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0 22:11
美元強勢鉗制非美貨幣,對黃金多頭卻無能為力!非農爆表,市場預計今年只降息一次!特朗普威脅軍事接管格陵蘭島,馬斯克攪動歐洲政壇……本周你錯過哪些刺激行情?
行情回顧
本周美元指數和現貨黃金錄得同步上漲。周一,因美媒稱特朗普將僅針對關鍵進口商品實施普遍關税,美元指數大幅跳水,一度跌破108關口,隨后特朗普闢謠,美指快速回升。因特朗普預計將在上臺后對貿易伙伴徵收關税,以及美聯儲料將繼續放慢降息步伐,美元指數料將連續四個交易日走強。周五非農數據大超預期,美元短線飆升,截止發稿報109.61。
雖然美元和美債收益率都在走高,但現貨黃金本周仍連漲四天至四周高點,有望創下七周以來的最佳單周表現。投資者正在權衡潛在的貿易戰或其他可能擾亂市場並提振避險需求的緊張局勢的可能性。周五非農數據后黃金短線大跌,但同時有消息稱,胡塞武裝對美國航空母艦發動導彈襲擊,黃金快速收復失地並轉漲,截止發稿報2684美元/盎司。
非美貨幣方面,英鎊本周大幅下跌至202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且周三迎來該貨幣期權交易最繁忙的一天,交易額飆升至137億英鎊,約為前一天的三倍,是2022年9月23日以來最大的交易量,主要原因是持續的通脹壓力和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投資者對國債危機的恐怖回憶。
交易員表示,對衝基金也大量買入英鎊兑美元看跌期權。未來一周內對衝英鎊下跌的成本飆升,3個月隱含波動率躍升至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元兑日元本周一度漲至2024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日本在2025年首次向投機者發出警告,對貨幣市場的突然和單邊波動表示擔憂。周一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稱,可能在本月調整利率,但仍可能根據情況選擇等待,這種不確定性使日元保持相對疲軟的水平。
另外,因美元全面上行,亞幣指數跌至20年低點。由於美聯儲官員對利率路徑持謹慎態度,以及投資者押注特朗普的關税可能導致通脹壓力,亞洲貨幣被美元的廣泛漲勢打壓。
國際油價周五突然大幅上漲,主要得益於今年冬季比正常情況更寒冷,全球石油需求預計都將保持強勁,以及市場擔憂西方制裁升級將導致俄羅斯和伊朗原油供應緊張。
比特幣本周出現行情巨震。該數字貨幣在周初短暫重回10萬美元關口后迎來連續三天大跌。截至周五晚間,Coinglass數據顯示,最近24小時共有超12萬人爆倉,爆倉總金額為3.36億美元。
投行觀點精選
高盛預測今年金價無法達到3000美元,並將這一預測推迟到2026年中期,因市場預計美聯儲將減少降息幅度。
另外,高盛認為,中國股票應在全球投資組合中佔有一席之地。匯豐預計2025年A股將上漲,滬指年底目標3800點。
富國銀行表示,美聯儲可能不會過於看重特朗普關税政策引發的通脹,因為經濟模型顯示,這將是價格水平的一次性上漲,而不是長期的通脹螺旋。
德商銀行稱,央行購金對金價走勢影響力增強。美銀表示,美元短期內可能保持堅挺,但預計在下半年走弱。
三菱日聯指出,英國央行委員會內部構成正在轉變,可能加大降息力度。
一周大事紀
1. 非農數據意外「爆表」!美聯儲年內只會降息一次了?
周五的美國非農報告顯示,去年12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5.6萬人,大超預期的16萬人。失業率降至4.1%,平均時薪較去年11月份增長0.3%。交易者預計美聯儲只會在2025年進行一次降息,最早將在6月降息。
美聯儲本周公佈的12月會議紀要顯示,儘管通脹可能在2024年繼續放緩,但特朗普政府即將出台的政策可能帶來新的物價壓力風險。與會官員預計,通脹將逐步向2%的目標靠攏,但近期高於預期的通脹數據以及貿易和移民政策潛在變化可能延長這一過程。一些官員擔憂,反通脹進程可能暫時停滯,或受到風險影響。
美聯儲官員在紀要中強調,近期的降息決定是出於「微妙的平衡」,部分官員認為,在當前通脹形勢下,維持較高利率是必要的。會議紀要稱,「與會者表示,委員會正處於或接近放慢政策寬松步伐的合適水平。」官員們認為,根據他們目前對經濟活動的展望,美聯儲可能會繼續以比最近幾個月更慢的速度降息。
與此同時,美聯儲監管副主席邁克爾·巴爾宣佈辭職,為特朗普政府實施金融監管改革掃清障礙。巴爾自2022年起擔任該職位,任期原定於2026年結束。然而,他決定在2月底前辭職,以避免與特朗普政府在法律上的爭端。巴爾在聲明中表示,職位爭議可能分散監管機構對核心使命的關注。
據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顧問團隊正積極籌劃重塑美聯儲領導層。考慮到特朗普對現任主席傑羅姆·鮑威爾的不滿,顧問們已着手起草接替鮑威爾的人選名單,可能包括即將擔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的凱文·哈塞特、前小布什政府官員拉里·林賽和馬克·薩默林、前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前美聯儲官員凱文·沃什和鮑曼。
本周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表講話,美聯儲理事庫克稱,美聯儲在降息方面可以採取更為謹慎的措施。理事鮑曼也認為,應對利率調整採取謹慎態度,支持將12月份的降息視為政策重新調整的「最后一步」。但美聯儲理事沃勒支持今年進一步降息,不認為會新政府實施「嚴厲」的關税政策,預期關税不會對通脹產生顯著影響。
費城聯儲主席哈克認為,目前處於降息之路上,但應該暫停一下觀察情況。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指出,當前展望要求對降息採取漸進、耐心的方式。堪薩斯聯儲主席施密德稱,利率可能已接近中性水平。
其他經濟數據方面,美國12月服務業活動加速,但一項衡量投入價格的指數飆升至近兩年高位,顯示通脹上升,這與美聯儲對今年降息幅度較小的預估相符。受商業服務業大幅增長的推動,美國11月份的職位空缺升至6個月高點,而其他行業對員工的需求則更為複雜。這些數據導致交易員不再完全定價美聯儲會在7月前降息的押注。
美國私營部門12月招聘速度放緩,表明對工人的需求持續放緩。周三數據顯示,繼11月增加14.6萬人之后,12月ADP就業人數增加了12.2萬人,為四個月來最少,也低於市場預期。各行業的就業增長參差不齊。
2. 加拿大總理辭職,所在黨派陷入權力真空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本周宣佈,打算辭去黨首職務,以及在黨通過強有力的全國競爭程序選出下任領導人后辭去總理職務。
特魯多還宣佈,原定於1月27日恢復工作的議會將被延迟至3月24日恢復。這意味着,原本計劃在1月27日之后儘快提出不信任案的反對黨,現在不得不等到5月份的某個時候。因此,新選舉最早也不可能在5月之前舉行。此外,議會計劃最迟在6月20日開始夏季休假,如果自由黨屆時仍執政,大選將按計劃在10月底舉行。
在最近的民意調查中,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支持率落后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超過20個百分點。高通脹、住房危機和公共服務問題令特魯多政府飽受批評,左翼盟友撤回支持進一步加劇了他的困境。
特魯多辭職后,自由黨陷入分裂與權力真空。副總理克里斯蒂婭·弗里蘭因政策分歧辭職,令黨內局勢更加動盪。據悉,59歲的前加拿大央行行長馬克·卡尼正積極爭取黨內支持,被視為黨魁熱門人選之一,而弗里蘭也因其高知名度和從政經驗被認為是繼任的有力競爭者。
3. 特朗普最新言論:不按常理出牌+「美國優先」
本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繼續發表一系列引發廣泛關注的言論,不僅涉及經濟、外交和軍事,還提出了多項看似難以實現的戰略目標。這些表態立即引發多國政府和國際輿論的關注和迴應。
經濟手段主導擴張戰略:特朗普提出通過經濟手段吸收加拿大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並否認會動用武力。他強調:「加拿大基本上是由美國保護的,將兩國合併不僅是爲了國家安全,也能消除貿易逆差。」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對此迴應稱,加拿大絕不可能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並堅決反對這種侵略性的經濟策略。
與此同時,特朗普還威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鉅額關税,並誓言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他批評墨西哥被販毒集團控制,承諾會實施「拜登相反的政策」,以重塑美國在這一地區的主導地位。
地緣政治上的強硬表態:特朗普的擴張主義立場也延伸至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他強調,爲了經濟安全,美國可能會採取軍事或經濟手段控制這兩地。對於這一言論,丹麥首相立即重申格陵蘭島是「非賣品」,而巴拿馬總統則謹慎迴應,表示不在特朗普上任前置評。
特朗普還再度呼籲北約國家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的5%,遠高於目前2%的目標。這一要求被外媒解讀為特朗普試圖通過增加軍費支出鞏固美國在北約中的主導地位,但大部分歐洲國家對此持謹慎態度。
能源政策與關税計劃:特朗普承諾將推翻現任總統拜登頒佈的海上鑽井禁令,擴大能源開發以降低能源成本。此外,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正在考慮宣佈全國經濟緊急狀態,以便利用《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推出新的關税計劃。這一計劃將為特朗普提供法律依據,以廣泛徵收進口關税。
與普京的會晤與俄烏衝突:在談到俄羅斯時,特朗普透露,普京希望與他會面,並正在安排相關事宜。他表示,這次會面可能會在自己上任后進行,並希望俄烏衝突能在六個月內結束。這一表態引發外界對特朗普上臺后美俄關係走向的關注。
外界反應與評論:特朗普的大膽言辭引發了多國的警覺。加拿大、丹麥和巴拿馬等國相繼做出強硬迴應,表明不會接受美國的威脅或經濟脅迫。外媒認為,特朗普的這些發言是其擴張主義議程的一部分,反映了他將選民支持視為「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地採取行動」的授權。
此外,特朗普對拜登政府的批評也未能掩蓋其政策實施的高風險性。他承諾大幅降低能源成本、提升軍費開支比例,並對多個國家施加經濟壓力,但這些計劃能否順利推進仍充滿不確定性。
4. 馬斯克攪動歐洲政壇,引發多方爭議
近日,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頻繁通過社交媒體對歐洲主流政黨及領導人進行抨擊,引發軒然大波。
據報道,馬斯克在德國選舉期間公開支持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並批評德國副總理兼綠黨候選人羅伯特·哈貝克,稱其為「德國人民的叛徒」。哈貝克對此強烈迴應,指出馬斯克作為全球最富有的人和社交平臺X的所有者,公開支持極右翼政黨是對德國民主的干涉。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因聖誕市集襲擊事件遭到馬斯克的辭職要求,進一步引發德國內部的反感。
在英國,馬斯克批評改革英國黨黨首奈傑爾·法拉奇「缺乏領導能力」,但與此同時,他被曝可能向該黨提供資金支持。法拉奇雖為馬斯克的言論辯護,稱其恢復了「言論自由」,但對馬斯克支持極右翼活動家的行為保持距離。分析指出,這可能進一步加劇馬斯克與英國政治圈的緊張關係,同時引發對改革英國黨未來方向的更多猜測。
馬斯克還對其他歐洲國家領導人發起攻擊。例如,他批評英國工黨領袖斯塔默未能妥善處理性虐未成年人案件,並要求其下臺;此外,他還多次對法國總統馬克龍發難。這些言論遭到歐洲領導人的譴責,指責馬斯克不應插手歐洲事務。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對馬斯克的這些行為似乎持默許態度。特朗普在迴應時表示:「他是一個聰明人」,並暗示馬斯克的言論並不罕見。外界分析認為,特朗普與馬斯克正試圖通過支持右翼和民粹主義政黨在歐洲擴大影響力。
5. 特朗普關税假消息引發市場巨震
周一,據《華盛頓郵報》,三位熟知內情的人士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助手們正在探討適用於「所有國家」、但只涵蓋關鍵進口商品的關税計劃,這是特朗普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計劃的一個關鍵轉變。如果新計劃得以實施,這將標誌着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提出的10%至20%的普遍關税大幅收窄。但特朗普很快出面闢謠。其在社交媒體平臺發文表示,《華盛頓郵報》關於關税政策將縮水的報道不實。
6. 中共中央、國務院:加快養老科技和信息化發展應用
1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加快養老科技和信息化發展應用。研究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國家科技重大項目,重點推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人工智能等技術產品研發應用。深化全國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推廣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產品,探索開展居家養老安全風險預警和防範服務。完善全國統一的養老服務信息平臺,促進養老服務供需對接。統籌開展全國人口普查、抽樣調查等工作,形成統一的老年人和養老服務數據庫,加強與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等的銜接。
7.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階段性暫停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
1月10日訊,鑑於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中國人民銀行決定,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后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專家稱,央行暫停國債買入,並不意味着市場流動性收緊。預計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通過公開巿場操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向市場注入短期和長期資金,繼續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
8. 兩部門加力推進設備更新、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27條措施一覽
設備更新
1. 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的資金規模,將支持範圍進一步擴展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
2. 設備更新貸款貼息:對符合有關條件經營主體設備更新相關的銀行貸款本金,在中央財政貼息1.5個百分點基礎上,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進行額外貼息。
3. 老舊營運貨車和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將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補貼範圍擴大至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貨車,各地區可自行確定的報廢更新補貼農機種類範圍上限由6個提高至12個。
4. 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更新車齡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車和超出質保期的動力電池,平均每輛車補貼額由6萬元提高至8萬元。
消費品以舊換新
1. 繼續向地方直接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用於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
2. 擴大汽車報廢更新支持範圍: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可申請報廢更新補貼的舊車範圍。
3. 完善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單台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單台補貼最高不超過1.3萬元。
4. 加力支持家電產品以舊換新:以舊換新補貼的家電產品增至12類。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空調產品最多可補貼3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
5. 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9. 英國市場再現2022年「崩盤式」大範圍拋售
由於持續的通脹壓力和政府支出增加,英國市場近期出現大範圍拋售,導致國債收益率飆升並引發對2022年國債危機的回憶。過去幾天,英國股市和債券大幅下跌,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30年期收益率更是達到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英鎊也跌至4月以來的最低點,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不安。
投資者擔心通脹壓力將迫使英國央行在降息問題上保持謹慎,收益率的上升可能要求工黨政府通過加税或增加借貸來應對財政壓力。自今年年初以來,英國政府借貸成本的上升速度甚至快於法國,而法國正處於政治動盪之中,借貸更多,公共債務更高。
10. 美國加州山火肆虐,洛杉磯恐創美國損失紀錄
1月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突發山火,在強風助推下迅速蔓延,洛杉磯縣成為重災區。截至1月9日,當地仍有五處大規模山火活躍,過火面積超過117平方公里。大火已燒燬上萬畝土地和數千棟建築,造成至少5人身亡,多人失聯。
洛杉磯地區目前約18萬人接到疏散令,近20萬人處於疏散警告狀態。雖然風速預計在10日晚至11日短暫減弱,但「聖安娜風」可能在11日晚再度加強,這種乾燥且強勁的風勢極易助長火情,被稱為「魔鬼風」。
據加州林業和消防局通報,這場山火已造成約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保險損失可能超過200億美元,遠超2023年毛伊島大火的130至160億美元損失。其中,許多好萊塢明星的豪宅被毀,包括一處價值2050萬美元的房產。隨着火勢持續,受災情況恐將進一步惡化。
11. 特朗普關税擔憂造成美國市場的銀、銅與國際脱節
1月1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銅和銀期貨價格飆升至國際基準價格之上,因市場預計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對這兩種金屬徵收高額進口關税。COMEX近月白銀期貨較倫敦現貨銀溢價超0.80美元/盎司,接近去年12月的峰值;COMEX近月期銅較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同期期銅溢價623美元,接近去年全球銅市場因空頭擠壓而創下的紀錄水平。
過去一年,交易商競相將銅運往美國倉庫,試圖利用價格高企的機會獲利。同樣,自紐約銀價飆升以來,類似的趨勢也在持續。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指出,投資者今年開局便紛紛尋求避險,以應對通脹、財政債務問題以及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他認為,COMEX價格的飆升無疑與「特朗普不可預測性」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