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80后紹興富豪再創業,「中國版樂高」布魯可上市首日漲超40%,成港股史上第二凍資王

2025-01-10 22:51

2025年開年,「中國版樂高」敲鍾上市。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1月10日,布魯可集團有限公司(0325.HK)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最終每股發行價為60.35港元。首個交易日開盤,布魯可股價大幅上漲82%至109.6港元/股,總市值超260.79億港元。午間漲幅有所回落,截至收盤,布魯可首日收盤價為85港元/股,上漲40.85%,總市值超200億港元。

「很久沒見過港股這麼熱鬧了。」 「打了8個賬户,才中了一手,不過也賺了五位數了」「109.6港元賣出,賺了13500港元。」在某投資平臺上,不少股民分享自己的打新收穫。以每手300股及開盤價109.6港元/股計算,不計手續費,布魯可每手可賺14775港元。

港股史上第二凍資額,有券商開通百倍認購

布魯可此次上市堪稱現象級IPO。

1月7日,布魯可在香港公開招股結束,獲超6000倍的超額認購,申購額達8786.54億港元,無論是認購倍數及金額均超過2024年港股新股「凍資王」毛戈平。

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按照凍資金額計,布魯可超越2021年上市的諾輝健康的8400億港元,位列港股史上第二。

匯生國際資本有限公司總裁黃立衝對時代財經分析稱,布魯可此次IPO引起極大的反響,原因之一在於市場對新概念和創新產品的熱情,以及近期IPO市場缺乏震撼力的發行所致。「在布魯可上市之前,香港IPO市場很久沒有出現特別引人注目的新股發行,投資者對新機會的渴望增加。」

有報道稱,不少券商開通了百倍認購機制,投資者花1萬港元就可以獲券商百萬港元配資認購,使得布魯可新股認購熱度不斷追高。黃立衝也指出,「這是‘莊家’當下最喜歡炒作的主題。」其稱,泡泡瑪特近年來在資本市場的成功、「谷子經濟」的興起等,都引起了投資者對潮玩和相關IP衍生品的熱情。

據時代財經瞭解,一些打新布魯可的投資者同時也持有泡泡瑪特、卡遊股票。

這些公司均屬於近年來大熱的角色類玩具產業,亦是當下火熱的「谷子經濟」,即二次元IP周邊商品,產品形態主要包括手辦、徽章、亞克力立牌、掛件、色紙等。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2023年,全球IP玩具市場規模為5213億元,佔全球玩具市場的67.4%;其中中國IP玩具市場為676億元,佔中國玩具市場的64.4%。

布魯可也想搭上這一風口。根據招股書,布魯可早期主要從事積木玩具的設計、研發、銷售,2019年將業務拓展至拼搭角色類玩具的研發,並於2022年開始推出拼搭角色類玩具。

2021年至2023年,布魯可實現營收3.30億元、3.26億元和8.77億元,2024年上半年,布魯可營收增長237.6%至10.46億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布魯可共有431款在售SKU,包括面向6歲以下兒童的116款SKU、面向6至16歲人羣的295款SKU,以及面向16歲以上人羣的20款SKU。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布魯可已是中國最大的拼搭角色類玩具企業,在全球拼搭角色類玩具市場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6.3%,前兩者為知名跨國玩具公司萬代和樂高。

因此,布魯可身上也被貼上許多標籤,如「中國版樂高」、「積木界的泡泡瑪特」等。

招股書介紹,布魯可主流產品價格在9.9元至399元不等,熱銷的大眾價格帶產品定價為39元,平價價格帶產品定價為9.9元至19.9元。值得一提的是,布魯可產品的平均售價也呈現逐年下調趨勢,2021年-2023年分別為89元、38元、23元,2024年一季度則進一步降至19元。

朱偉松二次創業,奧特曼IP收入佔比過半

布魯可是創始人朱偉松的二次創業。

出生於1982年的創始人朱偉松是浙江紹興人,與盛大創始人陳天橋、金山軟件創始人求伯君是同鄉。21世紀初,網絡遊戲對這位80后的創業影響巨大,2009年,朱偉松與林奇等人一同成立了遊戲研發公司遊族網絡,朱偉松負責產品研發;2014年,遊族網絡登陸中國A股主板,巔峰時期前董事長林奇以22億美元身家位列亞洲十大年輕富豪第五名,朱偉松也曾憑藉26億元身價入選胡潤80后富豪榜。

不過也是在遊族網絡上市同年,朱偉松套現近10億離開,並於同年成立布魯可前身葡萄科技。

早期,葡萄科技更多以兒童硬件產品,比如平板電腦、AR識別七巧板等為主營產品。一次朱松偉在機場給孩子買禮物,在樂高門店中看到價格后頗受震撼,認為這是一門比網遊還要賺錢的高毛利生意。2017年,葡萄科技才正式進入積木領域,併爲新項目起名布魯可,轉型做兒童積木玩具。

2021年,面對公司不温不火的經營局面,朱松偉嘗試做拼搭角色類玩具,並開始引進了海外IP,拿到知名IP奧特曼的授權,成為布魯可的重要轉折。與此同時,爲了快速打開市場,布魯可2021年的營銷費用(銷售及經銷費用)也高達3.89億元,佔當期收入超118%。

搭上奧特曼IP,為布魯可的營收帶來暴漲。2021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上半年,布魯可實現營收3.30億元、3.26億元、8.77億元和10.46億元,毛利潤分別為1.23億元、1.23億元、4.15億元和5.54億元。而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奧特曼IP相關產品為布魯可貢獻了1.11億元、5.57億元和6.01億元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2%、63.5%和57.4%。

不過截至目前,布魯可還處於虧損狀態,2021至2024上半年的三年半,布魯可已累計虧損13.9億元。若剔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損失、股權激勵費用計提等,布魯克則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經調整淨利潤2.92億元。

儘管公司一直處於燒錢境況,但仍吸引了不少資本進入。布魯可上市前共進行了3輪融資,融資金額合計17.87億元,其中就包括昔日老搭檔林奇出資1億元。

截至上市前,朱偉松直接和間接持有布魯可54.95%的股權,是最大股東,此外君聯資本總計持股7.03%、源碼資本持股5.64%、雲鋒基金持股3.15%、高榕資本持股1.19%。

不過黃立衝指出,儘管潮玩賽道具有成長性,但也在逐漸呈現擁擠,許多新興品牌和傳統玩具公司紛紛進入這一領域。同時,布魯克過於依賴某些特定IP(如奧特曼)也存在風險。

招股書顯示,布魯可擁約50個知名IP的非獨家授權,包括奧特曼、變形金剛、火影忍者、漫威、小黃人、寶可夢、DC蝙蝠俠等,同時也有2個自有IP,百變布魯可與英雄無限。

布魯可一度想發力自有IP,但從收入結構來看,2022-2023年,布魯可自有IP的收入僅佔總收入的0.6%、7.3%,2024年上半年升至16.5%。

過於依賴外部IP的布魯可,每年也在支付高昂的授權費。招股書顯示,布魯可的授權費支出從2021年的250萬元,一路增加至2022年的1495萬、2023年的7300萬元,2024年上半年更是達到9120萬元。

而根據最新的授權協議,公司核心IP奧特曼在中國的授權到期時間為2027年。值得注意的是,此類IP授權協議通常為期1-3年,且一般不會自動重續,這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續約風險。

顯然,想要成為下一個泡泡瑪特或者樂高,布魯可或許不能只靠「奧特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