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1-13 21:36
美股三大股指期貨周一盤前齊跌,標普500主連 $ESmain 跌0.68%,道指主連 $YMmain 跌0.16%,納指主連 $NQmain 跌0.99%。
大型科技股繼續走低,英偉達盤前跌近3%,蘋果、微軟等跌超1%。Intra-Cellular $ITCI 盤前再度飆漲35%,傳強生將以百億美元收購該公司。
針對美國拜登政府周一發佈新規,對全球百余個國家和地區施加AI芯片出口配額和限制,英偉達在官網發表聲明,指責拜登政府在任期最后的日子里,試圖通過一份在祕密中起草、未經適當立法審查的文件,對半導體、計算機、軟件系統的全球營銷施加官僚控制。英偉達表示,拜登政府這一「廣泛越權的行為」將威脅美國來之不易的技術優勢。
多家媒體消息稱歐洲最大養老基金ABP在羣第三季度出售了其在特斯拉公司的全部5.71億歐元(5.85億美元)股份,部分原因是不同意馬斯克的薪酬方案。ABP發言人表示,馬斯克的薪酬方案「有問題」。該基金在決定出售其股份時還考慮了成本、回報和負責任的投資要求。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強生公司正計劃以1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生物製藥公司Intra-Cellular Therapies,有望成為一年多來生物技術領域最大的交易。兩名知情人士表示,兩家公司正在就潛在的交易進行談判,可能最早於本周官宣。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4年,iPhone 的市場份額將下滑一個百分點,降至 18%,其競爭對手三星電子也將市場份額拱手讓給了增長更快的中國安卓設備製造商,其中小米和vivo是領頭羊。研究顯示,蘋果全年銷售額下降 2%,而同期全球整體市場增長 4%。
交易員們正在關注對政策敏感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該收益率處於2023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而且正在迅速接近5%,他們擔心這一水平可能會引發股市回調。
Janus Henderson分析師表示:「如果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到5%,就會出現拋售股票的膝跳反應。像這樣的事件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來演繹,在此期間,標普500指數可能會下跌10%。」
儘管美聯儲降息,10年期美債收益率仍上升逾100個基點;有着「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稱號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四個月內飆升了一個多百分點,現在已經接近5%的關口,上一次短暫突破5%是在2023年。
貝萊德和最近認為,5%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合理收益率目標,因為他們預計投資者會要求更高的利率來繼續購買較長期美國國債。
摩根士丹利團隊最新表示,美元走強通常會導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表現差異更大,因為該指數成分股的國際銷售額不到30%。他認為,家用產品、科技硬件和食品飲料類股的海外敞口最大,而電信服務和公用事業類股的風險最小。
隨着投資者在債券收益率大幅上升之后拋售風險較高的資產,比特幣跌至近兩個月低點。比特幣周一下跌3.6%,至90,957美元,為11月26日以來最低。上周五公佈的美國就業數據強於預期,促使交易員調低對美聯儲可能很快會再次降息的預期。
相關機會: $IBIT 、微策略
儘管開年以來中國股市表現不佳,但高盛策略師仍堅持看多中國股市。高盛中國股票首席策略師Kinger Lau及其團隊在一份研報中預計,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到2025年底將上漲20%左右。高盛策略師表示,基於可觀的風險回報,建議繼續超配A股和離岸中資股。
該行建議投資者同時持有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龍頭股和周期性股份,因預期AI領域的盈利勝預期幅度或有所緩和,而該行對整體半導體行業的盈利預測在下半年將轉為正面。該行認為,最具潛力的「買入」評級推薦股份包括英偉達、博通、Lam Research、美光科技等。
詳情:美股大行評級 | 潛在漲幅71%!阿里巴巴獲花旗上調目標價至138美元,維持「買入」評級
1、美國超微公司 :隔夜跌4.76%,其中AMD_250110_C_116.0 行權價在116.0美元、2025年01月10日到期的看漲期權,成交3.38萬張,該張期權跌98.47%。
2、蘋果:隔夜跌2.41%,其中AAPL_250110_C_237.5 行權價在237.5美元、2025年01月10日到期的看漲期權,成交8.67萬張,該張期權跌99.82%。
3、特斯拉:隔夜跌0.05%,其中TSLA_250207_P_240.0 行權價在240.0美元、2025年02月07日到期的看跌期權,成交1.1萬張,該張期權漲3.92%。
相關閲讀:期權掃描 | 郭明錤唱空蘋果?蘋果看跌期權佔比近50%;特斯拉遭一PUT單押注看跌至240美元
美股新股
$FBGL 、 $FCHL 、 $SLGB 、 $SKBL 、 $HXHX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股消息,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