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綠葉製藥靶向VMAT2/Sigma-1的1類創新葯在華完成Ⅱ期臨牀試驗首例患者入...

2025-01-15 20:07

綠葉製藥集團宣佈,1類創新葯LY03015已在中國完成Ⅱ期臨牀試驗的首例患者入組。LY03015為VMAT2(囊泡單胺轉運蛋白2)抑制劑和Sigma-1受體激動劑,擬用於治療迟發性運動障礙(TD)和亨廷頓病(HD)。該產品在中國和美國同步開發,將進一步強化集團在中樞神經系統(CNS)治療領域的產品組合優勢。

TD是與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等多巴胺受體阻滯劑相關的一種異常不自主運動,主要表現爲不自主的、節律性的、重複刻板的運動。67%~89%的TD患者的不自主運動狀態永久存在,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在應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中,TD的平均患病率達到25.3%1。HD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典型症狀包括舞蹈樣不自主運動、認知障礙及精神行為異常三聯徵2

VMAT2抑制劑是當前治療TD和HD臨牀療效和安全性得到驗證的唯一類別藥物,但目前已上市的VMAT2抑制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臨牀痛點:或因脱靶效應導致嚴重不良反應隱患和毒性,或存在藥物代謝方面的不足以至於療效不足,或説明書標有導致抑郁和自殺風險增加的黑框警告,或心臟安全風險提醒。

  //  

LY03015為基於綠葉製藥的新分子實體/新治療實體技術平臺自主研發的新一代VMAT2抑制劑,可通過抑制VMAT2轉運功能減少突觸前神經元多巴胺(DA)的釋放,降低DA對超敏D2受體刺激的同時也不阻滯突觸后膜的D2受體,從而減輕TD、HD的症狀。同時,LY03015還具有很強的Sigma-1受體激動活性,激活Sigma-1受體通路可減輕氧化應激反應,產生神經保護及改善認知等,通過多種機制有利於TD、HD的治療,獲得更好的臨牀治療效果。

臨牀前結果表明:與市售產品相比,LY03015具有更優異的體內外藥效活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徵,無脱靶效應,心臟安全性更好。Ⅰ期臨牀結果顯示:LY03015總體安全耐受性良好,半衰期較長,能夠實現每日口服一次的給藥方式。與已上市VMAT2製劑相比,LY03015不經過CYP2D6代謝,因此發生其介導的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較小。

本次LY03015在中國開展的Ⅱ期臨牀試驗為一項在TD患者中開展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平行對照試驗。

IQVIA數據顯示:當前已獲美國FDA批准的三款VMAT2抑制劑原研藥2023年全球銷售額合計約為30.69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42%;2024年上半年,該三款產品的全球銷售額約為18.12億美元,同比增長28%。

「抗精神病藥在臨牀上應用廣泛,由其引發的包括TD在內的運動障礙是精神疾病臨牀診療中的共性難點之一,使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綠葉製藥集團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田京偉博士表示:「TD和HD的現有治療方案有限且療效不足,患者存在亟待滿足的需求。基於臨牀試驗中對於產品特性的進一步驗證,LY03015有望改善市售VMAT2抑制劑在活性、療效、安全性等方面的臨牀痛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包括TD和HD在內的CNS治療領域患者需求龐大,但新葯研發進展相對較緩。綠葉製藥擁有一系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葯和創新制劑,成為該治療領域的領軍力量。圍繞CNS領域,綠葉製藥的產品組合包括:在美獲批上市的Erzofri(棕櫚酸帕利哌酮緩釋混懸注射液)、Rykindo(利培酮緩釋微球注射劑),在中國上市的若欣林(鹽酸託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金悠平(注射用羅替高汀微球)等。此外,公司另有包括TAAR1/ 5-HT2CR雙靶點激動劑LY03020、NET/DAT/GABAAR三靶點新葯LY03021等多個1類創新葯處於臨牀階段。

關於綠葉製藥集團

綠葉製藥集團是致力於創新葯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製藥公司。綠葉製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箇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製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穫多項創新成果,並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佈局和開發。

綠葉製藥深度佈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並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參考文獻:

1.

王喜喜,萬新華. 迟發性運動障礙的臨牀診治進展[J] .協和醫學雜誌, 2022,13(4): 644-651, DOI: 10.12290/xhyxzz.2021-0717.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遺傳學組. 中國亨廷頓病診治指南2023[J]. 中華神經科雜誌, 2023, 56(8): 848-855. DOI: 10.3760/cma.j.cn113694-20221226-00968.

(綠葉製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