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20 10:47
昨日一則消息引發市場關注,被稱為國內AI製藥第一股的晶泰控股-P(02228.HK)公佈配售公告,涉及金額超10億港元。
截至發稿,晶泰控股跌2.58%,報4.53港元。
根據公開資料,晶泰控股是一家主要從事為製藥及材料科學等產業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及服務的控股公司。
該公司將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人工智能、高性能雲計算以及可擴展且標準化的機器人自動化技術深度融合,為全球及國內的製藥與材料科學企業提供專業服務。
晶泰控股於2024年6月13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在IPO期間,他們引入8名基石投資者,包括恆基兆業主席李家傑博士旗下Successful Lotus、真脈投資管理的IntelliMed等機構。
配售超10億港元
2025年1月19日,晶泰科技發佈公告稱,1月18日,公司以每股配售價格4.28港元(該價格相較於緊接最后交易日前五個連續交易日平均收市價4.502港幣,折讓約4.93%),合計配售2.64億股。此次配售交割完成后,公司成功籌集所得款總額約11.3億港元。有相關報道指出,本次發行規模從最初計劃的1億美元,最終調高至約1.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公司自上市以來首次開展配售,且金額已超過IPO募集資金總額9.89億港元。
該公告還提及,公司擬將此次配售所得款項淨額,主要用於多個關鍵方面:一是持續推進產品的迭代升級,進一步提升研發技術能力與解決方案能力;二是大力促進公司的商業化進程,加強外部合作,從而擴大公司規模與市場份額;三是用於潛在機會投資、吸引與引進優秀人才,同時補充營運資金以及滿足一般公司用途。
此次配售為何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呢?
這與晶泰科技旗下的AI製藥業務緊密相關。在2021-2023年期間,晶泰科技的研發費用逐年增長,分別為2.13萬元、3.59億元、4.81億元,各期研發費用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均超過了100%。
實際上,藥物從研發走向上市,是一段漫長且耗費巨大的征程。僅藥物發現這一環節,往往就需要大約7年的時間,同時還需投入6-8億美元的鉅額資金。而在整個研發過程中,存在着諸多能夠藉助AI技術輔助的環節。
以藥物發現階段為例,AI在其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效能。它能夠極為高效地開展虛擬篩選工作,極大地提升了篩選效率。有研究人員指出,藉助AI模型,短短几天內便能夠完成對數十億種化合物的虛擬篩選,如此驚人的速度,對於傳統篩選手段而言,幾乎是無法企及的。
此外,研究機構IDC做出預測,到2027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市場規模將接近1500億美元,其複合增長率高達85.7%。在當下這股洶涌澎湃的AI浪潮中,AIforScience(AI科學應用)無疑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