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1 13:13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梁寶欣 深圳報道
「不出海就出局」這句話應用到物業行業身上了?
2024年12月20日,寶石花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寶石花物業」)官微發佈消息稱,公司日前成功中標拉丁美洲五個國家境外物業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包括房屋建築共用部位日常養護維修和管理、給排水設備運行維護、供電系統運行管理、供暖通風系統管理、監控服務、衞生保潔、綠化、駕駛服務、招待服務等,項目實施拓運一體化管理模式。
除了寶石花物業之外,《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2024年僑銀股份(002973.SZ)、宋都服務(09608.HK)都曾佈局出海業務。其實,我國物業行業早在2014年就有彩生活出海的先例。2014年,彩生活通過收購新加坡物業公司Steadlink Asset佈局海外市場。
1月3日,中指研究院物業總經理牛曉娟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雖然早在2014年就有彩生活出海的先例,最近幾年,也不乏物企傳出出海的消息,但整體看,物企出海仍處於探索期。與過去相比,出海的規模與速度有所提升。
出海拓寬企業發展空間
寶石花物業成立於2018年,屬國有股份占主導地位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石油和碧桂園服務持有其股份。據悉,寶石花物業脱胎於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改革。2016年,我國推進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家屬區供水、供電、供暖的「三供業務」和物業管理職能從國企剝離出去,轉由社會專業單位實施管理。
2018年7月9日,碧桂園服務公告,擬出資4億元,與洲際海峽能源投資(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洲際海峽」)成立合資公司(即寶石花家園),以承接合作中央企業的「三供一業」改革的物業管理及增值服務。
據瞭解,洲際海峽的母公司是海峽能源公司,背后站的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另外,天眼查顯示,寶石花家園持有寶石花物業51%股權。
目前,寶石花物業主要分為四條業務線,包括向住宅、辦公、工業、醫院、公寓等業態項目提供物業服務;提供餐飲服務、社區養老、社區金融、社區商超等生活服務;以及提供檢驗檢測、生產運營、人力資源等生產服務和城市物業、市政服務、學校服務等城市服務。
據寶石花物業官網顯示,其業務遍佈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0余座城市,管理面積1.5億平方米,業務涵蓋物業、餐飲、保安、養老、托幼、教育、護理、旅遊、金融、商超等20種業態,為100多家企業和400多萬居民提供各類服務。
同時,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是寶石花成立第一年,實現收入近21億元;2020年,實現收入近30億元,增長幅度超過40%。
值得一提的是,寶石花物業於2024年5月時候提到,爭取到2025年經營收入突破100億元,穩居中國物業行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前列。
對於此次出海的動作,寶石花物業認為,拓展海外市場是寶石花物業拓寬企業發展空間、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之舉。《華夏時報》記者亦於1月3日向其發送採訪提綱,諮詢此番出海舉動是否爲了滿足2025年營收突破100億元的目標等問題,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牛曉娟認為,物企出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擴大市場規模和尋求新增長點。國內市場由增量轉存量,物企本土市場增長空間逐漸受限,出海則為物企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市場。二是獲取更高的利潤。國內市場,受限規模增長、用工成本日益抬升等,物企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海外市場,由於市場需求、競爭環境等因素差異,物企有可能享受更高的利潤,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盈利水平。三是品牌國際化與提升。出海有助於物企提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通過參與國際競爭,物企可以展示自身的實力和服務水平,樹立國際形象,進而吸引更多的國際客户和合作夥伴。
據瞭解,寶石花物業前段時間對五個境外物業服務項目選拔人員進行梳理,着手強化團隊建設,包括關鍵崗位的選拔和系統培訓,涵蓋企業文化解讀、服務技能提升、服務禮儀規範等多方面內容,以此全面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和職業形象,確保境外物業服務項目有序開展運行。
另外,公開資料顯示,寶石花物業境外服務項目遍佈中亞、東歐、非洲等地,業態涵蓋物業服務、后勤服務、技術服務、工程服務等。2024年11月25日,寶石花物業還為6名前往津巴布韋項目的員工舉辦了出征儀式。
2024年多家物企探索出海業務
可見,寶石花物業已然開啟海外業務的新篇章,而在2024年的物企出海浪潮中,它並非一枝獨秀,如僑銀股份、宋都服務亦有探索出海業務。
回顧我國2024年物企出海情況,2024年3月15日,宋都服務公告,將以3000萬澳元收購澳大利亞Black Cat的30.2%股份。Black Cat是一家於澳交所上市的公司,主要從事位於西澳洲的金礦項目的礦產勘探和經濟評估。
隨后在2024年8月15日,宋都服務收到Black Cat日期為2024年8月14日的終止函。Black Cat決定不再推進認購協議項下的認購,並單方面終止認購協議,自2024年8月15日起生效。
2024年11月12日,僑銀股份與阿聯酋中國創新中心(CIC)在僑銀大廈舉行合作交流會,並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僑銀股份出海。
在部分物企選擇出海,試圖開拓新的增長路徑的時候,一些企業卻反其道而行之,做出出售前些年在海外收併購公司股權的決策。
2024年11月8日,綠城服務(02869.HK)公告,擬出售旗下MAG部分股權。其中約11.64%股本出售給當初的賣家—Montessori Academy信託的受託人,代價為1620萬澳元;另外MAG同意回購約10.78%股本,回購價1500萬澳元。出售及回購兩筆交易的合計金額約為3120萬澳元。綠城服務預計此次出售及回購事項錄得未經審覈收益約1680萬澳元,摺合人民幣約8210萬元。而出售事項及回購事項於2024年12月16日完成。
據悉,MAG主要業務是按照蒙特梭利課程及體系向嬰兒(0–2歲)、幼兒(2–3歲)及學齡前兒童(3–6歲)提供教育及托兒服務並提供日常教學。2019年7月,綠城服務斥資約5026.77萬澳元、當時摺合人民幣約為2.43億元,對MAG56%股權完成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牛曉娟認為,「不出海就出局」這句話不能適用所有企業。物業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優勢和戰略發展需求,選擇符合自身發展的道路。重點還應該是修煉好「內功」,做好品質服務,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此外,牛曉娟表示,當前不同物企出海面臨的挑戰不同。近些年物企業績承壓,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虧損,出海對於這些企業來講可望而不可即;對於央、國企等資金實力強的物企,文化差異是出海最大的挑戰,包括管理、溝通、營銷策略、產品及服務設計等方面都會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對於資金實力強但規模較小的企業,除了面對文化差異方面的挑戰外,海外企業管理也是一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