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3 20:01
轉自:上觀新聞
為貫徹落實《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黨組關於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重要制度載體作用 助力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的意見》精神,積極挖掘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中的經驗做法,充分發揮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的示範引領作用,市人大常委會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和相關工作方案,經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主任會議審議,通過了2024年度市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優秀案例名單。
「上海人大」微信公眾號將刊登這些優秀案例,讓我們看看代表的「金點子」如何轉化為推動上海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關於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加快發展集裝箱國際中轉集拼業務的建議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0017號代表建議)
提出代表:丁嵩冰等7人
主辦單位:上海市交通委員會
內容概要:上海港作為全球領先的樞紐港,一直是中國與全球貿易的關鍵連接點,為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在全球經濟疲軟、腹地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和適箱貨供應鏈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上海港腹地外向型製造業的適箱貨源增長面臨挑戰。
為此,丁嵩冰等代表深入調研,建議:1.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與優化佈局,特別是在洋山和臨港地區建立針對國際中轉業務的專業集拼倉庫和堆場,以降低轉運時間和成本,提高整體運營效率;2.加快法規和政策優化,利用科技創新提高服務品質,提高口岸監管便利化,出臺更加靈活便利的國際中轉業務監管政策,同時通過數字化平臺和電子圍欄等技術手段,提高國際中轉貨源與本地出口貨源進行拼箱的效率和靈活性;3.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強化全球優質港航資源集聚,加強與上海港腹地外向型經濟的聯動,為中小規模跨境電商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集拼服務支持。
辦理成效: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重視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業務發展,認真作了辦理:一、優化國際中轉集拼功能佈局。當前,洋山深水港區小洋山北側作業區已經開工建設,建成后將主要佈局國內支線和近洋航線。二、科技賦能不斷提高服務品質。在海關部門支持下,上海港已經打造了國際中轉集拼智能監控平臺,實現外高橋和洋山兩港聯動貨物在途運輸的實時可視化監管。
三、加強監管創新和政策支持。上海港正在開展出口集拼貨源提前進入國際中轉集拼倉庫試點,優化區港直通功能,並探索區港一體化監管方式,提高便利性,並且正在研究國際中轉集拼相關扶持鼓勵政策。
關於將商業健康保險納入社區醫療機構的建議
(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0797號代表建議)
內容概要:上海作為全國的經濟中心,擁有數量龐大的各層次商務人羣,商業健康保險具有廣泛的需求。然而,目前商業健康保險在社區醫療機構中的覆蓋率較低,應用尚不普遍,僅有少數地區實現了商業健康保險和社區醫療機構的有效對接。
為此,金迎代表通過深入調研,建議:1.提供政策法規的支持;2.探索適合社區醫療服務的商業健康保險模式;3.不斷提升社區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水平;4.開展社區醫療服務宣傳推廣;5.完善商業健康保險的監管指導。
辦理成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上海市衞生健康委員會認真作了辦理:
一、鼓勵支持保險公司與社區醫療機構進一步開展業務合作,組織召開商業健康保險納入社區醫療機構研討會,認真聽取學者專家的意見建議,積極推動行業加快試點探索覆蓋社區醫療服務的商業健康保險模式。2023年多家保險公司開展深入調研和險種設計。
二、2024年6月,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已推出注重賠付護理服務的「滬理保」。病患康復護理品質提升、保險機構總支出減少、社區醫院客流增多,三方共享收益、共得實效。2024年11月,友邦人壽推出新產品「卓越逸生」系列醫療險,該產品配合醫保結算支付方式改革,與廣覆蓋、普惠性的基本醫保形成補位,在延續原有「百萬醫療」產品的基礎上,擴展特需部及國際部,提供院外購藥保障,針對術后延續治療首次納入一級醫保定點醫院(即社區醫院)和醫保定點康復醫院,在中端醫療險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2025年初,平安保險將推出「平安e生保」,居民不僅可使用醫保個人賬户余額支付保費,其醫療網絡還將覆蓋全市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彌補商業百萬醫療險在基礎社區醫療機構的空白,是商業百萬醫療險覆蓋基層社區醫療機構的典型代表。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0753號代表建議)
為此,林夕愛代表通過對本市接受輔助生殖適齡人羣的人羣畫像、需求特徵、經濟負擔進行認真分析,認為通過醫保託底,就能較快實現有迫切生育意願羣體的人口兑現,建議:1.讓準備採取、期待採取輔助生殖醫療項目的家庭減輕經濟負擔,使其及時踐行育兒計劃;2.給予適育但未育的職業女性社會性託底,為採取輔助生殖醫療項目的家庭減輕經濟負擔;3.給予晚育、生育障礙的家庭醫療保障的實質性關懷和鼓勵;4.通過醫保普惠,減輕女性生育負擔。
辦理成效:上海市醫療保障局認真作了辦理,積極響應代表及社會各界的呼聲,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在充分調研和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及時啟動工作部署,推動民生期盼與公共政策的雙向奔赴。一、按照國家醫保局《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有關要求,立足本市實際情況,對本市現行輔助生殖類價格項目進行規範調整。
二、2024年5月,印發《關於將部分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工傷保險支付範圍的通知》,配套醫保支付管理政策,將「取卵術」等12個輔助生殖類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為本市更多具有生育意願的人口接受公平、可及、可負擔的輔助生殖治療帶來便利。
關於重視入境遊客小額支付功能的建議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0030號代表建議)
主辦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
為此,周衛紅等代表通過深入調研,建議:1.對於中心城區內的商户(包括景區和博物館內的紀念品商店),要求在營業時間內配備相應的小面額現金;2.增加銀行、星級酒店、機場貨幣兑換窗口等人工貨幣兑換窗口的小面額現金數量;3.本市出租車、共享單車提供單位,應積極尋求乘客現金支付的解決方案;4.適當增加中心城區、景區周邊特色小店使用國際信用卡支付功能。
辦理成效: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認真作了辦理:一、認真落實《上海市進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行動方案》(滬府辦〔2024〕20號印發,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相關要求,積極指導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簡稱「商業銀行」)通過網點兑換與上門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充分滿足各類商户的小面額現金需求。截至2024年4月30日,全市各商業銀行已累計投放零錢包29.3萬個,進一步提升現金收付便利。二、指導全市商業銀行在所有營業網點均設立了小面額現金兑換綠色通道。同時,全市各商業銀行積極按要求加大零錢包投放力度,提高營業網點日常現金(特別是小面額現金)備付水平,確保總量充足、結構合理,方便公眾就近兑換。《行動方案》對星級酒店和機場貨幣兑換窗口等方面明確目標任務。三、會同市交通委指導相關銀行與出租車公司建立「零錢包」兑換服務機制。截至2024年4月30日,已完成全市33家出租車公司的零錢包配備兑換工作。
四、聯合相關部門,推動連鎖便利店、連鎖餐飲、星級飯店、重點景區、重要交通樞紐等重要場景的重點商户開通外卡受理功能。截至2024年4月30日,上海市實現3萬多家商户超5萬台受理終端支持受理外卡支付。
關於優化上海火車站與地鐵人行通道的建議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0769號代表建議)
提出代表:王芳
主辦單位: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內容概要:上海火車站是對外交流的重要門户之一,作為上海鐵路局管轄的特等站,承擔着大量的鐵路客運任務。然而,上海火車站與地鐵還存在地下聯通堵點,給攜帶行李的乘客帶來很大的不便。
為此,王芳代表通過深入調研,認為急需打通地鐵和火車站地下聯通線最后堵點。建議:整合調整火車站北廣場佈局,實現火車站北廣場和地鐵的雙向地下聯通,不再讓乘客拎着行李上下樓梯進入火車站,方便乘客出行,提升上海城市形象和交通品質。
辦理成效: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認真作了辦理,成功實施了鐵路上海站東北出口暢通工程。一、2024年3月15日,會同上海站區管委會、申通地鐵公司走訪了代表,對建議辦理情況進行溝通交流,介紹了鐵路部門為方便旅客出行已採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
二、2024年4月27日,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換乘通道位於鐵路上海站東通道與地鐵3、4號線站廳的交匯區域,利用既有線路地下預留空間改建而成。通道南端連接鐵路上海站東北出口,北端通向上海站北廣場地下空間,改造總面積約1010平方米。換乘通道成功打通了鐵路上海站東北出口的斷點,實現了鐵路上海站與地鐵3號線、4號線的免安檢無縫換乘,縮短了旅客出站距離,有效提升了旅客通行體驗,得到了代表和市民的一致好評。解放日報、東方衞視、上觀新聞、新聞晨報、勞動報等上海市主要媒體對此進行了集中報道。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0125號代表建議)
提出代表:郭康璽
主辦單位: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內容概要:低空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對擴大內需、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上海經濟、社會和國防建設都會產生積極影響。然而,目前上海市低空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1.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體制機制不夠健全;2.低空經濟的產業領域還存在侷限;3.低空經濟基礎設施供給不足;4.低空經濟高新技術支撐能力缺乏。
為此,郭康璽代表對上海市低空經濟發展進度進行深入調研,建議:1.加大低空經濟發展政策支持;2.拓展低空經濟發展領域;3.提高低空經濟基礎設施供給能力;4.創新低空經濟技術革新及數字化建設;5.兼顧協同推進,加速融合發展;6.增強低空經濟安全、綠色建設。
四、經市區兩級行業主管部門推薦,具有碩士學歷及一年相應工作經歷、具有本科學歷學位及兩年相應工作經歷的緊缺急需核心業務骨干可直接引進落户上海。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1010號代表建議)
內容概要:有外籍人士反映在入境上海時存在無法連接機場和港口Wi-Fi的難題,對上海的第一印象和便利度體驗不佳,導致滿意度降低。
為此,李向農代表圍繞進一步提升五個國際中心建設及戰略實施的服務水平,優化入境人士的旅遊、消費、工作等體驗開展深入調研,建議:1.參照國際慣例,落地時主動推送Wi-Fi服務,或通過登機牌信息進行驗證,以優化Wi-Fi連接流程;2.建議相關部門在機場、港口以及官方網站等顯眼位置,明確指示購買本地電話號碼的地點與方式,使入境人士能夠在離開機場及港口后,在其他地區便捷地實現通訊;3.確保機場和港口關於如何使用Wi-Fi的指示、公告和信息儘可能提供多種語言的支持,提升便利性和體驗感。
辦理成效: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堅持問題導向,持續聚焦入境便利,強化責任擔當,認真作了辦理,不斷提升入境人士的體驗感。一、通過與市外辦等單位協作,根據上海信息通信業相關情況,積極配合新版上海國際服務門户網站運營。二、指導行業內企業開設浦東機場營業廳,協同推進機場一站式前置服務中心。配合寶山區人民政府完成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周邊地區的通信網絡信號覆蓋優化工作,為郵輪港及附近用户提供高速、穩定的移動通信服務。
三、在浦東機場、虹橋機場共建設3個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為入境國際旅客提供服務指南、WiFi設備租賃、手機SIM卡銷售等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的便利服務。機場集團在入境旅客到達動線上,專門設立了14處國內手機SIM電話卡和流量包售賣點(支持外卡支付),覆蓋旅客進出港全流程,並增加了售賣點指引標識及業務辦理指導專員。同時,旅客可以通過入境區域沿線的便利化服務點免費取閲涵蓋中、英、日、韓等多國語言的入境旅客指南,第一時間獲悉相關服務設施的具體位置和操作説明,持續聚焦入境便利化,不斷升級旅客體驗。
關於加快暢通三門路鐵路沿線居民出行,進一步完善「15分鍾生活圈」構建的建議
(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0254號代表建議)
主辦單位:虹口區人民政府
為此,謝榕榕等代表深入調研,認為加快完善彩虹灣地區「15分鍾生活圈」構建,切實改善三門路鐵路沿線居民交通出行困難的問題,有助於進一步推動虹口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建議:1.市交通部門進一步加強與鐵路部門的溝通協調,按照內燃機車牽引單層列車的通行現狀設置淨空要求,建設上跨鐵路的臨時人行天橋;2.市交通部門進一步加強與鐵路部門等相關單位溝通協調,支持規劃水電路、三門路闢通工程,打通道路斷點,解決鐵路、河道等各方堵點,方便居民出行。
辦理成效:虹口區人民政府認真作了辦理:一、2022年收到建議后,區政府立即開展研究,確定了項目的路線圖、時間點。2023年這個市區兩級人大代表聯動的建議被納入了區人大常委會的重點辦理建議,分管副區長和代表們一起共商解決辦法、推動建議辦理。區政府持續跟蹤項目進展,每年開展建議「回頭看」工作,督促職能部門有力推進,2024年「三門路跨線天橋」被列入區級民生實事項目。二、搭建多元聯動平臺,與鐵路、水務等多部門緊密協作,合力攻克技術與流程難題,有效應對場地狹窄、審批覆雜、工期緊張等難題。屬地江灣街道主動跨前,依託黨建聯建平臺,廣泛收集反饋居民意見。該項目於2023年12月18日開工,2024年9月5日正式建成開通。這座橫跨南何支線、北楊線的立交工程完善了虹北地區的交通網絡,緩解鐵路兩側地區約1.2萬居民的出行難問題。
三、開展彩虹灣地區鐵路周邊環境提升改造工程措施研究,計劃結合區域城市更新陸續對鐵路沿線圍牆、綠化、景觀、路口節點以及老舊小區的整體美化和功能提升。
關於完善解除強制醫療全流程管理的建議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0567號代表建議)
為此,姚海嵩等代表通過參與人大信訪,認為隨着強制醫療工作的不斷推進以及對強制醫療措施的深入認識,借鑑國外的先進做法已成為必要,建議:1.細化法院啟動解除程序下的檢察機關同步監督工作;2.探索設定最低強制醫療期限;3.制訂后續管理細則,並與現有精神衞生法規的相關規定有效銜接,避免再次犯罪。
辦理成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真作了辦理:一、高度重視解除強制醫療的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目前正在探索和推進解除程序的庭審實質化。設計涉精神病人案件相關應用場景,將審理案件中涉精神病人的信息推送相關單位,助推精神病人監管進一步完善。
二、在解除強制醫療后的配套措施方面,將協同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建立健全社區服務與社會管控體系,實現強制醫療與社會矯正銜接。
關於調整上海道路非必要超長實線及高速監控探頭強光燈建議
(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0534號代表建議)
提出代表:陳俊傑
主辦單位:上海市公安局
為此,陳俊傑代表通過座談、實地走訪等形式開展深入調研,建議:1.取消超長實線(如已取消的外環超過3公里的延安-北翟路段超長實線);2.如果確實需要較長實線,提前在醒目位置做好提醒指示;3.明確實線畫線標準;4.若確有必要長實線,需通過官方信息渠道,提前發佈超長實線劃線路段調整告知及劃線調整依據;5.如果暫時無法提高探頭夜間監控能力,需將白光源輔光燈調整到較低瓦數,避免因監控強光干擾而發生事故。
二、2024年初,市公安局交警部門在排摸本市道路長實線點位的基礎上,根據道路特徵,在內環高架路外圈錦繡路至楊高路出口等多處的醒目位置增設長實線提示標誌,提示司機及時提前變道,進一步提高本市道路通行安全和效率。及時通過官方媒體渠道提前發佈長實線路段調整告知及劃線依據。
三、2024年以來,共完成350套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電子警察和卡口設備排查,對補光裝置過亮可能產生交通安全隱患的設備通過調整補光亮度、更新為「無光電警」「微光電警」等方式已全部整改完畢。此外,新應用的900萬像素微光抓拍設備無需LED頻閃型補光燈進行補光,並計劃用三年時間將本市的老舊電子警察逐步更換為該設備,最大程度消除因補光裝置過亮產生的行車安全隱患。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户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為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