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關村 孵化人工智能獨角獸

2025-01-13 00:36

行情圖

  來源:北京商報

  【編者按】時間指針來到2025年這個意義非凡的「十四五」收官之年。回首過往,我們見證了北交所創新成長、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拔地而起,也親見了各類消費空間升級煥新、越來越多的獨角獸公司在中關村的熱土上蓬勃而出。值此2025北京「兩會」之際,我們以「北京經濟新地標釋能新質生產力」這組專題報道,呈現一個脈絡清晰、動力強勁的北京經濟新貌,亦藉此為北京新質生產力的加速釋能探尋新路徑。

  在大眾眼中,中關村並不是海淀區的某條街道,而是中關村東城園、西城園等16個園,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創新的代名詞。

  如果以中關村南路中心為圓心、兩公里為半徑畫一個圓,大模型六小虎中的4家在其中。把鏡頭拉長,中關村所在的海淀區,有15家人工智能領域獨角獸,佔北京市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的73.3%,佔全國的26.2%。

  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先行先試作用」。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中關村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科技創新引擎,將形成包括制度保障、基礎設施和創新生態在內的多維度環境優勢,使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的崛起成為常態。

中關村論壇新會址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 中關村論壇新會址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

  獨角獸密集出沒

  知春路27號、知春路76號相距不到1公里,月之暗面每次選擇的辦公地,都在中關村核心地帶。往北步行40分鍾,就是創始人楊植麟求學四年的清華大學,11年從北向南,楊植麟的身份從學霸變成了青年創業者,創立一年多的月之暗面成為估值超30億美元的大模型明星公司。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跟中關村的淵源更深,2009年就登場的創新工場和2023年成立的零一萬物,目前都在鼎好DH3大廈,像當年在創新工場搞孵化一樣,他在大模型賽道活躍得不像60多歲。

  在鼎好DH3大廈11層,李開復向北京商報記者展望,「未來一兩年會看到AI 2.0帶來的巨大革命」,在中關村論壇上,李開復説,「全世界看中關村,就應該像全世界看硅谷一樣」。

  上世紀80年代,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在鄉野農田上形成集羣,后來這里成了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有了數不清的第一,「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硅谷’」的設想成了真。

  那是時任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一室主任、等離子體研究所副所長的陳春先提出的想法,源自他三次訪美的感觸。陳春先堅定認為硅谷經驗可學、搞技術擴散可行,於是北京乃至全國第一個民營科技公司的雛形在中關村一間舊倉庫成立。一大批中科院、北大、清華的科研人員走出院所,把科技成果變為現實生產力。

  中科聞歌就是中科院自動化所孵化的人工智能公司,創始團隊來自中科院自動化所互聯網大數據研究中心科研團隊,是認知與決策智能領域國家隊,申請發明專利超百項,自研核心算法3000余個,已形成深度語義理解、社會計算、AI平臺化工程等核心能力。

  而詳細統計清華系人工智能企業規模的人不多,只因誰也說不準何時會有新團隊入場,哪一家會成為新晉獨角獸。

  2024年12月,中關村科學城獨角獸企業黨建聯盟發佈的《2024年中關村科學城獨角獸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公佈了最新的發展成果:2024年海淀區的智譜華章、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零一萬物、航跡科技等企業新晉為獨角獸企業。15家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佔海淀區獨角獸企業總量的30%,分別佔全國及北京市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數量的26.2%和73.3%。

  從獨角獸到領頭羊

  經歷過從獨角獸到領頭羊的企業,更明白技術爆發、引擎拉動的意義。

  幾乎每個工作日的七點半,百度首席技術官、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峰就會坐在百度科技園總部的辦公室,八點半開會,九點到十一點半處理技術相關工作。對技術日復一日的打磨換來了百度一個個新技術起飛的時刻。

  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頭部企業,百度在自動駕駛、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長期保持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領先的創新實力。小馬智行、地平線、文遠知行等人工智能公司的創始團隊都來自百度,智駕「黃埔軍校」的名號就這麼來了,從海淀到北京,從北京到全國甚至走向國際,百度只是一個例子。

  在知春路錦秋家園一間四居室誕生的字節跳動,也是土生土長的中關村企業,目前已在全球200多座城市設立了辦公室。在第三方統計的人工智能應用數據中,字節跳動旗下的豆包長時間在榜首,以Quest-Mobile 2024年9月數據為例,豆包月活用户4197.6萬,排在AI原生應用前十榜第一。

  以綜合類AI原生應用網頁端訪問量為維度,2024年10月,Kimi、文心一言、豆包排在前三,訪問量分別是2863萬、2111萬、1688萬。這三個產品背后的月之暗面、百度和字節跳動都發跡於中關村。

  拉動效應體現在多個方面,透過《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白皮書(2024)》可見一斑:2024年全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同比增長超12%,提前一年完成北京市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三年實施方案目標;人工智能企業超2400家,同比增長超9%;上市企業46家,總市值約4.3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全國領先,前三季度社會融資約320億元,同比增長84%;備案大模型94款,佔全國約四成。

  產業鏈方面,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鏈涵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等環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持續產出多模態世界模型Emu3、通用智能小女孩「通通」等重磅創新成果;頭部企業運行情況良好,獨角獸企業持續釋放活力,初創企業創新實力凸顯,陸續產出基座模型、文生視頻模型、端側大模型等一批新技術新產品;資源密度不斷提升,形成以海淀區為重點產業集聚區,朝陽區、經開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等區域各具特色的空間佈局。

  一起「吃螃蟹」

  屋頂覆土、綠植被分隔成葉脈的樣子,中關村論壇新會址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毗鄰多所高校,每個月這里都會吸引創業者、創新人才和科創企業探索新思路、實現新突破。

  「實話實説,我們在(小米汽車工廠)選址的時候,也考慮過珠三角、長三角,最后堅決地選擇在北京發展。」在中關村創業32年的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表示,「特別感激北京這片沃土,如果不是在北京,小米汽車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不可能誕生。」

  「如果你認真瞭解中關村就會發現,在這片土地上有千千萬萬個創業者,他們永不言敗,也永不服老,他們身上凝聚着勇於創新、敢於試錯、艱苦創業、百折不撓、追求卓越的中關村精神。」當年和陳春先一起「吃螃蟹」的紀世瀛説。

  選址中關村時,中科聞歌看重的也是這里的創新精神,產業聚焦和政策支持也是重要的吸引力。

  「中關村為中科聞歌提供了包括人才、政策、資金和技術等多方面的全方位支持。」中科聞歌市場品牌部總監薛從豪以資金支持和應用場景為例,向北京商報記者詳細介紹,「中關村的創新政策為公司提供了研發補貼、資金支持等方面的優惠。作為中關村轄區企業,中關村街道為公司開放街道應用場景,探索實踐‘AI+智慧街道治理’。」

  根據《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5年)》的目標,2025年底,通過實施5個對標全球領先水平的標杆型應用工程、組織10個引領全國的示範性應用項目、推廣一批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商業化應用成果,力爭形成3—5個先進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礎大模型產品,100個優秀的行業大模型產品和1000個行業成功案例。率先建設AI原生城市,推動北京市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應用高地。

  機遇常與挑戰並存,面對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行業趨勢,中關村的人工智能企業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以保持其競爭優勢。「如何解決大模型計算資源的瓶頸問題,如何優化算法以應對不同業務場景的需求等」是中科聞歌的困難。「希望中關村能夠繼續在這些方面提供幫助,尤其是通過與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深入合作,共享資源,推動技術創新」,薛從豪表示。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展望「十五五」,中關村的藍圖清晰,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人工智能為引領,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全面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文 賈叢叢/插畫

  【觀點】

  北京交通大學國家安全法治發展研究院聯席院長趙剛:

  人工智能的中關村新優勢

  站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展望」十五五」有着特別的意義,已有不少科學家、企業家對人工智能行至2030年時的模樣作出預測。「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徹底改變每個行業,大多數日常任務將實現自動化」「到2030年,我們將看到強人工智能的出現,機器將具備與人類相當的智能」……

  「中國一定要抓住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搶佔新賽道、培育新優勢。」北京交通大學國家安全法治發展研究院聯席院長趙剛認為,「中關村在人工智能方面起步早、基礎好、人才多、技術密集,存在優勢。」

  優勢之外,他也提到了中關村需要注重的事項,比如示範區打造、戰略規劃、場景應用。

  「中關村應該跳出中關村,在全國全世界尋找人才,吸引創業者,打造人工智能集聚區」,當下各個國家、國內其他城市對人工智能發展都十分重視,「大家都在發力,中關村不進則退」,趙剛直言。

  他提到四點:中關村首先要看清楚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其次要吸引各方面人才,包括高水平的專家、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再者要整合中關村的高校、科研機構、企業資源,打造創新聯合體;最后要加大應用場景開發力度,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萬馬奔騰的局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