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20 19:26
日系車企三強在華銷量再度受挫。日前,豐田、本田、日產先后公佈了其2024年在華銷量數據,均出現同比下滑。
數據顯示,儘管豐田依舊保持日系三大車企在華銷量中的高位,但在2024年依然錄得了6.9%的同比下滑,全年賣出177.6萬輛新車。
在中國車市「價格戰」的背景下,本田將其處境描述為「苦戰持續」,由於「商品投放趕不上向新能源車急速轉型」,2024年本田的在華銷量跌至2014年以來的歷史低位,其交付量同比下滑30.9%至85.2萬輛。
日產同期在華銷量為69.7萬輛,同比下滑12.2%,跌至2008年以來的低位。
作為對比,被日系車企視為勁敵的比亞迪在2024年交付381.7萬輛汽車(不含出口),超日系車企三強同期在華銷量的總和,市場份額達16.2%;特斯拉同期在華銷量為65.7萬輛,同比增長8.8%,佔特斯拉全球總銷量的36.7%。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本田和日產開啟合併談判,希望通過合併來增強競爭力,實現「自救」。
日系車企三強還規劃了數款2025年面世的車型,其中部分車型還將搭載高階智駕系統,希望以此能為連年走低的銷量打上一劑強心針。在華銷量持續受挫,市場佔有率腰斬
日系車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規模持續萎縮。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日系車企在華市場份額降至11.2%,較2023年下降了3.2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低。與之相反的是,據乘聯會數據,2024年中國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增長至61%,同比增長8.6個百分點。
與2020年的高光時刻相比,豐田銷量微降,本田和日產的銷量則近乎腰斬。
數據顯示,2020年,日系車一度佔據中國市場23.1%的份額。那一年,豐田在華銷量接近180萬輛,連續8年刷新年度銷量紀錄;本田中國達成162.7萬輛的銷量巔峰。
但在中國車市的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中,在電動化轉型戰略上的猶豫導致日系車企掉隊。
2022年,日系車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下滑至17.8%,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本田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僅佔當年新車總銷量的1.53%,豐田為0.78%,日產僅為0.15%。
「目前中國市場的變化速度遠超日產預期。」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內田誠曾公開表示。意識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的巨大沖擊的日系車企,在2023年加大對電動化領域的投資:豐田宣佈2030年之前向純電汽車投資5萬億日元;本田計劃在中國市場,到2027年推出的所有車型均為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型,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型;日產計劃2024年投資2萬億日元用於電氣化技術研發。
從2024年的產品動作來看,日系車的銷量支柱仍是燃油車,但先后推出了全新的電動化產品。豐田拿出了首款純電動轎車豐田bZ3C,並推出了搭載「一段式端到端」智駕系統的鉑智3X;日產推出了純電轎車N7,配備高通驍龍8295P芯片和「城市記憶領航NOA」智駕系統;本田推出了新車型e:NP2和全新電動化品牌「燁」。
但就市場表現來看,電動化產品不足依舊拖累了日系車企三強2024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日產自2022年以來在華銷量連續下滑,本田則連續4年下滑。
爲了守住中國市場的份額,日系車企選擇跟隨「價格戰」降價,例如本田雅閣經銷商終端價格已下降5萬元、東風日產軒逸最低起售價格僅為8萬元。
但一味的降價不僅未能挽救日系車企的在華銷量,甚至還拖累了業績。車企財報數據顯示,2024上半財年(4月至9月),日產汽車淨利潤為192.23億日元,同比下滑93.5%;2024年第三季度,豐田的營業利潤遭遇兩年來的首次下滑,跌幅達20%。
減產、關廠、裁員也是2024年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關鍵詞,其中日產的危機最為嚴重。2024年6月,日產宣佈關閉其在常州的工廠,削減在華產能約10%;11月,日產宣佈裁員9000人,佔到全球員工總數的約7%。本田在去年10月和11月也分別關閉了其在廣州和武漢的工廠,以削減生產規模。
以前在中國市場,每賣4輛車就有一輛是日系車。到現在,日系的市場佔有率幾乎被腰斬,日系車企在華表現全速衰退。本土純電汽車市場低迷,日系車企將如何扭轉頹勢?
日系車企在本土市場的日子也不好過。
根據日本汽車經銷商協會的數據,2024 年日本市場純電動汽車銷量為 59,736 輛,同比下降 33%,這是四年來首次出現下滑。
其中,佔據日本市場約50%份額的日產汽車在2024年僅賣出了30749 輛,同比下滑44%;豐田2024年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30%至2038輛;本田則銷售了147輛純電動汽車,同比下滑49%。
相比之下,根據日本汽車進口協會數據,2024年比亞迪在日本市場賣出2223輛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54%,首次超越豐田在日本市場的純電動汽車銷量;特斯拉同期在日本市場的銷量為5600輛,同比增長3%。
爲了應對比亞迪和特斯拉的衝擊,日系車企的電動化 轉型迫在眉睫。2024年12月23日,本田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共同宣佈,本田與日產將正式開啟合併談判。 在本田汽車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Mibe Toshihiro)看來,此次合併「有望應對電動化等市場環境變化,提升企業價值。」
在危機中求變是豐田、本田和日產一致的態度。
在中國市場,日系車企開始採用本地的智能駕駛供應商,在智能駕駛上追趕中國品牌的進度。公開信息顯示,廣汽豐田和東風日產都選擇採用Momenta的高階智駕方案,並將在2025年上市新車型。
按照豐田的規劃,除了鉑智3X、bZ3C等全新電動化車型將在2025年上市外,豐田還表示一定會做PHEV。
2025年本田在中國市場至少規劃了5款新車,包括燁P7、bZ3X、燁S7、燁GT、靈犀L等,期待迎來電動車銷量的上升階段。
日產則在2024年3月推出了「電弧計劃」。按照計劃,2025年上半年,日產N7將在中國市場上市。此外,在中國市場,日產在2026財年實現73%日產品牌產品陣容換新,並推出5款日產品牌車型。
不僅在中國市場,日系車企轉型的決心還涉及全球。日前,本田與索尼聯合研發的純電動汽車AFEELA 1在2025年CES展會上亮相,該車型亮點在於智能。公開信息顯示,AFEELA 1配備了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可與車輛進行交互通信,計劃從2026年中期開始在北美市場交付旗艦款,同時2026年內在日本市場開始交付旗艦款。
爲了與特斯拉展開競爭,本田與索尼的合資公司——索尼本田移動公司還規劃了SUV和緊湊型轎車產品。
面對激烈的車市競爭,豐田、本田以及日產都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以扭轉頹勢。2025年,將是日系車企的電動化產品大年,日系車企將迎來電動化銷量的關鍵一戰。但僅憑几款新品就在競爭中實現突圍,難度顯而易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日系車企仍將面臨一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