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6 22:15
轉自:新消費日報
文 / 唐植瀟
責編 / 高夢陽
編輯 / 梁又勻
特斯拉煥新款Model Y亮相,引發了業內關注。
新消費日報記者走訪了深圳地區的特斯拉體驗中心瞭解到,目前展車仍未到店,但已有顧客詢問是否能夠「交首付款」提前鎖單。
據多方消息,這款車一經上市便受到熱捧,上市當天訂單量便突破了5萬台。新款Model Y尚未在歐洲或北美推出,但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
去年爲了搶奪Model Y的銷量,多數國內自主品牌推出了對標車型。面對今年的煥新款,國內自主品牌也紛紛喊話稱,「歡迎對比」。
有分析師認為,煥新款Model Y所在的價位段競爭力激烈,煥新款雖然在內飾、外觀和座艙上有所升級,但特斯拉仍需要依靠其高效先進的ADAS以及智能駕駛功能,才能確保其在市場上的優勢地位。
展車未到,預定火爆
Modle Y是特斯拉在華銷售的主力車型,據乘聯會數據,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無論12月單月還是全年銷量表現,Model Y都是中國車市最暢銷的乘用車型。2024年,特斯拉在中國交付了480,309輛Model Y,同比增長了逾5%。
但自從2019年上市起,Model Y已經近5年沒有進行大改款。
從2024年11月25日開始,特斯拉對ModelY進行較大力度的促銷以清理庫存。
另據媒體報道,特斯拉計劃在春節期間暫停上海工廠部分生產線約三周,以優化設備併爲煥新 Model Y 的生產做準備。目前來看,特斯拉此次停工旨在更高效地調整生產線,以應對 Model Y 產量的提升。
根據公開信息,此次的新款 Model Y增加了前后座椅加熱、前排座椅通風以及人體工學頭枕等舒適性配置。同樣價格也上調了1.26萬至1.36萬元,起售價來到了26.35萬元。
日前,記者走訪了深圳地區最大的特斯拉體驗店,該店員告訴新消費日報記者:展車需要等到一月底才能到店,最快交付也要等到2月底,「目前按照我們店內的情況,三月底四月初提車,已經有客户沒看車就想交首付。」
該名店員還補充道,爲了鎖定首發權益用户需繳納的一千元訂金。「我認為其實這更像是鎖定優先服務的權益,因為我們店內人均幾十個單子以上,會優先服務預訂的客户。我也覺得這是提前收集意向訂單,便於后方工廠安排生產。」
新消費日報記者採訪了一位有意向購買煥新款Model Y的消費者,對方表示,差點因為優惠政策購買了老款Model Y,但「買新不買舊」 的邏輯還是選了煥新款。「煥新款上新增加了很多舒適性配置,比如座椅通風。在廣東開車這項配置真的很剛需。」
另外一位消費者告訴新消費日報記者,自己剛好也要換車,並且首發權益中的迎賓踏板文字標識和尾門徽章也只有首批車主纔有。
Canalys首席分析師劉健森對新消費日報記者表示,特斯拉Model Y是特斯拉在2024年最暢銷的車型,也是中國銷量最高的電動汽車車型。在金融/貸款條款助力下,該車一直保持着較高的人氣。「煥新款在其新能源配置(三電系統)性能和效率仍具優勢的情況下,更新外觀設計、內飾並升級座艙功能,將會吸引更多消費者。」
國產新勢力繼續對標煥新款Model Y
煥新款Model Y的亮相,再次攪動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
日前,小米集團董事長、CEO雷軍在其個人微博上回應稱,想買 SUV 的朋友,如果不着急,可以等等(小米 YU7)。隨后雷軍又重申小米YU7預計6-7月上市,新車正在進行最后的測試,如果特別着急,實在等不了YU7,Model Y也不錯。
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董事長余承東在朋友圈表示智界R7仍保持領先優勢,並期待與Model Y進行同台競技,還表示會認真解剖 Model Y,學習其簡化架構、降低成本方面的創新和實踐等。
隨后,小鵬、樂道、極氪等品牌紛紛向特斯拉的「儘管對比」口號做出「應戰」迴應。
去年9月份各家車企為搶奪老款Model Y的銷量,對針對性地推出了新車型,其中包括蔚來旗下子品牌樂道L60、極氪7X、智己LS6、智界R7、阿維塔07,以及今年將會上市的小鵬G7。
不過,雖然煥新款的Model Y在舒適性配置上已經不輸於國內自主品牌,但由於特斯拉的高階城區智能輔助駕駛迟迟沒有進入中國,加上選購智能駕駛還需要另外付費。
新消費日報記者從特斯拉官網瞭解到,目前特斯拉針對以舊換新的車主提供90天EAP(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免費體驗。特斯拉共有免費的AP(基礎版輔助駕駛)、售價3.2萬元的EAP和6.4萬的FSD可選。
劉建森告訴新消費日報記者:「SUV市場,特別是25萬 - 35萬的價格區間,競爭相當激烈,國內的競爭對手都推出了極具吸引力的城市NOA功能。更為重要的是,小米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其首款SUV——小米YU7,這預計會使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他補充道,目前官方公佈的信息是否完整並不確定,特斯拉的FSD功能何時在國內上線也不清楚。特斯拉必須展示其極具吸引力的智能功能,尤其是獨特且高度本地化的座艙與服務生態系統,還有高效先進的ADAS以及智能駕駛功能,才能確保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財聯社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