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5 13:52
近年來,海信家電的業績快速增長,空調、冰洗等共同支撐着公司的穩步前行,2019年至2023年,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約為23%、18%,后兩年收入有所放緩。
去年前三季度,海信家電錄得營收、淨利雙增的成績,然而,第三季度卻是營收、淨利雙降,其中扣非淨利潤同比降幅約27%,公司上一次單季度營收、淨利雙下滑發生在2020年第一季度。
伴隨着業績的快速發展,海信家電的資產負債率上升較大,已經連續三年在70%以上,去年三季度更是達到73.28%,遠超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等同行,降低槓桿迫在眉睫。
業績連續多年穩增
歷經40多年發展,海信家電現已成為全球超大規模以家電生產製造為主的企業,主營業務涵蓋了冰箱、家用空調、中央空調、洗衣機、廚房電器、環境電器、商用冷鏈、模具等領域產品的研發、製造、營銷和售后。
2021年,海信家電通過併購成為日本三電控股股東,進軍汽車新領域,成為汽車空調壓縮機和綜合熱管理系統一級供應商。
近年來,海信家電的實現快速發展。
據短平快解讀了解,2019年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分別為374.53億元、483.93億元、675.63億元、741.15億元、85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23%,其中2022年、2023年的增速分別為9.7%、15.5%。
同時期的扣非淨利潤先降后升,分別為12.26億元、10.96億元、6.66億元、9.06億元、23.5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18%,后兩年的增速分別為35.94%、160.07%,表明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加強。
經營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海信家電的暖通空調產品一躍成為公司收入支柱,例如2019年收入佔比為43.71%,而2023年為45.15%,期間在2020年更是錄得48.33%的高點,接近五成。
具體來看,暖通空調的收入分別為163.7億元、233.86億元、304.03億元、345億元、386.5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24%,同比分別增長9.92%、42.87%、30%、13.48%、12.04%,兩年增速放緩明顯。
年複合增長率略高總體收入,顯然暖通空調在公司近年收入增長中扮演着關鍵角色。
由於中央空調與地產關聯度較高,而房地產至今仍然處於下行中,這對海信家電的暖通空調產品產生了不利影響,也是該產品收入增速放緩的原因。
不同於暖通空調收入佔比的提高,公司冰洗產品(冰箱、洗衣機等)的收入佔比總體是下滑的,例如2019年高達43.06%,而2023年為30.46%,其中2022年佔比僅為28.61%。
具體來看,冰洗產品的收入分別為163.69億元、187.09億元、230.18億元、212.07億元、26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34%、16%、23.03%、-7.87%、22.93%。
與此同時,冰洗產品的毛利率總體呈現下滑態勢,分別為23.74%、21.51%、16.73%、17.53%、19.11%。
其他主營產品的收入佔比從2019年的4.54%飆升至2023年的14.3%,主要是因為公司在2021年度並表三電公司所致,在2022年及2023年,該業務收入分別為117.88億元、122.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56%、3.81%,即去年放緩十分明顯。
總體來講,海信家電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可圈可點,一類產品的收入增速放緩或下滑之際,總有另一類產品崛起,共同支撐着公司的穩步前行。
去年Q3業績生變
2024前三季度,海信家電繼續實現營收、淨利雙增的成績,其中營業收入705.79億元,同比增長8.75%;扣非淨利潤22.89億元,同比增長15.13%。
分季度來看,海信家電各個季度的收入分別為234.86億元、251.56億元、219.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87%、6.98%、-0.08%;扣非淨利潤分別為8.38億元、8.65億元、5.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0.89%、16.54%、-26.67%。
顯然,海信家電的收入、扣非淨利潤增速從大增過渡至下滑,其中第三季度更是錄得營收、淨利雙降的成績,這個結果並不理想。
拉長時間線來看,公司上一次單季度營收、淨利雙降發生在2020年第一季度,彼時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分別為75.86億元、-3740.49萬元,同比分別下滑12.68%、109.58%。
根據2024中報,海信家電的三大產品暖通空調、冰洗以及其他主營均實現同比增長,分別為227.67億元、146.93億元、60.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9%、26.81%、1.97%。
數據背后,冰洗產品的收入進一步加速,而暖通空調、其他主營的收入增速進一步放緩,暖通空調產品的放緩在意料之中,畢竟房地產行業仍處於下行中,就是不知道為何其他主營的收入有所放緩。
分地區來看,海信家電境內、境外收入分別為253.28億元、182.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2%、27.87%,即國內收入放緩,而境外收入大增。公司表示,發力體育營銷,海外自有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2024年海外白電業務實現快速增長。
對比同行,2024前三季度,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03.5億元、1474.16億元、2029.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57%、-5.39%、2.17%。
對應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03.77億元、211.63億元、146.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17%、10.14%、15.44%。
如此來看,海信家電的收入增速僅次於美的集團,而扣非淨利潤增速僅次於海爾智家,表現尚可。
2024年第三季度,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的收入分別為1022.28億元、471.3億元、673.49億元,同比增長8.08%、-15.87%、0.47%。
對應的扣非淨利潤為101.96億元、72.99億元、45.25億元,同比增長10.96%、2.09%、9.91%。
海信家電是唯一錄得營收、淨利雙降的企業,其中扣非淨利潤降幅更大達到雙位數,表現欠佳,第四季度的業績情況值得重點關注,觀察后續的發展情況。
資產負債率超70%
海信家電業績大增的同時,槓桿也在逐年加大,2019年至2023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3.28%、65.54%、72.13%、70.6%、70.59%,去年前三季度進一步上升至73.28%,累計上升約10%。
據短平快解讀了解,去年三季度末,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的資產負債率61.16%、65.05%、56.21%,均遠遠低於海信家電,如何降低槓桿是后者需要認真思考的。
截至去年三季報,海信家電的資產合計685.61億元,負債合計502.42億元,其中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分別為492.44億元、477.7億元,即公司的負債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這對公司的償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海信電器的流動資產中主要以現金流(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存貨為主,近年來均保持着較快增長,現金流從2019年的82.41億元上升至2023年的181.31億元,累計增長1.2倍;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從50.63億元上升至99.67億元,累計增長約97%;存貨從34.99億元上升至67.75億元,累計增長約94%。
去年三季度末,現金流、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存貨分別為203.01億元、107.24億元、56.46億元,較年初增長分別約為12%、8%、-17%,佔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約為41%、22%、12%。
海信電器的流動負債主要以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其他流動負債、短期借款為主,其中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從2019年的128.78億元上升至2023年的266.58億元,累計增長約107%;
其他流動負債從37.55億元上升至64.42億元,累計增長約72%;短期借款從億元上升至25.02億元,累計增長約24倍。
去年三季度末,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其他流動負債、短期借款分別為286.05億元、71.4億元、28.12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約7%、11%、12%。
綜合來看,海信電器的資金實力還是較為雄厚的,可短期債務的壓力並不輕,主要是拖欠供應商貨款為主,去年三季度末的應付票據、應收賬款分別為176.05億元、109.65億元。
因為有息負債的增多,海信家電近年來的利息費用支出增加明顯,2019年至2023年分別為300.1萬元、1123.2萬元、4054.76萬元、8813.68萬元、1.44億元,去年前三季度為1.09億元,侵蝕了企業利潤。
截至1月14日收盤,海信家電股價為31.75元/股,總市值440億元,TTM市盈率13.73,而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海爾智家的市盈率分別為15.15、8.28、13.81,反而是格力電器的估值最低,這與收入大幅下滑有關。
(短平快解讀-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PS若稿件侵權或數據有誤,請及時聯繫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