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省情研究所丨全球鋰資源版圖重塑,四川「鋰」爭上游

2025-01-14 21:19

川觀新聞記者 王若曄

全球鋰資源版圖發生重大調整。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佈,我國鋰礦找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鋰輝石型、鹽湖型、鋰雲母型鋰礦新增資源量均超千萬噸,鋰礦儲量從全球佔比6%升至16.5%,排名從世界第六躍至第二,重塑全球鋰資源格局。

鋰,有着「白色石油」之稱,是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近年來在資本市場受到高度關注。面對全球「新版」鋰資源版圖,為什麼説四川可以「爭上游」?

揭祕四川「鋰」家底

根據此次中國地質調查局發佈的消息,西崑崙—松潘—甘孜長達2800千米的世界級鋰輝石型鋰成礦帶,累計探明650余萬噸,資源潛力超3000萬噸。

「松潘—甘孜」就在四川,松潘—甘孜造山帶是中國西部重要造山帶之一,有着地質「百慕大」之稱。

木絨鋰礦區。 受訪者供圖

20世紀60年代,地質隊員在甘孜甲基卡地區第一次發現這種白色石頭,定名為「含鋰輝石花崗偉晶岩」。經過60余年不斷勘查,四川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鋰資源基地,鋰輝石已探明資源儲量超500萬噸,佔全國已探明鋰輝石型資源儲量的80%以上,居亞洲第一。

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李建康等學者研究,西崑崙—松潘—甘孜成礦帶形成70余處以鋰為主、共(伴)生鈹鈮鉭的稀有金屬礦產地,其中5處超大型鋰礦牀中,有4處在四川,包括康定市甲基卡、雅江縣木絨、金川縣李家溝、馬爾康市黨壩。

記者梳理發現,康定市甲基卡鋰礦已探明資源儲量188.77萬噸,是亞洲最大鋰輝石礦牀,遠期儲量居世界第一;雅江縣木絨查明氧化鋰資源量近百萬噸;馬爾康市黨壩鋰輝石礦累計查明氧化鋰資源量超百萬噸;金川縣李家溝鋰資源量超50.22萬噸。

鋰輝石礦露頭。 受訪者供圖

更為難得的是礦石品位還高。集中分佈在甘孜州甲基卡、木絨以及阿壩州可爾因地區的鋰輝石資源,具有厚度大、品位高、易開採等特點。比如在2024年探明的木絨鋰礦,平均氧化鋰品位達到1.62%,而氧化鋰品位大於等於0.8%就具有工業開採價值。

因此,在當前開發工藝最成熟的硬巖型鋰礦領域,四川無可爭議地佔據全國「一哥」位置。而且,在2023年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大幕拉開后,四川還在持續加大鋰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加大阿壩州可爾因等重點勘查區和甘孜州甲基卡等礦山深部勘查,加快現有探礦權勘查進度。

按照四川省自然資源廳2024年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項目任務,2024年四川開展了6個鋰礦或鋰鉀滷水詳查或普查地質勘查工作,預期目標探獲氧化鋰資源量58萬噸。

記者從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瞭解到,聚焦找大礦找好礦,該局組建了鋰資源專家團隊和鋰礦專家創新工作室,《松潘—甘孜鋰稀有金屬礦關鍵勘查技術與找礦預測模型》入選自然資源部2024年度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科技支撐項目,目標在甲基卡—木絨一帶—可爾因等地區建立稀有金屬礦勘查示範,提供找礦靶區2至3處。

找礦投入大,政府鼓勵社會力量也參與進來。在1個月前,新設立的四川省資源能源投資引導基金與四川省天府礦業投資公司簽訂鋰礦項目合作協議,明確進一步提升省內鋰礦的勘查開發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除鋰輝礦外,四川達州、自貢等地還分佈有深層滷水型鋰礦,其中位於達州宣漢的全國首個海相富鋰鉀資源礦、儲量達7.1億噸。本土鋰電龍頭企業天齊鋰業,通過資本運作,間接控制了全球約1600余萬噸碳酸鋰當量(能夠實際生產的碳酸鋰摺合量),佔全球總量的18%。

四川省第三地質大隊地質隊員在野外進行鋰礦勘查。受訪者提供

「搶礦」大戰在天府上演

有「鋰」走遍天下,當前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勢如破竹,掌握上游鋰材料的「話語權」,成為眾多新能源企業的共識。隨着鋰資源開發逐步轉向國內,鋰輝石礦「家底」最厚的四川,吸引全球頭部有色企業競相佈局。

3個月前,甘孜州麥基坦鋰礦勘查探礦權掛牌出讓,引起業界高度關注。天華新能雅化集團寧德時代控股公司斯諾威礦業、蜀道礦業等鋰電行業巨頭以及四川省屬國企紛紛競標,爭奪這條超大型鋰礦脈。

這樣的「搶礦」大戰並非首次出現。據四川省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2023年以來,四川累計出讓五宗鋰礦勘查探礦權,除麥基坦鋰礦外,另外4宗為金川縣李家溝北鋰礦、馬爾康市加達鋰礦、道孚縣容須卡南鋰礦、康定市甲基卡東部外圍鋰礦,累計探礦權面積近85平方公里,成交金額超94億元。

於2023年拍賣的金川縣李家溝北鋰礦和加達鋰礦極為「搶手」,拍出「天價」。前者最終超10億元成交,溢價1700多倍。后者超42億元成交,溢價1300多倍。

鋰輝石與鋰精礦。 王若曄 攝

四川鋰輝石礦勘探程度高,開發程度卻比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礦區海拔高、地勢複雜、生態環境等條件限制,對安全環保開發等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某種程度上講,四川鋰輝石開發仍是「窪地」。按照「十三五」時期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四川鋰礦石礦產資源到2020年開採量目標為450萬噸,實際完成數目為47.4萬噸,完成率只有十分之一略多一點。

另據全國礦業權人勘查開採信息公示系統,2023年至2025年,盛新鋰能川能動力融捷股份、天齊鋰業、寧德時代等公司取得四川8處鋰輝石採礦權,但目前僅有3家在產或試生產。

2023年,四川鋰輝石礦開發利用碳酸鋰摺合量為2.84萬噸;截至2024年10月,這一數字為3.6萬噸;預計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7.8萬噸。

對比碳酸鋰需求,四川開發利用還有很大空間。按照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鋰鹽行業分會統計,2024年上半年國內碳酸鋰產量約29.8萬噸。全球最大的鋰金屬生產商美國雅寶預計,2025年鋰需求量將達到150萬噸碳酸鋰當量。

目前,四川正在加快推動資源科學開發配置和精深利用加工高效銜接,構建「加快找、科學配、有序採、精準用」的「蜀礦精用」發展體系。

業內人士認為,川西鋰礦開發有望后來居上,成為重要的鋰礦資源供應地,帶動鋰電產業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2024年以來,一批鋰礦開發項目進入「快」節奏。在甘孜州,融達鋰業年底進行選礦產能擴產,新增35萬噸/年的選礦能力;天齊鋰業、寧德時代、盛新鋰能聯手建設基礎電力設施,前兩家公司旗下天齊盛合鋰業、雅江斯諾威鋰礦開發提速;盛新鋰能準備開展木絨鋰礦300萬噸/年採選工程前期工作。在阿壩州,川能動力金川縣李家溝鋰礦項目工程已建成105萬噸/年採選工程;金鑫礦業已具備100萬噸/年的採礦生產能力,5000噸/日選礦廠技改擴建項目接近尾聲。

遂寧天齊鋰業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 吳奉家 攝(C視覺)

八千億「鋰」想花落誰家

相較於產業鏈前端的鋰資源開發,四川碳酸鋰、氫氧化鋰、等鋰鹽冶煉加工,以及鋰電池製造步伐更快。

四川鋰電產業發展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1991年,索尼公司推出鋰電池,開啟「鋰」產業化篇章。4年后,四川省射洪鋰業有限責任公司掛牌,為當時國內僅有的三家鋰鹽生產企業之一,也在這一年,國產的第一塊鋰電池問世。

近年來,四川積極推進鋰電等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一大批鋰電產業上下游頭部企業在四川落户加碼擴產,全省鋰電產業規模迅速壯大,已形成從鋰礦資源開發、上游材料及電池組件生產到電池回收利用的全產業鏈,初步建成世界級鋰電產業基地。

宜賓三江新區的宜賓港散貨碼頭,一列搭載動力鋰電池的列車駛離碼頭。 莊歌爾 攝(C視覺)

從細分領域看,2023年,四川上游基礎鋰鹽、正極材料產量已居全國第一,負極材料產量居全國第二,動力電池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碳酸鋰、氫氧化鋰出口額分列全國第一、第二位。

據「啟信產業大腦」數據,現有在川落户的以「鋰電」「鋰業」命名的企業有240多家。美國雅保公司就是投資四川的龍頭企業之一,2024年4月,雅保四川5萬噸氫氧化鋰鋰電池材料項目投產,目標是成為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氫氧化鋰生產基地,為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所需動力電池提供優質鋰電材料。

行業巨頭落地,也帶來一批配套企業,出現「一拖N」的放大效應,共同營造良好產業「生態圈」。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負極材料龍頭璞泰來,為配套寧德時代等電池廠商,直接來到四川建廠;又比如,蜂巢能源把動力電池製造基地設在成都的同時,也落地了西南研發基地。

2024年12月,贛鋒鋰業——全球單線產能最大的鋰輝石礦石提鋰生產線順利建成。 張平 周浩瀚 攝(C視覺)

近幾年,碳酸鋰價格幾經起落,動力電池產業進入周期性結構性調整期,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面對波動的市場環境,四川正推動全行業由重數量規模向重質量效益轉變。

2024年12月,四川印發全國首個針對鋰電產業項目評價的專項政策方案,提出鋰電項目評價目標,應對鋰電產業結構性、周期性產能過剩風險,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

今年1月,四川出臺全國首個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碳足跡評價地方標準,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碳足跡評價標準空白。通過產品碳足跡評價標準的制定和應用,以碳標籤等形式打造電池級碳酸鋰、氫氧化鋰低碳品牌,將有助於行業突破碳足跡貿易壁壘。

四川蜀能礦產有限責任公司倉庫內,即將出廠的磷酸鐵鋰產品。 陳碧紅 攝

按照目標,四川力爭到2027年,構建形成「鋰資源開發—鋰電材料—電池製造—系統集成—終端應用—廢舊電池梯級開發及綜合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集羣和生態體系,全產業鏈產值規模超過8000億元,建成世界級鋰電產業基地,實現「四川鋰電」供全國、銷全球。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將在創新研發、產業協作、項目建設、推廣應用等方面精準發力,加快動力電池產業建圈強鏈發展。

距離目標還有3年,四川鋰電產業未來值得期待。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