點是關鍵。」在造車這一馬拉松式的長遠競爭中,跨國車企的后發力量不容小覷,而中國汽車品牌則應該抓住電動化轉型中的先發優勢,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