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3 05:52
□ 本報記者 顧巍鍾
「開通10天,大橋每天過車兩三千輛,貨車佔到四成。」1月11日,站在寧揚長江大橋南入口的收費站負責人郝思文遠眺過往車輛還不太多的大橋,滿懷期待地對記者説,今年下半年北連接線開通后,大橋通車量一定會上來,待到將來到祿口機場的高速公路全線建成,大橋將成為南京又一條繁忙的過江通道。
元月1日,寧揚長江大橋通車。對於這座地處南京「最東頭」、遠離市區40公里的長江大橋,近年來見慣了過江橋隧開通的南京市民反應相對「平淡」。對此南京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説,寧揚長江大橋連接起寧鎮揚三市,是南京公路三環的重要節點,大橋兩邊連接線建成后,不僅對龍潭港、祿口國際機場發展意義重大,對都市圈城市通勤、都市區車輛分流都將有很大幫助。
寧揚長江大橋通車后,南京已建成12處、14條過江通道,在建5條過江通道,是長江江蘇段過江交通最稠密的城市,當中近半接上國省道公路交通,或將開行高鐵城鐵,在打開南京江南江北交通瓶頸的同時,一步步「縫合」橫亙在都市圈城市間的長江天塹,建設以南京為中心的都市圈環線,助力南京打造都市圈龍頭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遠距市區40公里,一座橋連通寧鎮揚三市
從地圖上看,龍潭地區狀如南京的「凸出部」嵌入揚州、鎮江之間,對岸是揚州儀徵市,背后是鎮江寶華山。寧揚長江大橋落户龍潭,跨江連接三市,一座橋把南京、揚州、鎮江三地連在一起。這里距離南京棲霞山長江大橋16.8公里,距離潤揚長江大橋28.6公里,是南京已通車14條過江通道中最遠的一個。
1月11日,記者從南京中山門出發,驅車到繞城公路(公路一環)只用了5分鍾,再沿滬寧高速到繞城高速(公路二環)也只開了10分鍾,這兩條環路分別通往八卦洲長江大橋、棲霞山長江大橋,出城交通十分便捷。可從繞城高速前往寧揚長江大橋(公路三環)卻頗費周折,下了高速取道312國道,再轉棲霞大道,還要再開半小時才能到。由於轉行兩條公路尚未全程快速化,開車體驗也非高速化的繞城公路、繞城高速可比。
距離較遠且不能直達,導致眼下寧揚長江大橋對南京城的吸引力還不夠大。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綜合規劃處處長胡泊介紹,從南京主城到揚州,可從收費的八卦洲長江大橋、棲霞山長江大橋走,也可從免費的和燕路過江通道、南京長江大橋繞行,可選擇途徑很多;但從揚州到南京,貨物運輸去南京港,或是將來去祿口機場,寧揚長江大橋是最便捷通道。只是目前南北連接線尚未建成,大橋車流量一時還沒上來。
記者現場看到,連接寧揚長江大橋的338省道(棲霞大道)交通繁忙、貨車很多。郝思文介紹,這里地處龍潭港、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從龍潭物流園、仙林大學城東片區去揚州,走寧揚長江大橋最省路。今年下半年大橋到滬陝高速連接線通車后,不但棲霞區東部地區去儀徵、揚州很快,揚州北部產業集羣、儀徵化工園區到龍潭港,也是最便捷的通道。將來大橋到祿口機場高速建成后,揚州市區經寧揚長江大橋到祿口機場的通車距離,將節省40多公里,行車時間縮短到1小時。未來,寧鹽高速也可通過寧揚長江大橋過江,把祿口機場輻射範圍和龍潭港影響力,擴大到蘇中地區、蘇北腹地。
公鐵大橋齊發力,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城
「寧揚長江大橋不但是寧鎮揚同城化的‘先手棋’,還是整個都市圈一體化的關鍵節點,從交通功能上看既是客流通道,又是物流走廊。」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董事長楊濤介紹,寧揚長江大橋串接的儀祿高速,是南京都市圈大外環(高速公路環線)組成部分。2022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國家公路網規劃》中,南京都市圈高速公路環線名列全國12條都市圈環線之一,公路路線編號G9904,途經南京、鎮江、揚州、滁州、馬鞍山五市,全長282公里。以祿口為中心,環線東半邊通過儀祿高速把揚州、鎮江和祿口機場連接起來;環線西半邊,擬建的全祿高速(全椒—祿口)和南京錦文路過江通道,將成為滁州、馬鞍山前往祿口機場的高速通道。
為提高祿口國際機場的吸附力,我省還投資293億元開建南京上元門過江通道,規劃建設七鄉河公鐵大橋、揚馬城鐵(揚州—祿口—馬鞍山)、寧宣高鐵,把淮安、北沿江、皖南等方向的高鐵客流、南京都市圈的城際交通匯聚祿口,並以長江大橋鐵路橋、大勝關鐵路橋、上元門鐵路過江通道、七鄉河鐵路過江通道等4座鐵路橋為軸,在長江南京段形成狀如「8」字的高鐵、普鐵雙環線。「十五五」祿口機場三期和寧宣高鐵開建后,祿口機場將集航空、高鐵、城鐵、郊區地鐵於一體,成為我省和南京都市圈綜合性國際客運樞紐。寧啟、寧合等鐵路釋放的貨運能力,加上都市圈大外環公路運輸,推動南京建設長江經濟帶公鐵水轉運中心。
「輻射,是爲了更好地聚變。航空、鐵路、港口齊發力,建設南京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華設設計集團綜合規劃院總監仲小飛説,南京是長三角除上海以外唯一同時擁有千萬級大型機場、億噸級港口和國家級高鐵樞紐的城市,但對標其他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還有不小差距。以航空客流為例,2023年祿口機場吞吐量2700多萬人次,西安為4600多萬人次,杭州為4800多萬人次。為此我省「舉全省之力」支持南京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支持南京都市圈織密過江通道,規劃到2035年,南京機場客流吞吐量將達七八千萬人次,集裝箱運輸640萬標箱。
跨江交通一盤棋,諸多難題尚待破解
和燕路過江通道、江心洲長江大橋、棲霞山長江大橋、寧揚長江大橋……近年來,南京市過江通道建成速度明顯加快、距城市也越來越遠,從過去平均5年新建一條,到如今平均2年通車一條,總數已達12處、14條。「這些過江通道中將近一半,既服務南京江南江北交通,又輻射整個都市圈。」仲小飛介紹,從這些過江大橋的城外樞紐,取道高速公路到滁州、馬鞍山、揚州等地,大多半小時左右;待到七鄉河、錦文路等過江通道建成后,南京服務於都市圈跨江通道建設總投資將達千億元。
「幾何圖形中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最大。」胡泊説,南京地形南北長、東西短,為通勤方便,也為擴大影響,都市圈高速環線「長袖善舞」,一舉衝出了行政邊界,把儀徵、天長、和縣、句容等周邊市縣相鄰區域「劃入」南京城市三環內,以長江為軸線,在南京北部大體畫了一個「圓」,南京都市區將由此形成數千平方公里的廣闊縱深。
楊濤介紹,南京都市圈大環線建成后,經由寧馬、寧淮、寧洛、寧合、寧通等近10條放射狀高速公路連通主城,兩邊的城鎮組團、開發園區可通過放射狀高快路快速進入市區,有利於總部、商務、研發等現代服務業在中心城市集聚,推動人口、城鎮、製造等在都市圈內梯次佈局。
經由過江通道銜接,南京形成了「井字+三環」高快路體系,市內快速路、城外高速路彼此呼應,共同為城市疏堵。仲小飛介紹,城市外環屏蔽過境交通,便捷都市區內通勤,是城市交通體系不可缺少的一環,周邊城市的過境、貨運交通藉此分流出去,既為都市區交通減壓,又為中心城市樞紐建設賦能。當年若非八卦洲長江大橋、大勝關長江大橋提早佈局,大量過境交通涌進城內,市內交通還不知堵成什麼樣。如今建成寧揚長江大橋、佈局都市圈大外環,也是看到繞城公路全面吃緊,而繞城高速東南環也出現擁堵。眼下為加密城市外環,南京還在繞城公路、繞城高速間佈局新城快速通道,由新生圩長江大橋串接仙新路、宏運大道,連成一條「準快速路」。
然而城市三環跨江外擴,也面臨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難題。寧揚長江大橋已開通,新生圩長江大橋即將通車,串接的環線一些段落尚未開工,疏解能力大打折扣。如今隨着橋樑工程技術發展,過江通道建設難題大多可以化解,而陸路連接線工程由於種種原因一再迟滯。
專家介紹,隨着江寧東山升格爲江南主城,繞城公路江南段已是城市快速路,而江心洲長江大橋免費通行,致使大量貨車涌進來,早晚高峰經常堵成死結。這已是「前車之鑑」,眼下城外幾座大橋,包括寧揚長江大橋、棲霞山長江大橋、八卦洲長江大橋都是收費的。新城過江通道作為城市快速路一部分,通車后收不收費?這麼多跨江大橋如何通過價格槓桿「組合過江」,是接下來要統籌考慮的課題。
「可見跨江交通是一盤棋,涉及高快路佈局、收費政策、交通管制等方方面面。」仲小飛認為,由寧揚、新生圩長江大橋等過江通道帶來的城市新外環,給南京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都市圈一體化佈局帶來了新的動力和想象空間,要把這個美好願景變成現實圖景,還有好多難題待解、好多堵點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