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0 22:32
336,653名!2024券商人員榜
歲
末年初,全行業148家券商的336,653名從業人員,告別風雲激變的2024,迎接繼往開來的2025。
券商從業人員縱覽
來自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148家證券公司(含單列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下同)共有336,653名從業人員。其中有212,256名一般證券業務人員,80,347名投資顧問,28,410名證券經紀人,8,811名保薦代表人,5,743名證券分析師和794名投資主辦人。
在此之前的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證券從業人員分別為340,078名、353,471名和342,029名。
而在2024年內,證券從業人員淨減18,001名,降幅為5.08%。一般證券業務減少13,351名,降幅為5.92%;證券經紀人減少8,901名,同比減少23.86%。與此同時,投資顧問淨增3,310名,增幅為4.30%;證券分析師淨增962名,同比增幅20.12%;保薦代表人淨增179名,增幅為2.07%。
哪些券商大量增員
經歷了「924」行情,券商從業人員下降的趨勢並未改變。
從業人員數量顯示:中信證券以14,215名居首,同比減少1,389名,降幅為8.90%。其次是國泰君安、中信建投、銀河證券和廣發證券,分別為11,365、11,351、11,261和10,802名;國信證券以9,994名跌出「萬人大廠」。華泰證券、招商證券、中泰證券、海通證券、興業證券、方正證券、申萬宏源證券,人員數量均超過七千名。
除年內新增的7家券商資管子公司——中信資管、申萬宏源資管、國聯資管、山證資管、華安資管、萬聯資管、華福資管,以及外資券商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簡稱:渣打證券)外,共有32家券商出現增員。
從人員增長絕對數量來看,因網點規劃調整,中信華南淨增551名,同比增幅達54.99%。銀河證券淨增340名,同比增長3.11%。東莞證券(116)、麥高證券(109)、申港證券(68)、中郵證券(57)和粵開證券(50)增員數量相對較多。
從減員比例來看,華源證券人員降幅高達22.78%,主要來自經紀人大幅減員。而在頭部券商中,國信證券減員1,260名,降幅達到11.20%。此外,國投證券減員775名,降幅也達到10.21%。
投顧人員此消彼長
從2021年到2024年的四年時間里,券商投資顧問人員逐年增長,分別為68,344名、73,528名、77,037名和80,347名。在2024年底,投顧數量首次突破8萬大關,並且佔到全部從業人員的23.87%。
與財富管理業務相應,頭部券商普遍擁有數量眾多的投顧隊伍:廣發證券現有4,601名投資顧問,同比增長4.05%;其次是中信證券(4,463)、銀河證券(4,059)、中信建投(4,058)、國泰君安(3,880)、國信證券(3,797)和華泰證券(3,482)。方正證券、中金財富、招商證券、長江證券、中泰證券、申萬宏源投顧人員超過兩千名。
從投顧人員變動來看,中信建投和中信華南分別淨增447、417名,同步增幅分別為12.38%和100.32%。華泰證券(283)、中金財富(273)、銀河證券(262)、中信證券(239)均有明顯增員。在中位數以上的券商中,華創證券、國金證券和華西證券投顧人員相對增幅也較為明顯。
經紀人四年減員半數
與此同時,傳統的經紀人數量一路走低,2021年到2024年期間分別為54,999、45,859、37,311和28,410名。如果每年近萬人的減員趨勢持續,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清零」。
截至2024年底,方正證券(1,271)、國投證券(1,058)、海通證券(1,053)和國泰君安(1,013),仍保有千人規模的證券經紀人。粵開證券、川財證券和金圓統一證券,2024年內經紀人分別淨增46、16和1名。而華源證券經紀人鋭減1,070名,同比減少70.12%。
2024年內,裁判文書網僅發佈了兩份涉及證券經紀人的「討薪」案件,分別來自海通證券和方正證券。因「委託代理關係」不適用勞動法規定,當事人的訴求未獲法院支持。
保代數量維持高位
2024全年,投行業務處於行業寒冬。在「僧多粥少」的低谷期,券商保薦代表人數量繼續增長,達到8,811名;同比增幅為2.07%,較此前數年明顯減緩。
傳統的「三中」依然是保代人數最多的券商——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分別為620、593、491名;其次是海通證券(460)和華泰聯合(414);TOP10中還有國泰君安(371)、國信證券(348)、民生證券(337)、國金證券(290)和申萬投行(272)。
與2023年底相比,海通證券和國信證券保代數量分別淨增42、34名,同比增幅分別為10.95%、10.83%;其次是浙商證券(27)、平安證券(25)和開源證券(21);國泰君安、國投證券、中德證券、中泰證券、興業證券、國元證券和東吳證券增員相對較多。在中位數以上的券商中,華福證券、平安證券、浙商證券、中德證券、南京證券、開源證券、國新證券、國信證券、國海證券和海通證券,同比增幅超過一成。而東北證券、申港證券、中天國富證券、東興證券、方正投行、國融證券,保代降幅達到兩位數。
節前最后一天,中證協發佈了2024年度券商投行業務質量評價結果。經統籌考慮股票保薦、債券承銷、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和股轉公司(北交所)四類投行業務,11家券商榮獲A類評級,分別是:財信證券、長城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聯合、申萬宏源、招商證券、中泰證券、中信證券和中郵證券。
行家注意到,本次評價主要參考2023年度投行執業情況,以及期內和期后監管處罰事項。在2024年內「招兵買馬」擴充投行實力,同時注重合規展業的券商,后續有望取得佳績。
分析師增幅逾兩成
從2021年到2024年,券商分析師數量分別為3,545、4,068、4,781和5,743名,呈現加速增員態勢。與從業人員的下降形成鮮明對比,證券分析師數量再創新高。在分倉佣金削減和研究業務調整的背景下,這一變動值得深入探究。
中金公司現有347名分析師,淨增48名,同比增長16.05%。中信證券以259名居於次席,淨增77名,同比增幅達42.31%。申萬宏源證券旗下的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簡稱:申萬研究所),分析師數量為180名,同比增長25%。分析師數量較多的券商還有國泰君安(174)、中信建投(173)、興業證券(165)、浙商證券(165)、華泰證券(163)、廣發證券(160)、長江證券(141)、海通證券(140)和招商證券(131)。
因上一年基數較低,恆泰證券、華源證券、東方財富證券、大同證券、華福證券、麥高證券和宏信證券分析師數量急速膨脹。而紅塔證券、首創證券和德邦證券分別減員31、14、10名,降幅為73.81%、45.16%和17.86%。
2025新年伊始,券業行家重磅推出「中國「家辦」千人行」主題金融年會,特邀首席經濟學家,共同探討未來「家辦」在財富管理領域的發展趨勢。
(轉自:偉海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