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債收益率「狂飆」打壓美股表現!正確的做法或是增持美債ETF

2025-01-13 19:36

上周全球頭條新聞主要聚焦於美國持續強勁的經濟數據,這些數據促使市場重新評估美聯儲降息前景。包括美銀在內的華爾街投資機構甚至開始定價2025年美聯儲「全年不降息」,這種鷹派市場預期疊加愈發龐大的美債利息,以及特朗普領導的新一屆政府以「對內減税+對外加徵關税」為核心的促經濟增長與保護主義框,美國財政部發債規模可能被迫在「特朗普2.0時代」比花錢如流水的拜登政府愈發擴張,導致債券市場出現大幅拋售。

即便是AI芯片領軍者英偉達(NVDA.US)和AMD(AMD.US)等人工智能領域的重磅新聞或者重要技術進展,也發現自己被擠到了次要位置,因為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和通脹預期指標——這些都是處於寬松政策進程的美聯儲不希望看到的數據,成爲了市場焦點。

在上周五,有着「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稱號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大幅飆升至4.79%這一2023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20年期以及3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創多年來的新高,主要因最新非農就業報告以及一系列勞動力市場數據優於預期,導致投資者們定價通脹捲土重來以及美聯儲2025年可能不降息,疊加「懂王」特朗普政策預期,因此紛紛拋售債券,這種拋售令債券市場進一步支持美聯儲暫停降息的論點。

近期強勁的經濟數據以及一些美聯儲官員偏向鷹派的言論,使得美聯儲降息前景發生了顯著變化。美債交易員們現在預計今年首次降息將在9月份進行,甚至一部分交易員定價2025年全年美聯儲「不降息」。

美國國債收益率,尤其是10年及以上的長期限美債收益率上升的另一個核心原因,來自於市場對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和擔憂。特朗普承諾的關税政策以及國內減税政策,可能將引發通貨膨脹率捲土重來,並且這些政策可能將進一步增加美國財政部本已高企的預算赤字。

美聯儲立場轉向鷹派之后,「higher for longer」重返視野,推動市場開始定價2025年可能不降息以及中性利率預期持續上行,更重要的邏輯則在於特朗普2.0時代或將推動通脹加速以及國債發行規模與聯邦預算赤字加速飆升,疊加「逆全球化」之下中日等美債持有大國拒絕擴大美債持倉,不排除大幅減持美債,美債投資者們擔憂近年大舉發債的財政部未來無力償還越來越高昂的債息,因此愈發定價更高的長期限美債收益率。

上周五,作為借貸基準以及全球無風險利率基準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上漲10個基點,至4.79%,接近2023年10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BMO Capital Markets 的一項客户調查顯示,69%的受訪者預計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將在今年某個時候測試5%。30年期美債收益率則在上周五突破5.00%重要關口,而期限較短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約7個基點。

美股基準股指——標普500指數(SP500)在上周因假期而縮短的一周內下跌1.94%,收於5827.04點,四個交易日中有兩個交易日出現下跌。標普500指數科技板塊上周累計下跌3.10%,包括英偉達、蘋果以及特斯拉在內的「七大科技巨頭」累計下跌1.7%。其中英偉達一周下跌約5.9%。

金融市場對於主權財政紀律的擔憂不僅限於美國,法國的基準借貸成本現在已經超過了希臘,而英國的基準國債收益率也被推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並且市場越來越擔憂英國國債市場出現「特拉斯時刻」,進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美債還是安全避風港嗎?

投資者們為應對長期債務以及赤字、通脹等不確定性而要求更高的「期限溢價」,這也是近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以及更長期限美債收益率大舉上行的關鍵邏輯。隨着市場對美國政府愈發龐大債務可持續性和長期通脹風險的擔憂大幅升溫,那個令金融市場聞風喪膽的「期限溢價」有着捲土重來之勢。所謂期限溢價,指的投資者持有長期債券風險所要求的額外收益率補償。

然而,據《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分析稿,在動盪不安的地緣政治局勢以及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的全球金融市場中,美債可能被證明是最安全的投資選擇,尤其是高達4.7%,乃至5%的美債收益率可能吸引全球「逢低買盤」蜂擁而至,2年期及以下的短期限美債在逢低買盤推動之下的反彈幅度可能最為強勁。

《華爾街日報》稱,當前的情況前所未有,即美聯儲能夠在不損害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情況下提高基準利率——即所謂的美國經濟「軟着陸」,然后在勞動力市場穩定且通脹上行期間發出鷹派信號的同時緩慢降低利率。

報告將上周五股市的負面反應歸因於估值過高。在經歷了多年以大型科技股為首的上漲狂潮之后,標普500指數的一年期預期收益已意外降至4.6%,與五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相當,從而使美國國債這一主權信用級資產與股票這一風險資產的競爭力日益增強。

報告補充稱,目前較高的收益率有望吸引資金湧入,進而引發一波超跌反彈,此外,報告稱如果美國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水平確實面臨下行威脅,美聯儲將果斷採取刺激措施,最終將利好債券;尤其是2年及以下的短期限美債價格反彈力度可能在反彈之初強於長期債券。

以下是Seeking Alpha量化評級最高的主權美國政府債券ETF,如果近期逢低買盤湧入美債市場,或者美國經濟面臨疲軟趨勢帶動美債大舉反彈,那麼這些ETF價值有望實現大漲。

括號內為美債ETF的具體代碼,Quant Rating為具體的量化評級分數。

  • Bondbloxx Bloomberg One Year Target Duration US Treasury ETF ( $XONE ) - Quant Rating: 3.13
  • US Treasury 12 Month Bill ETF ( $OBIL ) - Quant Rating: 3.13
  • Bondbloxx Bloomberg Two Year Target Duration US Treasury ETF ( $XTWO ) - Quant Rating: 2.98
  • Jpmorgan Betabuilders U.S. Treasury Bond 1-3 Year ETF ( $BBSB ) - Quant Rating: 2.97
  • Vanguard Short-Term Treasury Index Fund ETF Shares ($VGSH ) - Quant Rating: 2.96
  • SPDR® Portfolio Short Term Treasury ETF ($SPTS ) - Quant Rating: 2.95
  • US Treasury 2 Year Note ETF ($UTWO ) - Quant Rating: 2.93
  • iShares 1-3 Year Treasury Bond ETF ($SHY ) - Quant Rating: 2.90
  • Schwab Short-Term U.S. Treasury ETF™ ($SCHO ) - Quant Rating: 2.90
  • Franklin Short Duration U.S. Government ETF ($FTSD ) - Quant Rating: 2.87
  • Bondbloxx Bloomberg Three Year Target Duration US Treasury ETF ($XTRE ) - Quant Rating: 2.87
  • SoFi Enhanced Yield ETF ($THTA ) - Quant Rating: 2.75
  • US Treasury 3 Year Note ETF ($UTRE ) - Quant Rating: 2.74
  • First Trust Low Duration Opportunities ETF ($LMBS ) - Quant Rating: 2.70
  • iShares Agency Bond ETF ($AGZ ) - Quant Rating: 2.61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