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紅書!pick心中「最潮」券商

2025-01-17 20:56

  來源:券業行家

小紅書爆火出圈,哪些券商在行動

  熱度飆升的小紅書,成為2025開年「最靚的仔」。心懷天下的券商,早早開啟了佈局。

「紅」遍天下

  與多年前的「山河一片紅」相比,當下時代的「紅」,屬於小紅書。

  因為衆所周知的原因,這段時間,小紅書吸納了大量「TT難民」。「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在賽博世界儼然成為現實。而在央媒公開報道之后,包括行家在內的「路轉粉」,更是心潮澎湃。

  金融領域,一向有着「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多家知名券商早已入駐小紅書,並且有了新的玩法。

  回想2024年11月,」申萬宏源財富管理「高調宣佈入駐小紅書之際,媒體報道就曾點評了多家在小紅書」紮根「的券商官方賬號。

  如今,這一名單已經大幅拓展。

扎堆入駐

  順手一翻,單是標註藍V的「紅薯」,就讓行家目不暇接:

  銀河證券、廣發證券中信證券、中金財富、東方財富、平安證券、申萬宏源、海通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東方證券等頭部和大型券商;財通證券長城證券長江證券東北證券東吳證券東興證券方正證券國海證券國金證券國聯證券國元證券紅塔證券華安證券華西證券山西證券首創證券太平洋證券、天風證券興業證券浙商證券中原證券第一創業證券、西南證券等上市券商;東海證券、國都證券和粵開證券三家新三板掛牌券商;渤海證券、財信證券、東莞證券、華龍證券和開源證券五家IPO中的券商全部到場。

  開設藍V官方賬號的券商,還有誠通證券、大同證券、國盛證券、國投證券、恆泰證券、華寶證券、華福證券、華鑫證券、江海證券、金元證券、上海證券、申港證券、世紀證券、萬聯證券、湘財證券、甬興證券、中航證券、中天國富證券、中天證券、川財證券、等中小券商,以及財通資管、東證資管、海通資管、國金資管等券商資管子公司。

  屈指一數,全行業百余家券商,約有七成已在小紅書「設點」。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

券商玩法

  行家不完全統計了近期活躍的券商官方賬號。「東吳小清東吳證券」以22.7萬居於首位,筆記數量已接近千篇。

  江海證券有限公司為3.8萬粉絲,超過350篇筆記。

  招商證券財經社牛養成記,筆記數量接近百篇,粉絲數量2.8萬。

  中信證券財富管家、中信建投融資融券、中金財富證券、國金證券、中國銀河證券鄭州南路、平安證券、國泰君安君弘、廣發證券粉絲數量均已過萬,筆記數以百計。

  對券商入駐小紅書,主流媒體的報道稱:「券商在小紅書上發佈投教內容、開户推介、趣味圖文和熱點話題等方式,吸引年輕客羣,並嘗試將社交媒體的流量轉化為實際的客户」。

  因「TT難民」的湧入,多家券商新增英語版本筆記,甚至附贈「開户指南」。

  比如,銀河證券旗下分支機構發帖歡迎「Tiktok fugee」。

  「招商證券財經社牛養成記」發佈「Welcome to REDnote.」

  東吳證券在今天更新題為「Welcome to Big A」的筆記。

  「申萬宏源財富管理」發佈「American’s A can be A-share market’s A」。

  「廣發證券」官方賬號近期連發多份英文筆記,推介A股開户。

研究觀點

  「玩票」之余,券商也以專業角度,分析熱點現象,提出投資建議。

  1月16日晚間,國金證券官微發佈「小紅書」主題推文。援引金工首席分析師高智威觀點稱,小紅書的崛起可能給跨境電商、數字營銷等相關業務帶來顯著收益。國金金融工程團隊創新性地應用大語言模型到產業鏈梳理任務中,設計出專門生成產業鏈圖譜並提供相關股票池的「產業鏈 Agent」工具。

  行家不完全統計了以「小紅書」為關鍵詞的券商業研報。

  中信建投發佈傳媒行業深度報告,從產品角度出發,點評了小紅書的三大亮點:獨特算法,成為「Z世代」搜索引擎,引領生活方式潮流的社區氛圍。

  開源證券傳媒研報指出,海外用户湧入小紅書,主要由於小紅書平臺在註冊、版本互動、推薦機制、內容生態等方面較為成熟。

光大證券發佈的「小紅書跟蹤系列報告」指出:小紅書近期在商業化、AI 等方面佈局持續加深,全生態鏈有望持續受益。

  也有券商提出了風險和挑戰。

  華金證券分析師倪爽認為,在意識形態多元化和大國博弈背景當道的今天,網絡安全治理的重要性日益體現。中長期看,對於海外用户的湧入,平臺功能與合規安全等問題亟待優化改善,相關政策的出臺有望進一步規範網絡生態多元化健康長效發展。

  浙商證券研報認為,當前時間點對小紅書來説是機會大於挑戰的。支持依據是「政策面上總體對小紅書上較為友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