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2 22:00
12月23日,作為「協作機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2432.HK)登陸港交所,IPO發行價為18.8港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越疆科技的發行價是招股書中18.8港元至20.8港元發行價區間的下限,這一選擇在企業IPO中頗為少見,越疆科技本次IPO共發行4000萬H股,募資總額為7.52億港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7058萬港元后,公司實際募資淨額為6.81億港元。配售公告顯示,其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得9.25倍認購,國際配售部分錄得2.64倍認購。
上市首日開盤后,越疆科技高開低走,開盤報19.70港元,盤中最低價報18.78港元,一度跌破發行價,最終收報18.94港元,漲幅僅為0.74%;隨后兩個交易日,越疆科技股價有所回暖。
上市后第三個交易日,越疆(2432.HK)股價獲明顯拉昇。12月27日單天,越疆科技單日收穫了23.18%的漲幅,12月30日和31日,越疆科技股價繼續上漲,最高至26元。不過,1月2日,越疆科技暴跌近20%,一舉抹掉此前漲幅。海豚財經注意到,股價暴跌暴漲背后,部分反映出二級市場投資人對越疆未來發展信心不足,而越疆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也難以在上市后迅速得到解決。
研發、銷售比例失衡
越疆成立於2015年,由山東大學畢業研究生劉培超創立,是一家從事協作機器人設計、開發、製造和銷售於一體的協作機器人企業,旗下產品主要分為:六軸協作機器人、四軸協作機器人和複合機器人。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至2023年,越疆分別實現營收1.74億元、2.41億元及2.8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8.3%。
儘管營收不斷增長,但越疆依舊處於虧損狀態。2021至2023年,越疆虧損分別為0.42億元、0.52億元及1.03億元,三年累計虧損1.97億元。數據上看,未來較長時間內,越疆仍面臨較大業績壓力。
越疆將虧損歸結於研發和營銷投入較大,以及商業化模式尚處於早期探索階段。
根據招股書披露數據,越疆科技的研發投入持續增長,2021年研發投入為4687.3萬元,2023年上升至7052.7萬元。越疆科技表示,公司需要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源,包括財政資源,以取得技術進步,從而維持產品的競爭力或擴大產品組合。因此,公司預期未來將繼續產生重大研發開支。
與此同時,越疆科技在研發與銷售投入之間的失衡也進一步加劇了盈利的挑戰。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為7052萬元,佔總收入的比例不足25%。相比之下,同期銷售和分銷費用高達1.27億元,佔總收入的44%。
過高的銷售費用雖然在短期內提升了市場佔有率,但也吞噬了公司本就不充裕的利潤。高額的銷售投入背后,是對行業競爭環境的應對,但如何在不犧牲盈利的情況下平衡研發與銷售,仍然是越疆科技需要解決的問題。
毛利下降、壓縮利潤空間
此外,公司還面臨資本開支的持續壓力。2023年,越疆科技的資本開支達到8289萬元,用於擴展業務、購買設備及投資研發活動。報告期內,公司還提及未來將繼續產生重大資本開支,用以支持新產品的開發及技術升級。與此相對應的是公司存貨減值的增加。數據顯示,其存貨減值金額從2021年的540萬元升至2023年的1710萬元,這一趨勢也為公司財務表現埋下更多隱憂。
越疆科技的產品主要分為六軸協作機器人、四軸協作機器人和複合協作機器人。報告期內,越疆科技六軸協作機器人的收入金額由2021年的2595.7萬元提升至2023年的1.34億元,佔收入總額的比重也提升至2023年的46.8%,成爲了收入的主要來源。
隨着收入規模的擴大,六軸協作機器人的單台價格一路走低。根據披露數據,該六軸協作機器人在2021年的平均售價爲6.59萬元/台,到了2023年的平均售價已經降為5.66萬元/台,降幅超過14%。
價格調整短期內提升了銷量,但同時壓縮了利潤空間。此外,供應鏈波動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也加劇了毛利率下滑的壓力。
產品售價下降、而成本上升,直接導致越疆科技毛利率的下降,這也是越疆科技面臨的另一大難題。2021年至2023年,公司毛利率從50.5%下降至43.5%。
在此背景下,越疆科技現金流面臨承壓。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越疆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636.7萬元,到了2022年和2023年,該數據分別為-1.17億元、-1.58億元。截至2023年,越疆科技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1億元。
部分投資者套現離場
盈利承壓,越疆科技存在「股權轉讓價格變動大」這一問題。
截至目前為止,越疆科技歷經了天使輪、A輪、A+輪、B輪等8輪融資。需要説明的是,在越疆科技的股權變動中公司的每股價格變動劇烈。
2018年6月,松禾成長以3.46元/股的價格對越疆科技進行了增資。兩個月后(2018年8月),松禾成長以2.44元/股的價格收購了越疆科技的部分股權。短短兩個月越疆科技的每股價格同比下滑了29.5%。
2020年3月—4月,南山紅土、深創投、中原前海、前海股權、西藏鑫星融以3.29元/股的價格對越疆科技進行了增資,而2020年4月—7月,南山紅土、深創投、中原前海、前海股權、西藏鑫星融均以1.42元/股的價格收購了越疆科技的部分股權,上述兩次股權的價格又相差了56.84%。
2022年10月,珠海玖菲特、米拓智越以9.81元/股的價格收購了越疆科技的部分股權,而兩個月后(2022年12月),劉丹、尹國鳳、劉思萌均以6.94元/股的價格收購了越疆科技的部分股權。也就是説,在幾乎同一時期,越疆科技的每股價格相差29.25%。
總而言之,在IPO之前,越疆科技已經獲得了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深創投、南山紅土、前海股權、松禾資本、中車創投和中網投等知名機構。在最后一次D+輪投資后,公司的估值達到35.31億元。
不過,在多輪融資過程中,有不少投資者不斷轉讓股份套現。2018年至2022年期間,劉培超、郎需林、吳志文、陳慶良、財務投資者持股平臺秦墨有限合夥等股東多次轉讓公司股份,深創投、紅土創客、松禾成長、上海鐳厲、共青城山般、珠海同道等數位投資方也多次轉讓過公司股份,套現超過5000萬元。
對此,越疆科技解釋,在投資者之間進行若干股權轉讓過程中,於釐定對價時,除公司當時的估值外,相關投資者已經考慮了交易時間、訂約方之間過去或現時的關係以及磋商時各自的議價能力等多項因素,故同意就當時的估值折讓。
在協作機器人領域,遨博、節卡和越疆,在業內並稱為「協作機器人三傑」。
此前,節卡機器人曾在科創板發起IPO,但因相關財務資料時效期問題,目前在上交所已顯示為「中止」狀態。
遨博智能曾在2023年被傳啟動IPO輔導並計劃於同年三季度登陸科創板,至今也無IPO相關進展。
國內市場來看,越疆是三傑中首位拿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的選手,但從市場份額及仍處於虧損狀態的情況來説,在激烈的國內競爭環境下不一定能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國際市場來看,雖然越疆業績表現強勁,但同樣壓力不小。一方面,優傲在全球協作機器人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短時間內難以趕超,另一方面在國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情況下,勢必有更多企業通過出海尋求增長空間。
雙向壓力擠壓下,完成儘快盈利是越疆在未來發展中搶佔先機的關鍵。
(轉自:海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