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華盛早報丨暴虧超1億美元!神祕中概期權買家或已平倉;黃仁勛宣佈重大消息,關於人形機器人

2025-01-13 08:25

  1. 神祕中概期權買盤或已平倉,損失超過1億美元
  2. 美國加州山火勢頭猛,美國氣象部門:加州火勢仍不穩定
  3. 美國對俄羅斯石油行業實施嚴厲制裁,國際油價大漲
  4. 黃仁勛:通用人形機器人的關鍵技術「近在眼前」了
  5. OpenAI重啟機器人部門併發出招聘
  6. 古茗通過港交所聆訊,為國內最大的大眾現製茶飲店品牌

神祕中概期權買盤或已平倉,損失超過1億美元

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6日,華爾街神祕交易者合計買入近18萬份三倍做多於富時中國A50指數 $YINN 的看漲期權。去年12月2日,還購入了約21萬張兩倍做多於滬深300指數 $CHAU 的看漲期權。

2025年1月10日,YINN和CHAU看漲期權成交量劇增。數據顯示, $YINN 當日期權總成交量達25.95萬張,YINN 260116 27.00C(即2026年1月到期,行權價在27美元的看漲期權)放出20.36萬的成交量,成交額高達1.13億美元; $CHAU 當日期權總成交量達25.44萬張,CHAU 250516 15.00C(2025年5月16日,行權價為15美元的看漲期權)成交量超過24萬張,成交額達1924.86萬美元。

彭博測算認為,1月10日易手的約20萬張YINN看漲期權平均價格約5.57美元,近25萬張CHAU看漲期權平均價格約0.78美元,按照2024年12月初交易時的價格計算,這兩筆交易損失超過1億美元。

非農就業火爆,美元指數直衝110!亞洲市場或陷波動期

最新發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震驚市場,不僅新增就業人數遠超預期,連此前持續小幅攀升的失業率也掉頭向下。這導致美元指數直衝110,市場對2025年美聯儲降息預期目前僅剩下1次。機構交易員和策略師認為,一季度將是市場波動期,強美元暫時較難掉頭。鑑於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上任在即,以及對中國增量政策或暫時有限的預期,亞洲股市整體可能經歷波動。

美國加州山火持續蔓延,美國氣象部門:加州火勢仍不穩定

《華爾街日報》11日報道稱,加州大火正在席捲美國最富裕的海岸線,目前已造成超過500億美元的損失。更值得關注的是,大火過后不少人發現自己的損失面臨因房屋投保缺失或保險公司業務撤出而無法賠付的局面。同時,巨量的賠付金額也令美國保險業感到壓力。

當地時間1月12日,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未來幾天對於加州大火的滅火工作至關重要,加州南部地區預計乾燥天氣和強風將持續,下周晚些時候可能會出現降雨。

美國對俄羅斯石油行業實施嚴厲制裁,國際油價大漲

美、布兩油早盤漲幅均擴大至2%,因上周美國對俄羅斯能源制裁影響延續。WTI原油期貨結算價上周五收漲3.58%,報76.57美元/桶,全周累計上漲3.53%。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收漲3.69%,報79.76美元/桶,全周累計上漲4.25%。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更多制裁,分析稱可能擾亂全球能源供應。

貝萊德、微策略和富達已合計買入約1000億美元的比特幣

根據數據平臺Arkham Intelligence的數據,貝萊德、微策略和富達已經合計購買了價值約1000億美元的比特幣。具體來説,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一家就購買了500億美元,而微策略公司則成功積累了價值240億美元的 BTC。富達(Fidelity)在收購了價值200億美元的BTC之后,站在了低端。這種巨大的購買壓力,即使是場外交易,也可能會影響BTC在持續牛市中的價格。

第十八屆亞洲金融論壇將在香港舉行

1月13日至14日,第十八屆亞洲金融論壇將在香港舉行,論壇主題為「啟動增長新引擎」,與會者將剖析2025年財經金融行業及環球新商機,會議議程包括政策對話環節、專題討論環球經濟展望及中國機遇、專題工作坊、項目配對等環節。

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走低,截至收盤,道指跌696.75點,跌幅為1.63%,報41938.45點;納指跌317.25點,跌幅為1.63%,報19161.63點;標普500指數跌91.21點,跌幅為1.54%,報5827.04點。

超強非農意外引發「股債雙殺」,有着「全球資產定價之錨」之稱的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逼近4.8%,創下2023年11月1日以來的最高水平;30年期美債收益率更是一度突破5%大關。長期美債收益率陡峭上行,也意味着市場預期中性利率正在上升。

大型科技股下挫,英偉達跌3%,蘋果跌2.41%,亞馬遜跌1.44%,微軟跌1.32%,谷歌A跌0.98%,特斯拉跌0.05%,Meta漲0.84%。

黃仁勛:通用人形機器人的關鍵技術「近在眼前」了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最新的採訪中分享了英偉達在物理AI領域的最新突破。黃仁勛表示,通用人形機器人的技術「難以實現」,但隨着Transformer模型、大型語言模型以及基礎模型方面的突破,必要的技術「近在眼前」,英偉達能夠在這個領域做出真正的貢獻。黃仁勛還特別強調了英偉達「三臺計算機」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安全性。

黃仁勛最新訪談:人形機器人未來將大眾化買車不如買機器人

郭明錤:蘋果今年將面臨更嚴峻挑戰,市場過度樂觀了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在2025年面臨嚴峻挑戰,iPhone出貨量增長近乎停滯,即便新款iPhone SE4發售也難以提振銷量,中國業務持續萎縮,並且AI服務仍未有貢獻。他表示,先前調查顯示大部分的iPhone用户對蘋果智能不感興趣,這與供應鏈調查吻合,亦即自Apple提供蘋果智能以來,對iPhone換機潮並無任何幫助。

芯片巨頭傳重磅!臺積電4納米芯片在美國工廠投產

據美國商務部1月11日發佈的消息,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芯片工廠已經開始生產4納米芯片,這也是臺積電首次在美國啟動先進芯片的大規模生產。2024年11月,臺積電獲得美國商務部66億美元財政撥款,用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半導體生產。美國商務部稱,該工廠預計將於2025年上半年開始大批量生產,產量與中國臺灣相當。

OpenAI重啟機器人部門併發出招聘

OpenAI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開放了三個與機器人硬件相關的職位,包括系統集成電氣工程師、機械產品工程師、TPM 經理。現 OpenAI 技術人員 Caitlin Kalinowski 透露,OpenAI 的機器人團隊正致力於「解鎖通用機器人,並在動態的現實世界環境中推動 AGI 級別的智能」。

SpaceX「星艦」第7次試飛推迟至1月15日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宣佈,其「星艦」第七次試飛計劃於當地時間1月15日進行。該公司曾表示,試飛定於當地時間1月13日進行。

古茗通過港交所聆訊,為國內最大的大眾現製茶飲店品牌

據港交所1月12日披露,古茗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聆訊,高盛、瑞銀集團為其聯席保薦人。此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先后在港交所上市,古茗將成為第三家上市的新茶飲企業。

招股書顯示,按2023年的商品銷售額(GMV)及截至2023 年12月31日的門店數量計,古茗均是中國最大的大眾現製茶飲店品牌,亦是全價格帶下中國第二大現製茶飲店品牌。

世茂集團收到清盤呈請,涉及欠款2.58億人民幣

世茂集團公佈,1月10日,深化連盛投資(呈請人)提出對公司的清盤呈請,涉及公司與招銀國際財務相關跨境貸款所提供的擔保,未償還金額約2.58億人民幣。呈請的首次聆訊定為3月19日。公司將尋求法律措施以堅決反對該呈請。

舜宇光學科技(02382): 2024年12月手機鏡頭出貨量為約1.05億件,同比減少1.9%。車載鏡頭出貨量為635.1萬件,同比增長34.8%。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為5339.4萬件,同比增長13.4%。

康諾亞-B(02162)附屬與Timberlyne Therapeutics, Inc.訂立獨家對外許可協議

藥明巨諾-B(02126):倍諾達® 在中國被授予治療二線復發或難治性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的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

復星醫藥(02196):復宏漢霖獲注射用 HLX4聯合斯魯利單抗注射液治療晚期/轉移性實體瘤患者臨牀試驗批准

中國新消費集團(08275)簽署「茶大椰」品牌合作協議 拓展東南亞茶飲市場

和鉑醫藥-B(02142)及科倫博泰(06990)與WINDWARD BIO AG就HBM9378/SKB378訂立獨家授權協議

中國人壽(02628)2024年度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6717億元 同比增長4.7%

越秀地產(00123)2024年累計合同銷售額約1145.4億元 同比下降約19.4%

大唐新能源(01798)2024年累計完成發電量3226.02萬兆瓦時,同比增加2.06%

騰訊控股(00700):斥資約15.01億港元回購401萬股,回購價370.2-379.2港元。

港股新股

新吉奧房車丨上市

宜賓銀行丨上市

美股新股

 $FBGL$FCHL$SLGB$SKBL$HXHX 

點擊前往新股中心認購>>

港股、美股暫無重要財報發佈。

2024年已收官,市場開始關注2025年行情。對於投資者而言,市場的風雲變幻也為2025年的佈局提供了諸多線索,點擊下方鏈接查看2024港美股覆盤與展望一起在新的一年里尋找新的投資機會

點擊這里查看詳細內容>>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