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年內將發佈第一版醫保丙類目錄,醫保局:集採省下來的錢80%用於創新葯!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盤中漲超3%,近60日「吸金」3.3億元

2025-01-17 14:01

今日午后,港股主要指數漲跌互現,恆生科技指數漲超1%,恆生指數漲0.3%。恆生綜合行業中,醫療保健業、原材料業漲幅居前。

消息面上,1月17日,醫保局召開醫保部門「保障人民健康賦能經濟發展」主題新聞發佈會。有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內將發佈第一版醫保丙類目錄。丙類目錄作為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的有效補充,聚焦因超出「保基本」功能定位暫時無法納入醫保目錄但創新程度很高、具有顯著臨牀應用價值、患者獲益顯著的藥品。醫保局將採取多種激勵措施,積極引導支持惠民型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將丙類目錄藥品納入產品責任保障範圍。

此外,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以來,國家組織藥品帶量採購累計節省醫保基金4400億元左右,其中用於談判藥使用超3600億元,也就是説「老藥」集採省下來的錢80%用於創新葯,集採充分發揮了減負擔、騰空間、促改革的動能轉換作用,符合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

受消息利好,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盤中大漲2.6%,成分股多數飄紅:信達生物、和黃醫藥漲超6%,康方生物、三生製藥漲超5%,中國生物製藥漲超3%,百濟神州、亞盛醫藥漲超2%,藥明生物漲超1%,晶泰控股、雲頂新耀微漲。下跌方面,藥明合聯跌超1%,石藥集團微跌。

市場熱門ETF方面,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盤中一度漲超3%,現仍漲2.43%,成交額超6000萬元,已超昨日全天,換手率高達9.5%,交投極其活躍!自2024年1月22日上市以來,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2024全年漲幅6.78%,高居同類第一!

image

資金積極佈局創新葯,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近10日、20日和60日均錄得資金淨流入,近60日獲資金增倉超3.3億元,淨流率超88%!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基金份額保持高位!截至1月16日,最新基金份額6.89億份,最新基金規模6.16億元,均居於基金上市以來高位!

image

從估值角度看,截至1月15日,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市銷率為3.25,近5年的歷史分位點為21.39%,意味着目前的估值低於近5年超78%的時間,具有較高性價比,中長期配置性價比凸顯!

image

【擔心國家集採降價后的藥品質量?醫保局:虛高的價格本就沒有用在質量上,沒有用來研發創新葯】

消息面上,有記者針對醫藥領域反腐敗問題向醫保局提問。對此,醫保局價格招採司司長表示,在媒體播放的醫藥領域反腐視頻,深刻指出了部分藥品價格虛高的重要根源。這些涉案人員的現身説法說明了藥價虛高既是價格問題,又是腐敗問題,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產同一種藥品的企業有若干個,哪個生產企業的藥品能進院,進院能賣多少,相當一部分是由代理商在操作。二是虛高藥價的大部分由代理商獲取,並流向灰色地帶,既加重羣眾負擔,又污染了行業生態,而生產企業卻沒有獲得相應收入。三是在代理商眼里,從生產企業拿貨的底價和其銷售價之間的價差大、適應症萬能,纔是好藥、纔好操作,而藥的質量好壞反而並不是決定因素。

「當然,也有少數羣眾本着‘一分價錢一分貨’的朴素觀點,擔心降價后的藥品質量。」司長表示,國家集採走過的5個年頭已經證明藥品質量值得信任。在此,也呼籲大家擦亮眼睛,虛高的價格原來就沒有形成企業利潤、沒有用在質量上、沒有用來研發創新葯,而是進入了專題片中腐敗分子家中的夾牆里。

【機構:創新葯出海熱潮延續,持續關注創新出海和基本面+估值修復機會】

交銀國際表示,近期醫保局召開支持創新葯發展企業座談會。醫保局表示,會進一步加大對創新葯的支持力度,拓寬創新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類藥品目錄。並針對優化醫保政策體系、價格管理和採購流程優化、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支持醫藥產業出海等方面釋放出積極信號。此外,醫保局連續發佈三篇文章,宣佈正式啟動醫保基金對醫療機構即時結算改革,並分享了安徽、海南、廈門三地回款改革的最新進展和經驗。

新年伊始,中國創新葯企業延續出海熱潮,信達生物、先聲藥業、康諾亞、科倫博泰/和鉑醫藥、映恩生物等企業成功與MNC大藥企或通過NewCo形式將創新葯資產授權出海,出海仍是2025年創新葯板塊最大的看點之一,更多重磅交易值得期待。結合此前各類藥械集採持續為創新品種醫保支付創造資金空間、后續財政和醫保/商保利好政策繼續出臺、估值仍處歷史底部,板塊仍有較大修復空間。繼續重點推薦后續政策空間的潛在受益標的,包括:(1)短期催化劑豐富、盈利高增長或盈虧平衡時間點明確、估值有較大修復彈性的創新葯標的;(2)存在業績增速+估值倍數共同修復潛力的龍頭處方藥企。(來源:交銀國際《醫藥行業周報:創新葯出海熱潮延續,持續關注創新出海和基本面+估值修復機會》,2025/01/16)

【機構醫藥生物業績前瞻:創新葯收入增長持續推線,CXO迎來拐點】

申萬宏源對46家醫藥公司2024年四季度歸母利潤實現情況及對應增速進行了預測,其中:(1)增速在100%及以上的公司有9家;(2)增速在50%~85%的公司有4家;(3)增速在30%~50%的公司有5家;(4)增速在20%~29%的公司有4家;(5)增速在10%~15%的公司有5家;(6)增速在0-10%(不含)的公司有5家;(7)增速為負的公司有6家;(8)扭虧的公司有4家;(9)虧損的公司有4家。

投資分析方面:(1)近期創新葯企業海外授權再次刷新記錄,政策端部署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有關舉措,醫保局提出探索形成丙類藥品目錄,建議關注相關創新葯及創新器械企業。(2)以海外業務為主的CXO公司增速出現拐點。(3)建議關注出海邏輯持續兑現的公司。(來源:申萬宏源《醫藥生物行業24Q4業績前瞻:創新葯收入增長持續兑現,CXO迎來拐點》,2025/01/15)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緊密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旨在反映港股通創新葯產業上市公司的運行特徵。在最新一次調整中(2024年12月16日),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新納入5只成分股:晶泰控股、東陽光長江藥業、科濟藥業、樂普生物、宜明昂科,成分股增至39只。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納入的5只成分股均佈局創新葯,指數純度進一步提高!

image

注:僅為成分股展示,不做個股推薦

數據來源:國證指數公司,截至2024.12.31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前十大持倉股和對應權重如下:

image

注:僅為成分股展示,不做個股推薦

數據來源:國證指數公司,截至2024.12.31

從上述成份股列表中可以看出: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100%佈局創新葯產業鏈,前十大權重合計佔比超67%,龍頭屬性突出!

成份股中進一步細分行業來看,創新葯權重佔比高達84%,CXO(醫藥研發外包等)權重佔比15%。

image

數據來源:國證指數公司,截至2024.12.31

綜合來看,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的創新葯含量84%,是全市場醫藥指數中創新葯含量最高的!作為最純的創新葯新品,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以其高鋭度和高彈性的特徵獲得了很多投資者的關注。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特點鮮明:

更純粹的創新葯(高達84%的創新葯權重佔比,全市場醫藥類指數中最高);

最低估的創新葯(截至1月16日,指數市銷率處於近5年21%分位點);

底層資產是港股,可以T+0交易!

目前,港股通創新葯ETF聯接基金(A類:021030;C類:021031)也已經正式開放申贖,主流互聯網基金銷售平臺均有售,喜歡場外買基或者定投的投資者可以密切關注。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場外聯接(A類:021030;C類:021031)!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境外投資產品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匯率風險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