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1-11 19:25
一、一周大盤迴顧(1.6-1.10)
本周港股整體下挫,三大指數均跌超3%;恆生指數跌幅3.52%,報19064.29點;恆生科技指數跌幅3.23%,報4260.82點;國企指數跌幅3.65%,報6898.15點。
美股方面,道瓊斯指數跌幅1.86%,報41938.45點;納斯達克指數跌幅2.34%,報19161.63點;標普500指數跌幅1.94%,報5827.04點。
二、市場熱點回顧
外資巨頭密集上調中國資產評級!匯豐喊話增持港股
據最新消息,高盛宣佈上調多家中國銀行股評級,其中包括,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及招商銀行。另外,匯豐策略師也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2025年恆生國企指數有望上漲21%,並將該指數的年底目標位從8610點上調至8800點,將香港股市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增持」。
香港強積金2024年錄得約8.82%的正回報 為2020年以來最佳
香港積金評級表示,強積金MPF於去年12月虧損約0.81%,2024年則錄得約8.82%的正回報,為2020年以來最佳年度回報表現。積金評級稱,雖然香港及內地股票基金是強積金最重要的資產類別,但目前焦點正轉向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的就職典禮。
財政部重磅!2萬億元置換債券已啟動相關發行工作
1月10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會上表示,更大力度的支持地方政府緩釋償債壓力,增強發展動能。2024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在去年12月18日已經全部發行完畢。2025年的2萬億元置換債券已啟動了相關的發行工作。
冬季流感高發藥品需求陡增,港股醫藥股迎炒作行情
東陽光長江藥業、山東新華製藥股份等港股醫藥股周內活躍。據中疾控最新發布的流感檢測周報,全國南北方的流感陽性率已陡然提升。機構指出,隨着氣温的繼續降低,后續流感概念股的關注度或有繼續抬升可能。
三、公司熱點回顧
騰訊周內暴跌10%!被列入美國防部名單,打算啟動複議程序
針對美國國防部將騰訊公司列入1260H清單,騰訊公司在聲明中表示,「騰訊被列入這份名單顯然是一個錯誤,我們並不是軍工企業或軍工供應商。不同於出口管制或其他,這份清單對我們的業務沒有影響。
騰訊表示,打算啟動複議程序以糾正此錯誤,將與美國國防部進行討論以解決任何誤解,並在必要時採取訴訟,將公司從中國軍工企業名單中刪除。騰訊將於適當時候發佈進一步的公告。
段永平加倉騰訊控股、貴州茅臺
騰訊周內連續陰跌,人稱中國巴菲特的著名投資者段永平本周在回帖「騰訊現在是否是很好的建倉位置」時表示,他本周買了騰訊控股,也買了茅臺。
公司周內宣佈發行本金總額為5.5億美元、2032年到期的股票掛鉤證券。就證券發行而言,公司預期將於證券發行定價后不久與證券發行的經辦人及/或其聯屬人士及/或其他金融機構訂立下限看漲期權及上限認股權證。
騰訊連續減持微盟集團和優必選套現16.7億港元
港交所文件顯示,騰訊控股在微盟集團的持股比例從8.39%降至2.94%;在優必選的持股比例從8.05%減少至2.08%。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控股此次連續減持微盟集團和優必選,共套現16.7億港元。
「中國版樂高」布魯可港股上市!首日漲超40%,盤中一度賺1.5萬港元
布魯可孖展認購資金總計8774.96億港元,孖展倍數達6027.48倍,成為港股史上孖展金額第二高的新股,上市首日最高漲超80%,中籤一手最多賺近15000港元。
該公司是中國拼搭角色類玩具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500多項專利和原創IP能力,並與約50個知名IP建立非獨家合作關係。
阿里巴巴旗下淘寶推出「送禮物」功能:領取時限24小時
淘寶客户端小範圍上線了「送禮物」功能,目前該功能的部分訂單支持微信支付,但禮物領取為24小時內有效,超時禮物自動失效。
續微信小店開啟「送禮物」功能后,市場熱情被點燃。短短一個月內,抖音快速跟進類似玩法,如今隨着淘寶的加入,三大超級App均推出了「送禮物」功能。
恆大物業一度暴漲30%,中國恆大全資附屬CEG Holdings遭香港法院下令清盤
據媒體報道,中國恆大全資附屬CEG Holdings遭香港法院下令清盤,CEG Holdings持有恆大物業近一半的股權,這意味著恆大清盤人將可進一步取得恆大的資產。
融創中國周內暴跌40%!再度面臨清盤呈請
1月10日,融創中國公告,公司收到中國信達(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對公司提出的清盤呈請,聆訊定於2025年3月19日舉行。
四、下周財報、新股預告及重要經濟數據
下周暫無重要港股財報;新股方面,新吉奧房車、宜賓銀行、賽目科技三隻新股將於下周掛牌上市。其中新吉奧房車暗盤跌超22%,宜賓銀行暗盤微跌2%。
經濟數據方面可關注:
風險提示: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