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平安好醫生「瘋狂」分紅108億!掌舵人三換仍未解決未來增長難題

2025-01-10 11:33

近日,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平安好醫生」,股票代碼:1833.HK)發佈了一則公告,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公告顯示,瑞銀代表要約人提出了可能的強制性無條件現金要約,旨在收購平安好醫生所有已發行的股份,以及根據以股代息計劃未來將發行的股份(要約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士已持有及將向其發行的部分除外)。同時,該要約還計劃註銷所有尚未行使的購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要約人是安鑫有限公司,由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集團」)間接全資擁有,目前已是平安好醫生的控股股東。若此要約成功實施,平安好醫生將成為平安集團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其財務業績也將被併入平安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中。

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該消息發佈后,平安好醫生的股價並未出現明顯波動。截至2025年1月9日,平安好醫生收盤價為6.25元/股,近兩日跌幅為0.79%。然而,與2021年2月中旬的最高點52.85元/股相比,其股價已累計下跌了88%。

首次扭虧為盈,「節流」並非長久之計

平安好醫生,作為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領域的佼佼者,自2015年上線以來,便憑藉其豐富的醫生資源和專業的醫療服務,為用户提供了涵蓋在線問診、健康管理、健康商城及家庭醫生服務等全方位的健康解決方案。

然而,儘管背靠平安集團這一強大后盾,平安好醫生的業績表現似乎一直停滯不前。從2015年至2023年,平安好醫生年度淨虧損總額始終居高不下,累計虧損額超過了72億元。具體來看,這九年的淨虧損分別為3.24億元、7.58億元、10.02億元、9.12億元、7.47億元、9.49億元、15.37億元、6.40億元、3.35億元。

近年來,平安好醫生的營收情況也呈現出下滑趨勢。縱觀近三年的中期報告,其營收從2022年上半年的28.28億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20.93億元,降幅達到了26%。公司方面稱,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下滑主要受到部分業務模式變化導致收入確認延后,以及2023年上半年收入高基數的影響。然而,考慮到2023年相較2022年營收也下降了約21.43%,將2023年稱為高基數年份似乎並不合理。

進一步拆分2024年中報的收入結構,可以發現平安好醫生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其健康服務業務的疲軟。2024年上半年,健康服務營收為9.83億元,佔總營收的47%,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6.3%。儘管醫療服務營收同比上升了3%,達到10.63億元,但毛利率水平卻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3個百分點。而養老服務雖然實現了204.8%的同比增長,但由於基數太小,上半年營收僅為4731萬元,佔總營收的2.26%,對整體業績的提振作用有限。

圖片來源於:平安健康2024年中期報告

圖片來源於:平安健康2024年中期報告

歷經9年的虧損之路,平安好醫生終於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了扭虧為盈,錄得6063萬元的淨利潤。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好醫生盈利的轉折點並非來自主營業務的突破,而是得益於成本的主動縮減,這不禁讓市場對其盈利的可持續性產生質疑。

根據平安好醫生2024年上半年的財報數據,公司戰略業務的付費用户數達到了約1770萬人,同比增長約4%。其中,F端戰略業務付費用户數約為1480萬人,同比增長約7%;B端戰略業務付費用户數約為260萬人,同比增長約2%。同時,B端累計服務的企業客户數也達到1748家,同比增長約46%。

儘管F端、B端的業務付費用户以及B端的企業客户均有所增加,但平安好醫生的總體營收卻出現了下滑。這一數據表明,單個客户可貢獻的收入正在逐步下降,這對於公司的長期發展來説無疑是一個不利的信號。

此外,報告期內平安好醫生的毛利率水平與去年同期持平,為32.2%,這可能意味着公司在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方面並未取得明顯的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銷售及營銷費用為3.67億元,同比減少了18.6%;管理費用(含研發費用)為3.95億元,同比大幅減少了47.8%;研發費用更是降低了51.3%,僅為1.61億元。期間費用率的大幅下降,成爲了平安好醫生扭虧為盈的關鍵因素。

圖片來源於:平安健康2024年中期報告

圖片來源於:平安健康2024年中期報告

根據財報中對於費用的拆分可知,2024年上半年僱員福利費用3.44億元,同比下降48.62%。在員工數量方面,平安好醫生的員工規模經歷了大幅調整。從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員工數量從3425名一路下滑至1446名,大幅減少了約58%。

圖片來源於:平安健康2024年中期報告

圖片來源於:平安健康2024年中期報告

早在2023年,就有網友在脈脈平臺上曝料稱,平安好醫生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裁員比例高達50%,全公司裁員超過800人。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社會關注,平安好醫生「頻繁裁員」的話題也一度登上了熱搜。

對此,平安好醫生官方做出了迴應,表示裁員已在2023年完成,是架構調整和常規管理動作的一部分,並已採取積極措施幫助受影響的員工,充分保障其合法勞動權益。

2023年10月,平安好醫生「掌舵人」生變,方蔚豪由於個人工作安排原因辭任,由李鬥接任。李鬥上任后,對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組織架構調整和人員優化。據多家媒體報道,平安好醫生在2023年末就開始了中高層及普通員工的職務調整,個別部門的調整比例高達50%,甚至波及到原有的高管團隊,高級副總裁陳琳、吳德軍等人在競聘中失利。

三度換帥,能否力挽狂瀾

談及「掌舵人」,平安好醫生在成立的九年間,經歷了三次掌門人的變動,每一次都伴隨着公司戰略和業務方向的調整。

2013年,王濤應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之邀,加入平安集團,並出任平安健康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次年8月,他創立了平安健康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即平安好醫生的經營實體),並親自擔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僅用一年時間,王濤就成功打造出平安好醫生APP,引領公司走上了互聯網醫療之路,主要向C端用户提供免費或低價的線上問診服務。然而,在王濤的任期內,平安好醫生一直處於業績虧損狀態。2020年5月,平安好醫生突然發佈公告,稱王濤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等職務。

王濤離職后,平安好醫生迅速任命方蔚豪為新任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方蔚豪在醫療健康領域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曾參與創建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他的領導下,平安好醫生全面啟動了業務戰略轉型,開始「去C端」化,逐漸遠離互聯網醫療賽道,精簡掉戰略協同性不足的業務,將戰略重心收攏至平安集團內部。

2023年11月,李鬥接棒方蔚豪,成為平安好醫生的第三任CEO。李鬥是平安團隊中為數不多同時擁有醫藥、快消、保險、養老等多個領域管理經驗的高管。他的上任,標誌着平安好醫生在短短九年間經歷了三次換帥。

圖中人物系 平安好醫生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 李鬥

圖中人物系 平安好醫生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 李鬥

值得關注的是,李鬥將此前在居家養老領域的經驗帶到了平安好醫生。在2023年的年報中,公司首次將「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戰略微調為「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意味着「養老」正式步入整個集團的戰略佈局。然而,從2024年上半年的養老業務營收佔比來看,該業務還遠遠不足以支撐公司整體業績的好轉。

此外,三位掌舵人的薪酬也格外引人注目。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王濤的年薪分別為702.8萬元、1634.6萬元、2059萬元、792.2萬元。2020年-2022年,方蔚豪的年收入分別為337.90萬元、2682.80萬元、2552.40萬元。而李鬥2023年的薪酬相較前兩位有較大差距,僅為94.50萬元。

動用IPO資金進行鉅額分紅引發熱議

2024年11月14日,平安好醫生正式宣佈建議宣派特別股息。根據公告內容,平安好醫生計劃從公司儲備的股份溢價賬中,向股東派發每股高達9.7港元的特別股息。考慮到平安好醫生目前總股數為11.18億股,此次派發的股息總額將達到108億港元。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的淨利潤僅為6063萬元。如此大手筆的分紅行為,自然在市場中引發了熱議。根據wind數據顯示,平安好醫生的控股股東為中國平安,通過安鑫有限公司持有4.41億股,持股比例達到39.42%。按照這一持股比例推算,中國平安將分得約42.8億港元的股息。

面對市場的爭議和質疑,平安好醫生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營運資金充裕,爲了回報股東的支持並提高資金使用率,公司董事會決定批准派發特別股息。此次派息計劃符合公司及股東的整體利益。

值得關注的是,平安好醫生的分紅並非源自企業自身利潤,而是動用了原本用於公司潛在投資、收購、海外拓展計劃以及發展核心業務的IPO資金。

根據2024年11月14日的公告,平安好醫生對未動用的所得款項淨額的計劃用途進行了更改。原本用於公司潛在投資、收購、海外拓展計劃的資金1537.9萬元,以及發展集團核心業務的資金7828萬元,均被調整為544.9萬元。而多出的8276.1萬元,則被劃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其中就包括股息分派。

圖片來源於:平安健康公告

圖片來源於:平安健康公告

平安好醫生給出的解釋是,潛在投資及收購的資金需求預計較為有限,同時核心業務對所得款項的依賴也顯著減小。然而,基於上述對平安好醫生的基本面分析,這一理由似乎有些牽強。目前,平安好醫生的核心業務並未出現明顯增長,營收甚至出現下滑。單純的成本降低並不具有持續性,而未來無論是進行投資還是深入發展核心業務,都需要相應的資金投入。

此舉也不禁讓市場質疑:在覈心業務無顯著增長、營收下滑的背景下,平安好醫生未來何處尋找增長點來支撐業績?這次動用IPO資金進行大額分紅,其背后的邏輯和動機值得深入探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