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重汽向「世界一流」邁進!如何加快技術與產品創新?

2025-01-09 15:05

中國重汽,加速推進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的深度融合,向着「世界一流」的宏偉目標穩健邁進。

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引領下,中國重汽深刻把握時代脈搏,將科技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靈魂。公司不僅大幅度增加研發投入,構建起覆蓋全鏈條的科研體系與高端技術創新平臺,更在發動機核心技術、先進傳動系統、整車智能化設計以及智能製造等多個維度實現了突破性進展。每一項技術的精進,都是中國重汽人對卓越品質不懈追求的見證,也是其技術實力不斷攀升、與國際頂尖水平並跑乃至領跑的堅實基石。

面對商用車市場日益嚴峻的同質化挑戰,中國重汽展現出非凡的戰略眼光與創新能力。公司深知,唯有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因此,中國重汽持續深化技術創新與產品迭代,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引領行業潮流的新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在設計理念上更加貼近用户實際需求,更在性能表現、節能環保、智能互聯等方面實現了全面升級,極大地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滿足了客户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注:本文內容摘選自《2024年商用車藍皮書》中的「中國重汽:推動中國重卡邁向世界一流」章節)

技術創新:鑄就核心競爭力

技術創新,作為中國重汽持續騰飛的強勁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這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五年來,中國重汽心無旁騖攻主業,大刀闊斧搞改革,不斷加大科技投入。根據企業財報統計,中國重汽研發投入佔比從2018年的2%,翻番提升至2022年的4.3%,5年研發投入150億元,是前15年的總和。研發人員從2018年的1102人,增長到3936人,增長近3倍。其中,碩士生從790人增長到2760人,博士從9人增長到83人。這一戰略性的投入為中國重汽的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面對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到來,中國重汽展現出了前瞻性的佈局能力。與濰柴動力的強強聯合,讓中國重汽在國六b排放標準產品的接入上佔得先機。MC/WP雙動力配置的引入,為客户贏得了新時代的競爭優勢。此外,搭載濰柴54.16%熱效率WP15NG的豪沃及汕德卡大馬力燃氣車的陸續上市,更是開啟了燃氣車大馬力時代的新篇章,彰顯了中國重汽在技術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   

技術創新不僅體現在排放標準的升級上,更滲透於產品性能的全面優化。汕德卡G7H大馬力燃油車,搭載國內頂尖的TD節油技術發動機,配合無極S動力鏈,實現了燃油經濟性與動力性能的雙重飛躍。而中國重汽獨創的S-IBD緩速制動技術,最大制動功率可達375KW/510馬力,以革命性的節油與安全性能,重新定義了商用車制動系統的標準。

進入2023年,中國重汽的創新步伐進一步加速。行業首款AT自動擋輕卡——HOWO統帥AT自動擋輕卡的推出,標誌着中國重汽在商用車自動擋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其搭載的自研智能8AT變速箱,內置5組濕式離合器,0.4秒最快響應,比傳統AMT提升50%—70%,以超快響應速度與卓越性能,引領商用車自動擋技術的新潮流。

更令人矚目的是,中國重汽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已見成效。純電動、混動及燃料電池三大技術路線並進,全球首創雙電機構型自主電驅橋的問世,不僅系統效率高達94%,更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車市場中樹立了技術標杆。S-CET藍立方新能源平臺技術的發佈,以及基於該平臺的S-TED重卡與S-ELP輕卡純電產品的亮相,進一步彰顯了中國重汽在綠色低碳轉型道路上的堅定決心與強大實力。

在整車集成技術方面,中國重汽通過模塊化設計理念,實現了研發、生產、售后的無縫銜接,極大地提升了全產業鏈的協同效應與規模效應。整車仿真平臺與整車域控制系統的升級,不僅提升了車輛的關鍵性能指標,更賦予了車輛更高的智能化水平,為用户帶來前所未有的駕駛體驗。

此外,中國重汽在新材料新工藝方面的探索同樣令人矚目。生產線的柔性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滿足了客户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增材製造、工藝仿真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更是為中國重汽的產品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

產品創新:不斷樹立行業標杆

在當前商用車領域,市場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同質化挑戰,產品與技術的界限日益模糊,各大企業間的競爭趨於白熱化。面對這一困境,如何突破重圍,贏得客户的青睞與市場的份額,成爲了所有商用車製造商亟待解決的核心議題。

中國重汽深刻洞察到,不同細分市場下客户的需求千差萬別,即便是相同馬力的牽引車,在跨越地域、穿梭於不同路線的過程中,用户的關注點也會發生顯著變化。為此,中國重汽不斷強化自主正向研發能力建設,通過「揭榜掛帥」、簽訂「軍令狀」等,集中攻克商用車領域的「卡脖子」難題,實現技術引領,以市場為導向倒逼產品創新研發,讓產品研發與市場需求同步,持續加快新產品上場速度,推出客户真正需求的產品,不斷樹立行業標杆。

近年來,中國重汽的成就斐然,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產品相繼問世,不僅彰顯了企業的產品創新實力,更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杆。2020年初,中國重汽便以25台無人駕駛電動集卡在天津港的全球首次整船作業驚艷亮相,不僅為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建設貢獻了「中國方案」,更彰顯了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前瞻佈局。隨后,新一代黃河X7重卡高端物流牽引車的上市,更是以其卓越的性能指標,如全球領先的0.349Cd風阻係數,確立了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領先地位。而專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定製的黃河氫燃料電池雪蠟車,更是實現了智能雪蠟車的「中國首創」,填補了國內空白,以科技力量為冬奧會增添了一抹亮麗的中國色彩。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重汽的產品創新步伐從未停歇。2022年,全球首輛搭載濰柴熱效率52.28%柴油發動機和熱效率54.16%燃氣發動機的重卡產品,均在中國重汽率先誕生。這一壯舉,不僅是中國重汽產品實力的展現,更是全球動力技術領域的一次革命性飛躍,標誌着中國在全球重卡動力技術比拼中邁出了堅實而自信的步伐。

2023年,中國重汽的產品創新步伐依舊穩健而有力。4月,隨着一項震撼業界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誕生,黃河X7以其卓越的燃油經濟性和超長續航能力,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智造的非凡實力。在嚴格的車貨總重49噸測試條件下,黃河X7僅憑一箱容量為945.29升的燃油,便完成了驚人的4871.18公里行駛距離,這一壯舉不僅創造了「半掛式卡車單次加油行駛最遠距離」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更是彰顯了中國重汽在綠色、低碳、高效運輸解決方案上的領先地位。

2024年,中國重汽以卓越的創新力和前瞻性的戰略佈局,再次引領商用車行業邁向新的里程碑。這一年,其產品線不僅實現了深度拓展,更在技術創新與用户體驗上實現了質的飛躍,為國內外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之作。

在高端干線物流領域,汕德卡全新C9H超高頂WP17T 840馬力牽引車橫空出世,以其非凡的性能與極致的設計,重新定義了行業標杆。這款力作搭載了中國重汽專屬定製的濰柴WP17T 840馬力發動機,這顆「巔峰動力心」不僅以52.28%的超高熱效率傲視羣雄,更在排量、功率及扭矩上獨佔鰲頭,確保了運輸時效較同級產品提升高達13%。配合S-TD節油科技的精妙運用,以及專屬無極S動力鏈的一體化匹配,實現了驚人的節油效果,較傳統方案再省6%,真正成爲了干線物流領域的「開掛猛獸」。此外,車輛的外觀前臉煥然一新,內飾更是奢華升級,輔以全新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讓駕駛者在享受48分貝極致靜謐空間的同時,也能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極智用車樂趣,無疑是國內最高端智能卡車的典範。

在燃氣車領域,中國重汽同樣展現出了非凡的創造力與實力。豪沃TS7-H牽引車,搭載了54.16%高熱效平臺定製版WP17NG燃氣發動機,以700馬力的超強動力,搭配S-IEC燃氣智控技術、無極S動力鏈一體化開發、智能動力域控制及超低風阻設計等前沿科技,實現了百公里節氣2-3kg的卓越表現,以極致科技助力用户收益最大化。更令人矚目的是,該車首次在國內採用了頂蓋輔助遠光燈設計,極大提升了夜間行車的安全性。超高頂平地板設計,內高達到行業領先的2200mm,配合1100mm抽拉卧鋪及48分貝的靜謐空間,共同打造了頂級座艙體驗,讓長途駕駛也能成為一種享受。

面向輕卡市場,中國重汽HOWO輕卡更是推出了全新一代統帥及全新一代悍將系列產品,以高效、安全、智慧為核心,重新定義了城市物流的新標準。這兩款產品均搭載了熱效率高達46%的專屬2.5L發動機,並配備了行業首創的8AT變速箱,實現了0.418的超低風阻駕駛室設計,節油效果顯著提升,可達15.3%以上。超大視野的風窗玻璃、12bar的制動壓力、超強駕駛室本體以及L2級自動駕駛技術的運用,全方位保障了駕乘人員的安全。濰柴WP2.5N發動機與重汽自研8AT變速箱的聯動控制,確保了車輛在不同車速下均能運行在最經濟區間,加之極速絲滑的換擋體驗,徹底解放了司機的左腳,讓駕駛變得更加輕松愉悦,真正實現了舒適駕乘,讓運輸成為一種享受。這一系列產品的推出,無疑將成為未來城市物流市場的首選裝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