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5 10:27
編者按
回望2024年,有這樣一羣平凡的人「意外」地走到了聚光燈下: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織「綠圍脖」的「中國治沙人」;用視頻記錄四川農村老人歡樂生活的「大森子」;跳進湍急河流中救人的「成都砸車俠」……他們的行為/故事,總在偶然的一瞬,牽動我們的情緒,給我們愛和力量。
川觀新聞攜手微博、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B站、百度聯合推出《年度熱搜里的TA》,回訪2024年各大平臺熱搜/熱榜上的人物,聽他們講述流量背后的個體故事,感知過去一年的社會發展和民生冷暖。
川觀新聞記者 唐澤文 吳聃
有人遛狗、有人遛貓,甚至,還有一些人在遛鸚鵡。
不過,「遛劍」你見過嗎?
B站UP主劍客範十三就干了這事兒。
去年11月底,他的視頻《科技修仙!我用航天技術實現了真正的御劍術!武俠夢,就此起飛!》,僅B站的播放量就超過了260萬。當下,他在B站上各個視頻的播放量大部分都超過百萬,高的僅B站就有2000多萬,他也連續3年入選B站百大UP主名單。
視頻中,他遊走於夜市,用手勢控制劍型飛行器跟着自己走動。圍觀市民的反應出奇一致——「快看!御劍術!這是御劍飛行嗎?」
「這説明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只是,我把御劍術帶到現實的時候,大家心里的種子突然就發芽了。」範十三説。
這也是他自己心中的夢。當下,他實現這個夢的方式是,與高校專業團隊一起,利用航天技術,讓劍真正地飛起來。
採訪過程中,記者問他:「你到底算運動博主還是科技博主?」
「哈哈,其實冠個什麼名號不重要,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實現自己的夢想,更重要。」他説。
臺上三分鍾,臺下十年功
採訪當天,範十三和自己的團隊正在對一款最新「載人飛劍」進行調試。我們的整個採訪,也都是在調試過程中穿插進行。「不好意思見笑了,其實我們每次試驗背后都是這樣,視頻里看着我是駕輕就熟,實際背后是無數次失敗。」
現場看到的情況也確實如此,只是飛劍起飛階段,只是記者在現場看到的,就重複了七八次。這還僅僅是讓它飛起來。
在範十三的工作室里,一張白板上畫着這把飛劍的結構圖:負責動力的風機涵道需多少組,口徑多少釐米,電池包和GPS分別放在哪兒,劍柄厚度不能超過多少……「外形部分我們設計,電路和動力部分由高校專業團隊合作完成。」範十三説。
工作室里專門負責道具的成員馬康告訴我,一期節目,僅僅是做道具的時間就需3到5天。「這把飛劍涉及載人,時間更長得多。」
從劍客範十三這個名字可看出,範十三和劍的淵源。
在他心里,成為「俠」是一個夢想。不過,他的這個「俠」是從「暇」開始的——如果不説,你可能不知道,他以前是一名酒店的工作人員。
「之前酒店生意不好,讓我們學習拍短視頻,通過線上引流的方式來緩解客流下降的壓力。」他想到的方式是,通過拍一些用劍完成各種動作的視頻來嘗試,既滿足了自己的武俠夢,又達到了「養號」的目的。
於是,買了兩本短視頻的教材之后,利用閒暇時間,他開始了武俠之旅。
從「暇」到「俠」的過程並不容易。比如,一片樹葉自然落下,拋出圓珠筆將其釘在木板上的這一個動作,就練習了一整天。
持續地更新讓他收穫了不少粉絲。但一次在公園里的拔刀練習,讓他有了把這條路走下去的「願力」。
「我使用的是漢劍,但一旁觀看的小孩卻脫口而出:快看,武士刀!」這句話像刺一樣紮了進來。「冷兵器時代,我們有非常豐富的武器種類,但大家認識並不多。」
2021年底,範十三決定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將拋入空中的A4紙切斷成兩部分並收刀入鞘。而吉尼斯官方最初以日本武士刀為標準制定規則,也就是説,參與這項挑戰,只能用武士刀。
在他的堅持下,經過反覆溝通,最終説服吉尼斯官方更改規則:範十三使用一把中國式木刀完成挑戰,用時僅1.04秒,獲得「木刀空中斷A4紙收刀用時最短」的世界紀錄稱號,隨后又成功打破連續斬斷10張紙回刀入鞘用時最短的世界紀錄。
當然,取得這個成績並不容易,事后他通過紙張用量推斷出——他一共練習了7萬多次。
了無牽掛的「獨行俠」
如今,範十三把對「武俠」的解釋又升了一格:通過科技手段實現。
比如,通過航天技術實現「御劍」、通過化學反應實現「劍氣」……當下,他在B站上各個視頻的播放量大部分都超過百萬,高的僅B站就有2000多萬。
「我們工作室就4個人,道具、攝影、常務、我。」他説。
為什麼不選擇簽約大公司?
「可能會很賺錢,但那樣的話,我就沒法完全真正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兒了。」他以此前做的一期「萬劍歸宗」視頻為例:那是真打造了10000把飛劍。「在現實中完成‘萬劍歸宗’是我的夢想,但那期視頻哪怕有贊助,自己也貼了很多錢。要是簽約公司,這類賠本的事兒肯定是很難做成。」
他看來,獨立的「俠」,就應該了無牽掛。
「這次B站跨年晚會,我就扮演了遊戲《永劫無間》中的角色無塵,展示了一段‘萬劍歸宗’。」他説,以前的動作都主要「耍帥」,有「形」但沒「神」。
這次上臺前其實他很緊張。好在一些專業武術UP主給了他不少建議,其中最讓他受用的:就是「有神」得先「放下」。「這個想法,跟我扮演的角色名字很耦合——無牽無掛、無塵無敵。」
B站跨年晚會上,讓他更興奮的一個活兒是:《黑神話:悟空》片段,他拿着自己參與設計製造的擁有火焰特效的金箍棒,以「齊天大聖」的身份,在最高潮部分走上舞臺。
「沒有任何牽掛,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段演出中去,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演出也很順利自然。」他説。
如今,與範十三合作的「大IP」也越來越多,甚至從國內走向了國際。
比如《荒野求生》的「德爺」埃德·斯塔福德,也在向他學習中國劍術。「如果我的某個技能以后能在他的荒野之旅中實際用上,就很好了。」範十三説。
説到未來的打算,他的答案也很隨性。「希望再拍一次‘萬劍歸宗’,這一次是10000把劍都能自主飛行;希望能一直保持熱愛,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加入,完成我們的夢想。」
採訪過程中,工作人員都很靦腆,但一旦具體聊到他們手里的活兒,他們都會十分熱情且開心地跟你講,這個是什麼,怎麼做的,為什麼這麼做,如數家珍。
範十三是一個快樂的獨行俠,在他的「江湖」中,正在聚集起一撥敢於大膽嘗試,且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兒的快樂的獨行俠們。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