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5 18:03
【編者按】大模型標註員、小説精修師、提示詞工程師、自動駕駛安全員......未來,人給AI「打工」的現象或許會越來越普遍。
搜狐科技近期對話了數位從事AI「新」工種的朋友,本期為系列報道第3篇,對話百度蘿卜快跑安全員李軍明(化名),以下是他的故事。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鄭松毅
編輯|楊錦
今年是李軍明與汽車行業打交道的第14個年頭,做過汽車配件質檢員,也做過道路救援司機的他已經37歲。眼下,李軍明的新身份是百度蘿卜快跑上海地區的一名自動駕駛遠程安全員。
做出換崗的決定是在兩年前,救援司機不好乾,李軍明看中自動駕駛是朝陽產業,也想入行試試。
回望過去的一年,在AI技術快速迭代下,智能駕駛行業迎來重要時刻。
中國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正式掛牌上市,特斯拉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出圈,國內各地陸續表決通過《自動駕駛汽車條例》,激起新的一輪浪潮。
但就像經濟學家埃里克·布林約爾松,在《與機器賽跑》中談到那般,新技術正迅速搶佔過去專屬人類的領域,這種趨勢可能會導致社會使用更多智能化、自動化機器,從而減少對人力的需求。
影射到司機羣體,在技術革新背景下,有人為可能面臨的失業問題而惆悵,也有不少像李軍明一樣的人,想加快腳步,盡力讓自己不被迫「出局」。
全神貫注為AI打工
和李軍明的對話過程格外漫長,在緊張的工作節奏中,他每次只能抽出兩三分鍾回答我們提出的問題。
他向搜狐科技介紹,安全員崗位的主要職責是保證測試車輛和人員的安全,反饋測試中遇到的突發情況,「一分鍾不敢懈怠。」
「因AI系統故障導致的安全隱患概率比較小,但行駛車輛偶爾會對前方路況判斷不明,出現原地停車或轉彎困難等行為,需要人工介入做出干預處理。」
這項工作對學歷要求不高,最重要的是具備一定水平的駕駛技術,一般要求駕齡在5年以上,且無不良駕駛記錄。因為安全員就和司機一樣,要對潛在情況有預判和處理能力。
除此之外,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長要保證8小時,一小時有10分鍾的休息時間。李軍明會盡量在休息時間上衞生間,避免工作過程中脱離崗位。「這種工作節奏不是誰都能適應的。」
因涉及安全問題,企業對安全員的工作監管制度也很是嚴苛。同爲安全員的王亮(化名)透露,「安全員面前有一個報警器,如果安全員閉眼超過三秒,就會發出警報,超過一定時間車輛就會減速靠邊停車,安全員也會被扣錢。」
對此,李軍明表示理解,「安全無小事,每位安全員在工作時都是全神貫注,隨時保持介入操作的狀態。」
李軍明月薪7千元,如果加班會另算加班費。雖算不上高薪,但他頗為滿足。他清楚,原來的司機崗位在走下坡路,説不好哪天可能會發不出錢來。
他提到,「這份看似高科技的工作吸引了不少老司機,對很多人來説,這是一次難得的轉型機會。」
人類還需要司機嗎?
無人駕駛網約車亮相之初,就引發了強烈爭議——「人類司機是否會被無人駕駛技術取代?」
有切身體會的李軍明相信,「最終應該會取代,只是時間說不準。」出於技術發展速度和運營成本的思考,持相同看法的人不在少數。
公開資料顯示,百度旗下蘿卜快跑出行服務平臺,已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全國11個城市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
與此同時,國內滴滴、小馬智行、T3出行,國外特斯拉、谷歌等數家頭部企業也在加速佈局,試圖搶佔先機。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738億美元,較上一年漲幅達32%。
目前在國內,無人駕駛網約車主打的是「低價策略」。有網友在武漢實地測試,10公里的行程費用僅在5元左右,相較於傳統網約車便宜不少。
雖説現在還有點兒「賠本賺吆喝」的嫌疑,但百度CEO李彥宏預測,自動駕駛會在2025年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當單日訂單量超5000萬,Robotaxi成本將會低於普通快車,實現常態化盈利。
另據馬斯克測算,無人駕駛網約車的運營成本將低於0.2美元/英里,即每公里運營成本不到1元。
前Uber 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也曾發表觀點,「Uber要想長期成功,必須做成自動駕駛的車,擺脫高昂的人工成本,目標是用機器取代Uber的100多萬名專車駕駛員。」
願景雖好,但至今無人駕駛網約車應用落地進度緩慢,最大挑戰仍是安全問題。
縱觀國內外,無人駕駛車輛出現交通事故並非鮮見,且責任劃分尚不明確。大多數無人駕駛車輛仍侷限在規劃道路中測試,無法保證在其他地區道路上行駛的安全性。
美國Uber(優步)公司從事市場策略相關研究工作的高明向搜狐科技分析,「解決安全駕駛技術層面的問題至少還需要5年,要想做到全面落地應用還需採集其他地區地圖信息、制定法規政策等,時間還要更久。」
此外,目前大多數自動駕駛仍處於L2和L3級別,需要有人類監控,距實現L5級別的完全無人駕駛仍需較長時間。因此,也有人提出「在可預見的未來,司機還是不可或缺」的異議。
「人類是否會被技術取代」的答案尚不得知。至少現在,路上開着網約車跑活兒的師傅們,似乎還不太相信這個故事。而坐在自動駕駛監控中心的李軍明已經用實際行動做出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