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這項底盤技術,將實現100%國產

2025-01-20 15:48

導讀:京西集團已宣佈磁流變懸架生產線落地廣東深圳和河北張家口,生產線產能規模預計2025年達200萬支。

作為唯一具備磁流變懸架研發和量產能力的企業,京西集團日前宣佈第四代磁流變技術將全面國產化。

「第一,實現磁流變零部件與製造能力的100%國產化;第二,2025年一季度實現量產,首次賦能中國純電平臺;第三,使磁流變懸架的價格低於電磁閥懸架價格。」在發佈會上,京西集團這樣明確磁流變技術國產化的關鍵目標。

京西集團發佈《磁流變元年宣言》 京西集團

那麼,何為磁流變懸架?他和常見的螺旋彈簧懸架、電磁閥懸架相比有哪些優勢?

可柔可剛的減震器

從原理出發,磁流變懸架的核心是磁流變減震器。

和其他形式的減震器不同,磁流變減震器中填充有「磁流變液」——正是這種神奇的液體,減震器的軟硬調節將「可柔可剛」。

磁流變液中的關鍵組成物質是磁性顆粒。這種磁性顆粒經過化學處理,在減震器通電產生磁場后,磁性顆粒在磁流變液中的狀態會產生變化。從像水一樣流動到像蜂蜜那樣黏稠,磁流變減震器由此可以實現阻尼軟硬的變化。

通過與車輛搭載的傳感器配合,處理器會根據不同的車身姿態控制策略,向磁流變減震器輸入不同電流併產生不同磁場。這樣一來,車輛的姿態就可以被精準控制。

對比來看,普通的螺旋彈簧懸架的剛度和阻尼相對固定,難以適應不同駕駛場景,也無法做到實時調整。而磁流變懸架可根據路況實時調整阻尼,從舒適模式到運動模式,磁流變懸架都能提供最佳的懸架性能。

和目前中高端汽車上常見的電磁閥懸架(CDC)相比,磁流變懸架靈敏度更高。一般的CDC懸架的調節頻率在每秒100次左右,而磁流變懸架則可以達到每秒1000次。

相比電磁閥減震器,磁流變懸架不僅優化了駕駛體驗,還顯著提升了車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尤其在急轉彎和顛簸路段等複雜工況下表現尤為突出。

100%國產化,普及在即

2002年,美國德爾福完成了磁流變懸架的研發工作並註冊了商標。同年,全世界第一輛配備磁流變懸架的車型誕生。

2005年,德爾福面臨財務挑戰,申請破產保護。

2009年,中國首鋼集團聯合北京市房山國資委和天寶集團投資設立京西集團,並收購了德爾福公司的懸架和制動業務,從而承襲了百年汽車技術沉澱,成為一家全球化汽車懸架與制動系統一級供應商。

如今,京西集團也將源於美國的最新第四代MagneRide®磁流變技術成功引入國內,實現了從全球前沿科技到本土製造能力的無縫銜接。

京西集團CEO劉喜合宣佈京西第四代MagneRide®磁流變懸架國產化 京西集團

對於中國的車企來説,磁流變懸架的國產化賦能了他們的懸架平臺化、通用化研發,進一步加速研發,從根本上降低整車成本。

京西集團工程副總裁陳偉剛介紹:「京西MagneRide®磁流變減震器硬件容易標準化,而且能在不同的車型上更好地實現通用化。因為阻尼動態調節範圍是電磁閥減震器的200%左右,只通過軟件調節就可以獲得不同阻尼強度的特性。因此在車輛研發過程中調校的靈活度更高,能夠縮短調校的開發周期,也便於后期OTA升級。」

京西集團工程副總裁陳偉剛 京西集團

京西集團已宣佈磁流變懸架生產線落地廣東深圳和河北張家口,生產線產能規模預計2025年達200萬支。據悉,京西集團還將在未來快速擴大生產線產能,以數倍的規模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智能底盤系統需求。

京西集團磁流變懸架生產線落地廣東深圳和河北張家口 京西集團

「京西集團磁流變懸架生產線在100%國產化率目標指引下,不僅將實現供應鏈本地化,更將成為磁流變懸架技術國內量產的核心支點,加速引領中國磁流變技術進入新階段。」京西集團表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