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5 19: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野馬財經
500億「寧波富豪」再造富?
市值800億元的國內汽車零部件頭部企業拓普集團,已經膨脹到敢搶「甲方爸爸」的「地盤」了?
近日,拓普集團(601689.SH)計劃以3.3億元收購奇瑞汽車供應商——蕪湖長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簡稱「蕪湖長鵬」)100%股權,收購資金來源為自有或自籌資金,收購完成后,蕪湖長鵬將納入拓普集團的合併報表範圍。
股權關係顯示,蕪湖長鵬由蕪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蕪湖奇瑞」)持股33.33%,蕪湖奇瑞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蕪湖奇瑞共投資58家公司,目前在營的為41家,大部分位於安徽省,主要業務範圍均是汽車零部件業務。
對營收已達百億級的拓普集團來説,3億多收購一家同行公司不算大事,但拓普集團在這件交易中的表態引發業內關注:「作為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頭部企業和平臺型供應商,整合行業資源,擴大市場份額,是公司未來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公司將抓住行業變革中的兼併重組機會,持續將公司做大做強」。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車整車企業大打「價格戰」的背景下,汽車產業鏈上的供應商面臨着被壓價的行業「慣例」,降本成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重要任務。去年11月,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10%的消息引發行業內外普遍關注;2024年初的供應商大會上,多箇中國汽車品牌提出要將零部件採購價格降低20%。
面對「甲方爸爸」的壓價,汽車供應商只能不斷降低成本,而大規模量產則是降本的主要手段之一。博世中國區總裁徐大全曾表示,通過大規模量產最終取得微薄利潤,是汽車零部件行業不變的法則。這就要求汽車供應商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收併購自然是快速增加市場份額的「法寶」之一。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金麒麟分析師)表示,目前汽車零部件行業的集中度並不高,收併購是目前行業趨勢,拓普收購奇瑞汽車供應商,是一次典型的零部件供應商與整車製造商之間的併購案例。國外的一些零部件巨頭,像博世BOSCH、大陸集團等規模都很大,也主要是通過收購實現快速擴張。
奇瑞「拋盤」,
百億拓普「接盤」有啥好處?
民生證券研報顯示,蕪湖長鵬主要產品包括頂棚、地毯、衣帽架/遮物簾、隔音隔熱、隔音/減震墊、輪罩、行李箱系統、底盤/發動機底護板。
從產品結構來看,蕪湖長鵬的產品與拓普集團存在部分重合。
「野馬財經」查詢瞭解到,拓普集團目前主要有8大系列產品線,即汽車NVH減震系統、內外飾系統、車身輕量化、智能座艙部件、熱管理系統、底盤系統、空氣懸架系統、智能駕駛系統,單車配套金額約3萬元。
其中,拓普集團的內外飾系統產品包括汽車門板、頂棚、主地毯、衣帽架、隔音隔熱件、行李箱隔音件等隔聲降噪產品,以及密封條、裝飾條等外飾類產品,其中部分產品與蕪湖長鵬的產品類型重合。
圖源:罐頭圖庫
2023年財報中,拓普集團主要有六大產品貢獻營收,其中內飾功能件2023年營收約65.77億元,佔比第一,全年賣出786.66萬套。而民生證券研報顯示,蕪湖長鵬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體量超過4億元。收購蕪湖長鵬后,拓普集團內外飾系統產品收入還將進一步增長。
但從整體業績規模來看,拓普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已達193.52億元,預計全年營收突破200億元,這也將是拓普集團首次營收衝破200億元。據此來看,蕪湖長鵬營收僅為拓普集團的2%。
對拓普集團而言,收購蕪湖長鵬最明顯的收益應該是拓寬客户範圍,加深合作關係。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蕪湖長鵬客户主要是奇瑞、零跑、比亞迪、吉利、大眾、江淮等。而拓普集團的客户主要為華為-賽力斯、理想、蔚來、奇瑞、長城、小米、比亞迪、吉利等車企。
對比之下,完成收購后,零跑、大眾、江淮等或將成為拓普集團的新客户。此外,拓普集團與蕪湖長鵬都是奇瑞汽車的供應商。這次收購后,拓普集團在奇瑞汽車供應體系中的比重又增加了一塊「砝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汽車已經明確2025年要IPO。據「經濟觀察網」等媒體報道,奇瑞汽車計劃2025年第三季度在港股上市,估值或將達到1000億元。2024年9月,奇瑞掌門人尹同躍在「瑤光2025奇瑞科技DAY」發佈會上曾明確提出:「希望在2025年之前完成IPO計劃。
圖源:罐頭圖庫
在推進IPO背景下,奇瑞汽車全資子公司蕪湖奇瑞清倉持有的蕪湖長鵬33.33%股份,就更值得關注。實際上,在出售蕪湖長鵬股份之前,蕪湖奇瑞還以1元的價格轉讓雲木科技股權給索菱股份(維權)(SZ002766)。
雲木科技的主營業務範圍包括汽車電子部件、車載軟件及雲端軟件平臺領域內技術的生產、研發和銷售。2023年雲木科技營收26.69萬元,淨利潤為虧損1198.93萬元;2024年一季度營收為零,淨利潤為虧損324.79萬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雲木科技總資產503.33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410.4萬元。
目前,蕪湖長鵬利潤情況暫未公開。
前五大客户銷售佔比超60%,
同行內卷加劇
2024年初的汽車供應商大會上,博世中國區總裁徐大全曾表示,博世的利潤率不超過5%。全球收入排名前十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利潤率最高的也不到8%。
相比之下,拓普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21.17%,淨利率11.59%,在行業中已經算是較高水平。
圖源:罐頭圖庫
但翻閲拓普財報不難發現,拓普集團前五名客户銷售額佔比高達60%以上,客户集中度水平還是比較高,這對公司的議價能力影響較大。
此外,拓普集團發起收購還有來自行業「內卷」的壓力。
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越來越高,且汽車品牌方價格戰仍未有停止的信號,整車企業對汽車供應商的壓價也在持續,這讓汽車供應商不得不通過併購擴大規模,進而降低公司成本,這就讓汽車供應商的「內卷」越發激烈。
去年以來,已經至少有6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行收併購,包括湖北長江產投收購奧特佳(002239.SZ)、西上海(605151.SH)收購武漢元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索菱股份(002766.SZ)收購雲木科技、重慶美利信收購德國與波蘭零部件供應商、寧波華翔收購關聯方資產、寧波華翔收購埃馳中國、瑞士歐拓控股集團收購江蘇環宇等,合計收併購金額將超50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此外,從全球市場來看,汽車零部件行業也在不斷整合,2024年10月,全球知名輪胎製造商韓泰集團開啟對全球第二大汽車空調製造商翰昂系統的收購,收購金額約人民幣63.53億元,韓泰集團、翰昂系統在中國多地均設有分公司;2024年11月29日,加拿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ABCTechnologies宣佈,將以約10億英鎊(約合13億美元)收購英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TIFluidSystems。
「目前,隨着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增加,傳統燃油車零部件需求逐漸下降,新能源車和智能化零配件需求不斷增長。從近年來的收併購來看,大部分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智能駕駛系統提供商、車聯網技術企業等。」張翔分析指出。
500億「身家」縮水200億,
「寧波富豪」鄔建樹靠啥造富?
拓普集團成立於1983年,總部位於中國寧波,實控人、董事長為鄔建樹,第一大股東為邁科國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簡稱「邁科國際」),持有拓普集團62.94%股份,鄔建樹持有邁科國際100%股權。
此外,2023年,鄔建樹的兒子鄔好年通過二級市場增持獲得拓普集團136.73萬股,同年獲任拓普集團副董事長。2023年7月,鄔好年剛剛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現在才26歲。
鄔建樹最初從汽車橡膠生意起家,逐步拓展到汽車減震器、內外飾件等、隔音等汽車零部件領域。
經過多年積累,在原寧波拓普制動系統有限公司的基礎上,邁科國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寧波金侖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寧波金潤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發起設立了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在2015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5年至2019年,拓普集團營收從30億元增長至50億元以上,其中2018年營收接近60億元。
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普及,靠傳統燃油車買單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開始出現發展瓶頸。拓普集團也不例外,2019年,拓普集團營收、淨利潤同比雙雙下滑,鄔建樹開始尋求新能源汽車市場。
2020年,新能源汽車客户蔚來、小鵬、理想首次出現在拓普集團的財報中,也是從2020年開始,拓普集團業績開始大增,到2023年,其營收規模已達197億元,淨利潤21.51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拓普集團營收已超193億元,預計全年超200億元。
但在公司業績連年上漲的同時,鄔建樹作為拓普集團的實控人,身價卻反而「縮水」。
據「胡潤富豪榜」,2023年10月,鄔建樹以560億元財富位列《2023年·胡潤百富榜》第74位;但一年后的2024年10月,《2024年·胡潤百富榜》上,鄔建樹的財富估值卻縮減為360億元,大降200億元,位列第125位。
圖源:胡潤百富榜
鄔建樹的公司業務主要為汽車零部件業務,他的財富變化是否預示着汽車零部件業務的「造富」能力下降了呢?
這個答案並不好找,但在藉助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實現公司業績連續增長后,鄔建樹已經把眼光放到了機器人產業上。
2022年財報中,拓普集團首次明確「積極佈局機器人產業」,也是在2022年,拓普集團股價一度達到歷史最高點的63.44元/股,那一年鄔建樹的財富估值達到565億元,位列《2022年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76位。
圖源:罐頭圖庫
2024年1月,拓普集團宣佈計劃投資5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30億元)用於機器人電驅系統研發生產基地項目。拓普集團曾在財報中表示,公司研發的運動執行器是機器人核心部件之一,公司研發的機器人直線執行器和旋轉執行器,已獲得客户認可及好評,將盡快進入量產階段。
從燃油車零部件到新能源汽車供應商,再到機器人產業,已經到了六十耳順之年的「寧波富豪」鄔建樹能否藉助「風口」實現人生第三次造富呢,又或者把這一新興產業交由26歲的兒子鄔好年去完成?
機器人產業是汽車零部件廠商的下一個風口嗎?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