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4萬億背后:深圳「港」的大基建時代丨經濟「深」觀察·外貿篇①

2025-01-20 22:17

【編者按】在中國內地的外貿版圖中,中國外貿第一城的位置在2024年發生了變化。2024年全年,深圳以4.5萬億元的進出口總額,16.4%的年增長速度,時隔9年后重返內地外貿城市首位。

深圳外貿出海產品與途徑正在發生什麼變化,誰又成爲了這場盛宴上的最大贏家?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歐雪 深圳報道

誰是中國內地外貿第一城?到2024年,深圳外貿進出口首次突破4萬億元,時隔9年后重返內地外貿城市首位。

深圳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市進出口4.5萬億元,首次突破4萬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6.4%。同時,深圳的出口、進口也均為歷史新高,其中,出口2.81萬億元,增長14.6%,實現32連冠;進口1.69萬億元,增長19.6%。

從2023年的3.87萬億元到2024年的4.5萬億元,深圳外貿的亮眼數據吸引了眾多目光。然而,在數據背后,很多人往往着眼於分析產品品類的變化和外貿市場的「興與衰」,卻忽視了支撐數據增長的基礎性設施。

近幾年,深圳海陸空「三港」的基礎設施建設、迭代速度正在不斷加快。從繁忙的港口碼頭到高效的鐵路樞紐,從繁忙的空中走廊到智慧的物流網絡,深圳正以一場前所未有的基礎設施建設浪潮,在全球貿易格局中重新定位自身。

3300萬標箱與「成長」的海港

橋吊上下翻飛,船舶來往穿梭,這是深圳各大港口常見的熱鬧景象。港口發展主要是與內外貿有關,特別是外貿,港口吞吐量大幅上漲,表明了我國對外貿易的活躍。

同樣,深圳依海而生,亦依海而興。海港是深圳的基礎性設施,更是深圳外貿發展的重要支撐。

從港口協同來看,深圳港將形成「兩翼、六區、三主」的總體格局。其中「三主」指以集裝箱運輸為重點、體現深圳港核心競爭力的鹽田、南山和大鏟灣三大主體港區。

實際上,深圳港已具備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深圳市港口與航運發展「十四五」規劃》數據顯示,至2020年底,深圳港共有各類碼頭泊位164個。但是,在從「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轉變過程中,部分發展難題逐漸凸顯。尤其是,深圳港口可用土地岸線等資源短缺,發展空間總體受限。

舉例來看,在2020年底,深圳港自身發展用地面積僅16平方公里,其中集裝箱碼頭用地約11平方公里,平均陸域縱深僅660 米。平均陸域縱深僅660米。碼頭后方陸域符合規劃的配套用地缺口超過 250公頃,難以支撐深圳腹地型港口發展。

在2020年,深圳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65億噸,其中集裝箱吞吐量達2654.79萬標箱,已經超過了深圳港當年的貨物年通過能力約2.4億噸和集裝箱年通過能力約2400萬標準箱。

因此,近幾年來,深圳各大港區都在不斷擴建擴容、加快智能化轉型,以提升外貿進出口的規模和便捷性。

2021年,深圳港鹽田港區擴容項目正式啟動。在2024年11月17日,鹽田港區東作業區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取得重要進展,首批5台全球最大自動化雙小車岸橋順利上岸。預計在2025年,包括一期工程、聯絡通道工程、配套工程、支持系統工程4個子工程的鹽田港東作業區項目將全面建成完工。

還有媽灣智慧港,已從一個普通的散雜貨碼頭搖身一變成為我國首個由傳統碼頭升級改造成的5G綠色智慧港,運用自主研發的招商芯操作系統,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並擁有全國單一碼頭中規模最大的無人集卡車隊。

在1月8日,小漠國際物流港二期主體工程也正式進入施工階段。該項目二期擬建兩個7萬噸級多用途泊位,預計2027年建成並投入運營。項目建成后與一期一體化統籌運營,形成百萬級汽車產能規模,逐步打造成為以汽車滾裝為主,集裝箱、散件雜貨為輔的綜合性港口。  

不斷「成長」的海港,在2024年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創新高的數據。

據深圳港集團消息,2024年,深圳港集團所屬深圳港區集裝箱吞吐量達1736.5萬標箱,同比增長近7%,創歷史新高。其中鹽田港區全年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500萬標箱。

2024年1-10月,深圳南山港區(包括蛇口港、赤灣港、媽灣港)集裝箱吞吐量也達1299.8萬標箱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南山港區已聯通全球,開闢了169條國際班輪航線,基本覆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

發展時間尚短的小漠國際物流港更是成長飛快,2024年年內新增歐洲等地4條滾裝航線,累計開通9條外貿航線。預計其2024年全年汽車滾裝出口超5.3萬輛,同比增長165%,約佔深圳港整車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成為華南地區第二大汽車出口口岸。

整體來看,2024年,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更是突破了3300萬標箱大關,達到3338萬標箱,增幅創下近十年新高,同比增長11.7%,穩居全球第四位。其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萬標箱,增幅達兩位數。

50.5億貨值與織密的中歐班列(深圳)線路

1月4日,隨着一聲汽笛長鳴,X8120次中歐班列(深圳)從深圳平湖南國家物流樞紐緩緩駛出。這趟列車滿載着價值4186萬元的「灣區智造」商品,包括音箱、無源光纖接入設備、液晶電視機和分體空調等,將經二連浩特口岸出境,最終抵達俄羅斯莫斯科電煤站。

次日,又有一列裝載1708噸瓦楞原紙的進口中歐班列從俄羅斯普拉夫金斯克站出發,順利抵達深圳平湖南國家物流樞紐。這兩趟班列分別是2025年中歐班列(深圳)的首趟出口和進口列車。

「進口的這車瓦楞原紙到達深圳平湖南國家物流樞紐后,將繼續通過內貿鐵路轉運至東莞的生產企業。」筍崗海關查檢一科科長許臻康向記者介紹稱。

記者瞭解到,中歐班列(深圳)自2020年8月開行。為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深化合作,深圳近年一直在大力發展中歐班列,包括加密運行線路、擴大輻射範圍、推動開行進口回程等。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有關方面負責人表示,中歐班列(深圳)對焦灣區企業市場需求,聚集高附加值貨物,打造跨境電商班列、精品班列等,為深圳高端電子產品、電商貨物等高貨值貨物提供高時效性、高穩定性的班列運輸服務。與常規中歐班列相比,精品中歐班列平均時效提高41%。

同時,深圳海關還創新監管模式,推行全時段預約查驗等便利措施,確保貨物即到、即查、即放,提高班列通關效率。

目前,中歐班列(深圳)累計開通出口線路20條,覆蓋德國、波蘭、俄羅斯、老撾、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44個國家,總貨值超25億美元。據深圳海關統計,中歐班列(深圳)2024年進出雙向共開行174列,發運貨值50.5億元,同比增長9.8%。

除中歐班列外,海鐵聯運由於結合了鐵路運輸速度快和海運成本低的優點,近年也成為深圳外貿發展的重要支撐。

目前,鹽田港擁有深圳唯一直接開進港區的鐵路。記者從鹽田國際瞭解到,2024年鹽田港新增海鐵聯運內陸港4個,截至目前,鹽田港已開通17個海鐵聯運內陸港、32條海鐵聯運線路,服務覆蓋大灣區、西南及中部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率先開通「渝深港圖定班列」,將重慶至鹽田港區和香港葵青港區的運輸時間從原來的5天縮短至2天和3天,實現成渝地區、深圳和香港三地共嬴。

因此,整體來看,2024年,鹽田港海鐵聯運出口重箱數量同比增加近一成,年總量實現6年正增長。

《深圳市港口與航運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到,深圳擬打造海鐵聯運-內陸港體系,加快構建功能完善的近距離內陸港體系,減輕疏港交通對城市交通的影響。

在既有內陸港基礎上,與更多腹地城市開展內陸港合作,提升內陸港輻射範圍,至2025 年,與深圳港合作的內陸港數量達到11個。同時,深圳擬加快平湖南綜合物流樞紐建設,發揮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功能;加快平鹽疏港鐵路改擴建工程;推動小漠港疏港鐵路規劃建設等。

(中歐班列/深圳海關)

膨脹的空運跨境電商與「3+3+3+1」格局

2024年12月5日,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跑道上,一架波音777全貨機引擎轟鳴,滿載着服飾、電子產品等跨境電商貨物,緩緩滑行並加速起飛,直奔比利時布魯塞爾。

這是深圳機場2024年新增的第6條國際貨運航線。至此,深圳機場全貨機國際通航點已達42個。

目前,在對外貿易中,跨境電商憑藉其迅猛的發展勢頭和高效的物流模式,已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核心動力。其中,又因空運能夠滿足跨境電商高時效性需求、適應高價值商品的運輸特性,跨境電商業務正成為深圳機場重點發力領域,並迅速崛起為業績的新增長極。

2024年,深圳機場成功吸引卡塔爾航空、阿特拉斯航空等18家航司在深增加運力投放,新開布達佩斯、古晉等7條國際貨運航線,加密墨西哥、辛辛那提等18個國際貨運航點,國際及地區通航點達42個。

同時,深圳機場正式開通跨境電商9610轉關業務,運行跨境電商特種貨物管理系統,與希音、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巨頭強化合作,優化跨境電商帶電貨物運輸模式等。

並且,深圳機場已建成全國第一個「智慧化、遠程化」國際貨站;在墨西哥、法蘭克福、布達佩斯等地設立3座海外貨站;培育打造「空港+會展+保税」產業集羣,創新保税業務模式。

目前,在深圳機場運營貨運航線的國內外貨運航空公司達28家,貨運航線通航點達64個,可基本實現深圳始發的國內貨物1天送達,國際貨物最快2天內送達亞洲各主要城市、最快3天內送達全球其他主要城市的目標。

「2024年以來,我司的國際貨運業務量得到持續增長。」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銷售管理室主任曾大為告訴記者,深圳寶安機場海關聚焦企業發展堵點和痛點,幫助公司重點解決了在航空器備案管理、艙單傳輸等環節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記者瞭解到,深圳海關支持深圳機場新開及加密國際貨運航線,實施「空港智慧物流」改革,包括搭建智能化信息平臺,探索「機器+人」應用,有效提升機場國際貨站進出口貨物流轉效率。

深圳機場深暢國際貨站總經理潘明強向記者介紹:「進口貨物在企業系統數據與海關係統對接的模式下,進口貨物停留時間縮短82%,非中控的進口貨物可實現24小時提離。」

總體來看,2024年深圳機場在貨郵吞吐量、國際貨運量、跨境電商業務以及航線網絡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增長。

記者從深圳機場獲悉,2024年,深圳機場貨運業務延續了良好發展態勢,全年貨郵吞吐量達188.1萬噸,同比增長17.6%,其中國際及地區貨量約96.5萬噸,同比增長25.3%,彰顯了深圳「外貿第一城」的繁忙度。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深圳機場空運跨境電商業務量達到32.6萬噸,同比增長60.3%。

展望未來發展,記者瞭解到,深圳機場正積極打造三個航站區、三條跑道、三個貨運區、一個衞星廳的「3+3+3+1」基礎設施格局。

目前,深暢國際貨站、東區國際快件一號貨站項目(新快件貨站)、東區國際轉運一號貨站項目、南區轉運庫項目等物流設施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帶動深圳機場的貨郵處理能力持續提升。

接下來,深圳機場三跑道及國際、國內轉運庫等貨運基礎設施計劃將於2025年底前建成,T1、T2航站樓將於2027年建成。

(深圳機場貨運/深圳海關) (深圳機場貨運/深圳海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