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0 20:09
邁富時(02556)可謂是2024年新股中的大牛股。自5月份上市以來,截至12月12日,公司累計漲幅約207%。
然而自12月12日以來,邁富時便處於不斷加深的下跌浪潮之中。1月10日,該股觸及68.85港元,創2024年5月30日以來新低。值得關注的是,近20日交易日,邁富時股價已腰斬。
19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近48%
持續漲幅之后,邁富時陷入股價頹勢困局,幾近腰斬。截至1月10日收盤,公司報72.5港元,成交量為84.79萬股,總市值約為171.2億港元。
目前邁富時的市值較高位(144港元)時蒸發近169億港元,這讓高位入局的投資人很難露出滿意的微笑。
根據智通財經APP觀察,邁富時股價頹勢,或可以12月27日為分界線,細分為兩個階段。
前一個階段為12月12日至24日,這九個交易日該股累計跌幅24.21%,總成交量為514.64萬股,總成交額為6.07億港元。
這一階段下跌的邏輯或是籌碼出貨,股價回調。根據籌碼峰變化可知,經過前三個交易日(9日至11日)的股價大漲,主力資金的出貨動作或已基本完成。在經過高換手的動作后,該股便出現持續回落狀態,股價開始低迷。
具體來看,邁富時頂部籌碼下移明顯,12月24日,公司70%的籌碼區間在94.6港元至113.7港元集中。而12月12日,公司70%的籌碼區間則為91.2港元至111.4港元。可見,24日的籌碼更為集中且峰值下降,而隨着成交量異常冷清平穩后,相關資金進場收集籌碼。
但12月27日之后,邁富時跌勢加深。12月30日至1月10日,九個交易日間,公司累計跌幅達32.56%,總量為563.21萬股。可見無論是量能還是跌幅,第二階段的跌勢比第一階段更為慘烈。
深究背后原因,離不開12月27日的配股公告。
公告顯示,公司已於2024年12月27日完成配售新股份,共計100萬股,約佔配售完成后已發行股本的0.42%。此次配售的價格為每股110港元,所得款項總額約為1.1億元,扣除相關費用后,淨額約為1.1億元。配售所得款項的分配計劃為,約70%(7665萬元)用於研發營銷和銷售領域的AI大模型技術,30%(3285萬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配售對公司的股權結構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由49.72%降至49.51%,而公眾股東持股比例由25%上升至25.32%。公眾股東持股比例提升,想要再度提振股價,則主力資金的控盤成本將大大增加。
從目前的經紀商持股比例來看,邁富時的前兩大經紀商分別為核聚證券及招銀國際證券,持股數量分別為133億股及3465.28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56.31%及14.67%,兩大經紀商持股比例高達70.98%。
值得關注的是,招銀國際證券的持股均來自核聚證券的轉入。2024年9月份,核聚證券兩次通過「轉倉」方式將持股比例由71.29%減至56.31%,減倉3465.28萬股,價值31.63億港元。
具體來看,9月19日,核聚證券轉出1540.10萬股進入招銀國際證券,市值約為13.34億港元。9月23日,核聚證券再次轉出1925.18萬股進入招銀國際證券,市值約為18.29億元。
當然,核聚證券和招銀國際證券背后的資金方,我們不得而知。但通過轉倉來降低持股比例,是否也意味着對邁富時股價的認同呢?
不過儘管最近邁富時跌跌不休,但仍有資金接盤。從近20日的買方來看,港股通是接盤主力。港股通(深)和港股通(滬)分別淨買入300.85萬股及105.52萬股。
國內營銷及銷售SaaS龍頭流動性危機不容小覷
由於市場競爭劇烈、企業投入降低以及難以盈利等多個因素的影響,SaaS企業近幾年在資本市場的中的表現十分低迷,以代表性的SaaS標的有贊(08083)為例,其2021至2023年的股價跌幅分別為76.62%、63.7%、26.53%,且在連跌三年之后,中國有贊2024年的跌幅超13%。目前,該公司市值較巔峰時期已縮水超95%。
市場之所以給予邁富時熱切的關照,與其作為國內營銷及銷售SaaS龍頭,基本面尚有可圈可點之處有關。2024H1,公司實現收入7.39億元,同比增長26.72%,其中SaaS業務收入4.00億元,同比增長30.45%;稅后利潤為-8.20億元,虧損同比擴大。不過公司經調整后淨利潤為0.48億元,實現扭虧。
經調整淨利潤扭虧后,券商紛紛對其向好表現給予積極信號。比如西部證券預計2024-2026年邁富時營收分別為14.9、18.7、24.1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94、0.37、1.38億元。邁富時是國內全鏈路營銷與銷售SaaS龍頭,看好AI賦能下公司業績增長潛力,給予「增持」評級。
不過,經調整淨利潤扭虧的背后,公司的流動性危機仍不容小覷。
目前,邁富時經營活動的現金流仍為負值。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4.70億元、0.65億元、-1.22億元及-0.56億元。入不敷出背后,説明邁富時的造血能力仍有待提升。
更為關鍵的是,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3.61億元,短期負債則高達9億元,資產負債比更是接近80%。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邁富時的償債能力承壓已經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而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邁富時的成長性似乎也並不樂觀。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邁富時雖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營銷及銷售SaaS解決方案提供商,但其2022年時所佔的市場份額僅有2.6%。龍頭玩家僅有低個位數的市場份額,可見該市場是極其分散且競爭劇烈的。
更為重要的是,邁富時在劇烈的市場競爭下暫未具備產品佈局的協同戰略優勢。
邁富時當前的SaaS解決方案主要依靠兩款標誌性產品,分別是營銷SaaS產品T雲,以及銷售SaaS產品珍客,該兩大產品僅針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營銷及銷售這一單一環節。但市場中的其他領先SaaS玩家,已將SaaS產品和服務延伸至了企業經營過程中包括營銷及銷售在內的所有環節,覆蓋了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等諸多維度。
目前,邁富時的市淨率為30.56倍,有讚的市淨率僅為3.25倍,港股市場中的核心SaaS企業的市淨率估值均在1-3倍左右,可見邁富時對於港股來説依舊不算「便宜」。
綜上,對於邁富時股價下跌,一部分原因或許資本市場資金操作有關,另一部分或在於投資者認為其前期估值過高,且對其成長性未必看好。未來,邁富時能否頂住流動性壓力,彰顯國內營銷及銷售SaaS龍頭風采,我們可以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