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1 11:40
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作者 | Janson
編輯 | 志豪
車東西1月9日消息,日前,英偉達在CES2025中公佈了Thor車規級自動駕駛芯片等一系列車載最新進展以及英偉達合作伙伴信息。
隨着新能源車進入以智能化為代表的下半場競賽后,車載算力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英偉達等傳統芯片企業也開始深入佈局車載計算和智能座艙AI領域。
新一代汽車處理器Thor面向L4級自動駕駛,相比上一代Orin的性能提升近20倍。
在發佈會上,黃仁勛對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潛力持樂觀態度,預測該領域有望達到數萬億美元的規模。他透露,英偉達的汽車業務預計在2026財年將達到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5億元)。
一、展示多個車規級硬件 2000TOPS智駕芯片現身
在發佈會上,黃仁勛重點介紹了下一代汽車處理器——Thor。
Thor圖形單元採用和RTX5090同源Blackwell架構、CPU採用Arm Neoverse V3AE服務器級別架構的新一代汽車處理器「Thor」,預計Thor頂配版的兩顆芯片算力達到2000TFLOPS,並計劃將Drive OS和Drive Thor集成到自動駕駛系統Aurora Drive中,目標是在2027年量產SAE L4級自動駕駛系統。
Thor能夠處理來自多個傳感器的信息,包括高分辨率攝像頭、雷達和激光雷達,並將傳感器數據轉換為標記,進行路徑預測。
他指出,Thor的處理能力是上一代Orin的20倍,而Orin是當前自動駕駛車輛的行業標準,目前已全面投產。
此外,黃仁勛強調了英偉達DRIVE系統的安全性,特別提到DRIVE OS是首個獲得ASIL-D認證的軟件定義可編程AI計算機,ASIL-D是汽車功能安全領域的最高標準。
他表示,這一成就源於約15000名工程師的努力,使得CUDA成為一個功能安全可靠的計算平臺。
黃仁勛展示瞭如何在自動駕駛汽車的背景下使用Omniverse和Cosmos,利用AI自動重建數字孿生體,以此訓練未來的AI模型。
他指出,構建自動駕駛汽車需要三個計算平臺:NVIDIA DGX用於訓練AI模型,Omniverse用於測試駕駛和生成合成數據,以及車載超級計算平臺NVIDIA DRIVE AGX。
他強調,合成數據對於訓練至關重要,因為現實世界的數據有限,並指出隨着 Cosmos 加入到三個計算平臺方案中,開發者能將數千英里的人類駕駛里程轉化為數十億英里的虛擬駕駛里程,為安全和先進的自動駕駛設定了新標準。
二、英偉達佈局多方合作 不少車企已量產
發佈會上黃仁勛提到,英偉達目前與全球多家主要汽車製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Waymo、Zoox和特斯拉的數據中心,以及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
他還提到,即將推出新款配備英偉達技術的捷豹路虎汽車,以及梅賽德斯-奔馳今年將投產的配備英偉達技術的汽車。
此外,黃仁勛提到,Lucid、Rivian、小米和沃爾沃等公司也在積極合作。Wabi正在研發自動駕駛卡車,而Aurora則宣佈將利用英偉達的技術開發自動駕駛卡車。
黃仁勛指出,全球每年生產約1億輛汽車,目前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數量達到10億輛,每年行駛的總里程數達萬億英里。
他預測,所有這些汽車都將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甚至有望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這將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並可能成為第一個萬億美元級的機器人產業。
他強調,英偉達的業務僅是開始投產的一部分汽車業務規模就已達到40億美(約合人民幣293億元)元,預計今年的運營規模可能達到約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5億元)。
展會現場還展示了其他多家企業,它們計劃採用英偉達DRIVE AGX作為其下一代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藍圖。
這些企業包括比亞迪、捷豹路虎、理想汽車、Lucid、梅賽德斯-奔馳、蔚來、Nuro、Rivian、沃爾沃汽車、Waabi、Wayve、小米、極氪以及亞馬遜旗下的Zoox等。
結語:英偉達持續賦能汽車計算
英偉達在車規級計算領域是整個行業的老大哥一般的存在,其發佈的產品也同樣在當下具備引領作用。
此次的Thor芯片也正式把車規級計算平臺的兩顆芯片算力帶到了2000TOPS的級別。
不過,從英偉達合作企業的圖片中也不難看出,其中沒有小鵬和蔚來的身影,據瞭解,英偉達與蔚來、小鵬依然有着緊密合作。可見決定自研芯片的他們也在默默發力,而英偉達則也會面臨競爭。
至於英偉達如何應對,不妨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