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雷軍先叫陣,特斯拉Model Y的守擂之年

2025-01-14 00:36

新Model Y終於來了。特斯拉對這次改款相當自信,拋出了「煥新Model Y,儘管對比」的口號。

一石激起千層浪。

雷軍微博截圖

雷軍迅速發佈微博,表示「好的」。小米即將推出的SUV車型,不免將與Model Y展開激烈爭鬥。

余承東也公開表示,「看資料數據,智界R7仍然保持領先優勢!」。隨后,小鵬、樂道、極氪等品牌紛紛向特斯拉的「儘管對比」口號宣戰。

特斯拉為何如此胸有成竹?

從公佈的資料看,Model Y在設計、性能、電池等方面都有更新。不過在訂購頁面上標註了一行黑色加粗字體:預計3月開啟交付,待監管機構批准。

所以部分細節,從目前公佈的物料中還找不到答案,比如轉向燈用按鍵還是撥杆?換檔用屏幕還是懷檔?

Model Y 2024年在中國市場一共賣出48萬輛。36氪此前瞭解到,特斯拉對新Model Y在2025年的銷量預測為52萬輛左右。

從銷量預測看,特斯拉期待有小幅增長,但大目標還是守住擂臺。新Model Y,它能成功嗎?

煥新版Model Y,新在哪兒?

與各種路透圖一致,特斯拉的外觀改動不大,同時續航加長、提速加快、駕乘更舒適,以及目前中國車主依然體驗不到4.0 AI硬件。

煥新Model Y 

但與此前所有特斯拉汽車都不一樣,新Model Y首次採取了貫穿式的前燈與尾燈,這個設計語言與特斯拉無人出租車CyberCab一致。

但在滿街都是貫穿式燈組的中國市場,我們能從新Model Y上看到不少自主品牌的設計影子。

小鵬汽車設計師甚至直接回應:新Model Y在致敬小鵬新的家族設計語言。特斯拉,已不再引領新能源車的設計。

煥新Model Y 

再談談價格。

新Model Y標續版售價26.35萬,續航593公里,百公里加速5.9秒;四驅長續航版30.35萬元,續航719公里,零百加速4.3秒。

同樣價格,消費者可以選擇理想L6、問界M7、智界R7、小鵬G6等等車型。同時,這些自主品牌高階智能駕駛的售價普遍在2-3萬元。而特斯拉FSD售價6.4萬,並且目前在中國還無法使用。

中國消費者用車包含大量通勤與長途場景,爲了提升用車體驗,他們對智能駕駛的感知觸角逐漸敏感。

是否帶激光雷達、是否提供高階功能都已成為消費者購車的主要決策因素。特斯拉的高價智能駕駛期貨,是橫在消費者眼前的一道坎。

目前訂購新Model Y沒有任何優惠,但老款現車能享受1萬元尾款立減、以及5年免息政策,折后價23.99萬元。可以説目前新款的價格,仍有觀望空間。

除此之外,Model Y的煥新與Model 3接近,環繞式內飾氛圍燈、前后雙屏、座椅通風、駕乘更舒適、NVH提升。從官方公佈的視頻,還可以看到一些新設計。

方向盤出現了按鈕,左側是大燈和雨刮,右側是語音與一個未知按鈕。在煥新版Model 3的實驗中,特斯拉似乎已經得到初步結論:用户對按鍵轉向的反饋似乎不是很友好。

煥新Model Y 

但另一個極具爭議的屏幕換檔,在官網披露的產品視頻中,煥新版Model Y中控屏幕沒有出現換檔樣式,但方向盤背后同樣沒有懷檔。煥新版Model Y是否會延續這個「反人類」配置還是未知。

不過,SUV真的適合這樣先鋒的設計嗎?

特斯拉車友圈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單身不買Model Y,有家不買Model 3」。Model Y的受眾羣體是家庭用户,而家庭用户的主要需求是安全與穩定。

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屏幕換檔是否會提升風險,讓自己與家人置於不確定之中呢?消費者會用真金白銀說出他們的答案。

不過特斯拉仍然有其技術煥新。

煥新版Model Y的風阻係數降低了,從0.23Cd優化至0.22Cd。

通過種種優化,Model Y標準續航版的續航里程從554km提升至593km,但電池僅從60kWh增加到62.5kWh。

長續航版電池容量從76.8kWh增加至78.4kWh,續航里程則從則從688km提升至719km。

在電池僅增加2-3度的情況下,增加了10%的續航里程。這樣的能耗控制能力,對特斯拉而言,這為低售價與高利潤打好了堅實基礎;對消費者而言,則是更加經濟高效的用户體驗。

特斯拉在官方微博表示,這叫「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同物理死磕極限」。煥新版Model Y沒有增加很多流行配置,而是將更多精力放在隱形的「內涵」上。

消費者會為這樣的付出買單嗎?

羣狼圍攻,銷冠Model Y要守擂了

從2019年首次在華上市到今天,Model Y的消費羣體已經發生了變化。許多自主品牌的用户是特斯拉老車主,但只有少部分人在購買自主品牌后,才選擇特斯拉。

在「電車只有特斯拉和其他」的營銷風潮下,特斯拉成為許多年輕人首次購車的首選,也成為消費者「油車轉電車」的入門選擇。

在電車產品氾濫的今天依然選擇購買特斯拉,這其實是一羣保守消費者。對他們而言,特斯拉的價值更多是品牌背后的可靠與穩定。

採用按鍵轉向與屏幕換檔的煥新版Model 3,去年23年9月上市初反饋平平,當年月均銷量均有8000輛。但今年4月開啟置換享五年免息、7月全面開放五年免息政策后,去年最后兩個季度,Model 3的月均銷量達到1.6萬輛。

在品牌資產下,特斯拉的銷量密碼是價格,尤其在小米SU7上市后。小米SU7如今已替代Model 3,成為中國市場熱度最高的純電轎車之一。

小米用更強的性能、更新潮的設計重新佔領了用户心智。36氪此前曾報道,小米SU7的成交均價高於特斯拉Model 3,無論銷量還是品牌形象,特斯拉的地位已受到威脅。

小米似乎在走特斯拉當年的路子:憑藉良好的用户口碑與穩定增長的銷量,從先鋒轎車到家用SUV,一步步收穫市場。並且,在自主品牌紛紛樹立科技豪華形象的同時,小米正在培養可靠性標籤。

無論產品還是品牌價值,小米都在正面硬剛特斯拉。

特斯拉產品力的絕對優勢正在衰減,消費者對其產品力、以及改款后產品力的感知並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自主品牌的猛烈進攻,讓Model 3不得不靠降價獲取銷量。如今的Model Y,已經同樣成為一個價格敏感產品。

小米旗下SUV車型YU7將在今年6-7月上市,擁有造車經驗的小米,很有可能拿出比SU7更強的產品力與價格。面對品牌力相似、但更便宜更大碗的產品,Model Y需要進一步挑戰自己的價格底線。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前輩,特斯拉積累的客户羣體,是所有自主品牌虎視眈眈的對象。小米、小鵬、理想、蔚來、極氪等品牌不斷推出新車,試圖搶佔特斯拉的固有市場。

這些新能源自主品牌前些年還處在探索階段,羽翼未豐,對特斯拉構成的威脅尚小。但中國新能源市場增速加快,國產品牌企業體系不斷成熟,產品與技術的積累也更加充足。

特斯拉引以為傲的完全自動駕駛功能FSD,在中國市場還沒有明確落地節奏時,自主品牌已步入「端到端」智能駕駛技術路線上車的階段。

在產品力沒有躍級提升的前提下,特斯拉需要更強的價格優勢來維持銷量冠軍位置。

不過,馬斯克還有一個潛在殺手鐗:SpaceX。

2024年,SpaceX重型火箭「星艦」第四次試飛成功,並且成功回收了星艦助推器。馬斯克的火星之路越發清晰可見。

對未來科技的追求,讓馬斯克成為萬千年輕人的偶像。而這份崇拜,也轉換成為特斯拉的銷量動力。

這樣的科技向往感,是特拉斯獨有的魅力。往后SpaceX的火箭每成功發射一次,特斯拉便也擁有多一次四兩撥千斤的銷量籌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