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賺490億和90億的中遠海控與温氏股份,錢花哪了

2025-01-15 09:55

作者 莊澤

2025年以來截至1月14日,A股市場有76家公司發佈2024年業績預告,其中61家公司預喜,15家公司報虧。從市值規模來看,當前預告業績的百億市值公司有18家,千億市值公司有6家,包括貴州茅臺中遠海控北方華創温氏股份等公司。

其中,「海運茅」中遠海控盈利490多億元,「豬茅」温氏股份盈利在90億元以上。對比這兩家「茅公司」的三費可以發現,中遠海控最近幾年年度最高千億規模的盈利成為公司擴大消費的支撐,而温氏股份盈利的不穩定導致其不得不控制費用端支出。

2024年度業績預告

龍頭成大贏家 虧損的也大有人在

在2024年度業績預告中,一些近期熱門股出現其中,比如中科金財金證股份等公司,在2024年「9·24」行情以來股價表現強勢,但這些公司的業績表現卻不佳。中科金財預計2024年度實現淨利潤為虧損7950萬元~5300萬元,變動幅度為26.59%~51.06%;金證股份預計2024年度實現淨利潤為虧損28350.04萬元~19845.03萬元(見表1)。

表1 2025年以來發布業績預告的公司一覽

數據來源:Wind

以市值為標準,發佈業績預告的千億級公司目前有6家,均為盈利預告。其中,貴州茅臺預計盈利857億元,居於全市場之首。位居第二位的是中遠海控,預計盈利490.82億元。位居第三位的是牧原股份,實現淨利潤約170億元~180億元。温氏股份位居第四,預計實現淨利潤90億元~95億元(見表2)。

表2 6家千億市值公司業績預告

數據來源:Wind

「海運茅」中遠海控

財務費用成收入來源

中遠海控2015年1月10日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在2024年度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約為490.82億元,同比增長約105.71%。在2023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238.60億元。

中遠海控在業績預增原因中指出:2024年度,集裝箱航運市場貨量整體呈現温和增長態勢,伴隨着紅海局勢持續發酵等因素,有效運力供給不足,市場運價處於相對高位。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經貿形勢,中遠海控堅持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在集裝箱航運主航道建設上始終保持「穩中求進」,在數字智能和綠色低碳新賽道上持續「以進求新」,不斷增強全球供應鏈韌性,持續打造「集裝箱航運+港口+相關物流」一體化全鏈服務品牌,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024年度,公司集裝箱航運業務同比實現量價齊升,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

那麼,中遠海控的盈利規模在其近年表現中居於怎樣的位置呢?2020年以來,是中遠海控淨利潤持續大漲時期(見圖1)。

圖1

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中遠海控實現歸母淨利潤從99.27億元大幅增長到2022年的1095.95億元,2023年收窄到238.6億元。以2024年預計歸母淨利潤490.82億元計算,約為2021年892.96億元歸母淨利潤的55%,約為2022年頂峰時期的45%。

中遠海控2020年以來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6.76%、799.52%、22.66%、-78.25%和105.71%(預計值),波動較為劇烈。

也是在近幾年的大增長中,中遠海控的資金流越發充足。在近十年來,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在前五年在300億元左右,在后五年則大幅增長(見圖2)。

圖2

據統計,在2019年末,中遠海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497.65億元,到2020年末為526.3億元,但到2021年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升至1779.47億元,2022年進一步升至2356.14億元,創近年來的高峰。雖然該數據在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有所下降,但也在1800億元以上。

從「三費」來看,中遠海控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出現一定幅度增長,財務費用則成為創收來源。

在銷售費用方面,中遠海控2020年—2022年在5763.64萬元-6649.54萬元,2023年一舉破了10億元,在2024年半年度也達到了4.51億元(見圖3、圖4)。從銷售費用明細來看,公司的工資薪酬和其他銷售費用均出現大幅增長。

圖3

圖4 銷售費用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Wind

在管理費用方面,中遠海控管理費用的頂峰發生在2021年,達到114.34億元,之后陸續下降,到2023年為61.51億元,該水平大約和2018年持平。從管理費用明細來看,公司的工資薪酬和其他管理費用與公司業績波動具有一致性(見圖5、圖6)。

圖5

圖6 管理費用(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Wind

在財務費用方面,中遠海控財務費用受益公司鉅額的資金流入,費用支出明顯優化。公司2020年和2021年財務費用合計分別達到41.32億元和30.74億元,其中利息支出分別為40.84億元和35.93億元。而2021年和2022年恰恰是中遠海控淨利潤上到近900億以至破千億的年份,公司在手現金迅速增長,其財務費用隨之改觀。2022年,公司財務費用收入44.79億元,其中利息收入為53.37億元——同比增加40余億元,利息支出為36.81億元;2023年,公司利息收入更是達到了74.69億元(見圖7、圖8)。

圖7

圖8 財務費用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Wind

「豬茅」温氏股份

財務費用增加多

温氏股份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4年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超1000億元,歸母淨利潤為90億元–9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2023年,公司虧損63.9億元。

温氏股份指出,2024年度,公司銷售肉豬同比增長,毛豬銷售均價同比上升。公司繼續強抓基礎生產管理和重大疫病防控等工作,核心生產指標持續改善,生產持續向好,同時疊加飼料原料價格下降的影響,公司養殖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公司生豬養殖業務利潤同比大幅上升,實現扭虧為盈。同時,公司銷售肉雞同比增長,毛雞銷售均價同比略降。公司養雞業務生產持續保持高水平穩定,疊加飼料原料價格下降的影響,公司養殖成本同比下降,公司養雞業務利潤同比上升。

從近幾年來的表現看,温氏股份業績起伏不定。在2020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74.26億元,2021年虧損134.04億元,2022年盈利52.89億元,2023年虧損63.9億元,2024年預計大幅盈利90億元–95億元(見圖9)。

圖9

在温氏股份業績表現震盪的同時,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相對穩定。比如,在公司大虧百億的2021年,温氏股份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高達103.15億元,比前一年的28.01億元大增75.14億元(見圖10)。

圖10

在虧損的情況下實現現金淨流入,可能來自融資,温氏股份在2021年年報中指出,2021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加257.76%,主要原因是本期根據資金需求增加了債務融資,導致現金流入增加。

大道財經查閲公司年報發現,温氏股份2021年長期借款出現大幅增加,其中信用借款約為200.36億元,比前一年增加124.75億元(見表3)。其公佈的長期借款的借款利率為2.98%~5.7%。

表3 長期借款分類 單位:元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也是在2021年,温氏股份的財務費用特別是利息支出一躍上到10億元以上(見圖11、圖12)。從財務費用合計來看,公司在2020年為1.96億元,2021年為11.63億元,2022年為18.16億元,2023年略降至12.13億元。

圖11

圖12 財務費用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Wind

在財務費用以外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方面,温氏股份近幾年的變化不大,甚至有所下降。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749.24億元,2023年和2024年分別為899.02億元、1000億元以上(預計值),2023年對比2020年增長19.99%,2024年同比增長最低為11.23%。對比來看,温氏股份銷售費用2023年對比2020年增長3.1%,管理費用下降23%。

在銷售費用中,温氏股份的工資薪酬佔比最高,每年支出相對穩定,減少較多的是廣告宣傳推廣費(銷售費用),從2020年的1.15億元降到2023年的7168.09萬元,2024年半年度為2585.65萬元(見圖13、圖14)。

圖13

圖14 銷售費用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Wind

在管理費用中,工資薪酬(管理費用)下降顯著,從2020年的29.95億元降至2023年的15.43億元;租賃費也有一定的下降。支出增加比較明顯的是員工股權激勵費用(管理費用),從2020年的-2400.22萬元增長到2023年的8.09億元(見圖15、圖16)。

圖15

圖16 管理費用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Wind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