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10 08:20
(來源:財信證券研究)
覆盤:家電板塊經營穩中有升,當前估值處於后31.19%分位數的較低位置。本年度(2024.1.1-2024.12.30)申萬家用電器行業累計漲幅27.72%,跑贏滬深300指數9.63pct,白電/黑電/小家電/廚電漲跌幅分別為+39.67%/+33.64%/+6.72%/+7.01%,表現最好的為白電,漲幅亮眼且走勢穩定。估值方面,截至12月30日,家電板塊PE估值為16.69倍,處於近十年的后31.19%分位數,估值上仍存在較大的上行空間。經營方面,家電整體在2023年的較高基數下,營收和業績端仍維持了良好增長。但分板塊來看,只有白電是業績端實現正增長的板塊,白電企業通過出海、降本增效、提高生產環節成本優勢等一系列方式,真正實現了盈利質量的提升。
家電出口高景氣仍在延續,家電出口結構、產品力和全球化佈局三方面改善,長期來看強化我國家電出海優勢。2024年1-11月我國累計出口家電40.99億台,累計同比+21.3%,單2024年11月家電出口3.77億台,同比+13.8%,增幅雖然有所下滑,但在2023年較高基數的基礎上,整體仍維持在高位。1)家電出口結構改善,新興市場出口佔比提升,且更具成長性,對美出口風險敞口下降;2)國產家電品牌憑藉性價比在大家電全球市場擴張份額,依靠創新引領全球小家電市場,海外定價權提高,企業整體盈利質量提升;3)企業積極佈局全球產能,鞏固全球產業鏈優勢,整體的出海能力在提升。
以舊換新支撐耐用消費回暖,家電內需大幅改善,展望明年需求刺激的邊際效用可能遞減。從各類家電的終端零售表現來看,大部分家電品類都有明顯的改善,2024年1-11月家電社零累計同比+9.60%。政策執行初始階段刺激消費者購買熱情,但從長期來看,當前家電市場為存量主導,隨着存量更新需求的消費人羣基數縮小,政策帶來的需求刺激效應可能邊際遞減。
2025年投資策略:長期來看,家電的海外和國內市場都存在結構性機會,我們維持對行業「同步大市」的評級,1)對海外市場而言,更多增量空間來自發展中國家市場對基礎家電的需求快速提升,和新品類滲透率提升的成長空間;2)國內市場方面,雖已進入存量時代,但更新需求對耐用品質量要求只增不減,智能家電和高端家電的需求仍在攀升。因此我們投資邏輯主要聚焦於內外銷兼濟、海內外市場雙覆蓋的公司,以實現業務均衡發展下的穩健回報。建議重點關注海爾智家、石頭科技、螢石網絡,推薦關注美的集團、海信家電、蘇泊爾。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市場競爭激烈,地產竣工不及預期,終端需求不及預期。
1
2024年家電行業表現回顧
1.1 家用電器全行業
家電板塊全年漲幅表現領先,各子板塊走勢逐漸企穩,業績穩增和高股息類的家電板塊受市場青睞。本年度(取2024.1.1-2024.12.30,下同)申萬家用電器行業累計漲幅27.72%,跑贏滬深300指數9.63pct,家電子板塊中,白電/黑電/小家電/廚電漲跌幅分別為+39.67%/33.64%/6.72%/7.01%,表現最好的為白電,漲幅亮眼且走勢穩定;黑電板塊主要受益於個股四川九洲和四川長虹的強勢拉動作用;廚電板塊受到家電國補政策的強刺激,最終全年漲幅錄得7.01%;而小家電板塊漲幅相對其他板塊則表現較弱,漲幅為6.72%。
家用電器板塊估值位於近十年后31.19%分位數,存在上行空間。取2015年至今,近十年的家電板塊PE估值中位數為19.25,家電板塊估值從2021年初開始回落,到2024年8月觸底至12-13倍區間,目前已上修至16倍的位置,處於近十年的后31.19%分位數,也顯著低於近十年的家電板塊估值中位數,估值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上行空間。
家電行業整體的營收和業績維持正增長,子板塊間表現有所分化。家電整體在2023年的較高基數下,營收和業績端仍維持了良好增長。分板塊來看,白電是唯一在業績端實現正增長的板塊,白電企業通過出海、降本增效、提高生產環節成本優勢等一系列方式,真正實現了盈利質量的提升;黑電的營收大幅改善,但業績端仍有所承壓;小家電和廚電板塊的表現則類似,單季度營收增速在下滑,同時業績端承壓。
1.2 白電:全面改善,出口大年
空調產銷雙增,外銷表現優於內銷。2024年1-11月空調累計產量為1.83億台,同比+18.25%,銷量為1.83億台,同比+16.61%,其中內銷同比+3.53%,出口同比+35.87%。
1)內銷端:2023年的空調行業高景氣由內銷主導,基於對全球極端天氣多發和我國空調庫存處於低位的判斷,2024年初以來空調廠商排產信心較高,但Q2受天氣影響,終端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內銷相對走弱,Q3在家電國補政策推行刺激之下,出貨信心重振,整體來説,2024年全年的內銷走勢穩定增長。2)外銷端:2024年起,需求大幅改善,我國空調在全球的產品綜合競爭力較強,疊加全球極端天氣多發和地區能源危機,催生了海外需求增長。從我國空調出口的地區增速來看,2024年海外需求主要以新興市場和歐洲地區拉動,由於新興國家的空調普及率並不高,后續增長仍有成長空間。
冰箱產銷高增,外銷大幅提振。冰箱2024年1-10月累計產量為8773.80萬台,同比+21.74%,銷量為8748.54萬台,同比+21.58%,其中內銷同比+12.74%,外銷+32.16%。內銷有較大改善,增速先降后增,我們認為冰箱主要也是受益於家電國補拉動了換新需求;冰箱外銷則全年保持了平穩的增長,貢獻了主要的增長動力,目前處於持續的環比改善趨勢。
洗衣機表現相對較弱,整體產銷維持平穩增長。洗衣機2024年1-10月累計產量為7367.15萬台,同比+12.17%,銷量為7400.87萬台,同比+12.01%,其中內銷同比+5.91%,外銷+15.59%。內銷增速從7月開始加快,總體維持了平穩增長;洗衣機外銷則在2023年的高基數下,仍實現了較快增速,反映出海外需求也在持續改善。
從空冰洗的當前排產量來看,空調的排產信心充足,冰洗的排產計劃偏保守。家用空調的2024年10/11/12月排產增速分別為31.54%/43.05%/43.03%,2025年1月排產增速下滑至1.66%,主要受春節假期錯配影響,整體上空調外銷延續的高景氣疊加國內的家電以舊換新刺激,排產信心恢復,反映出各廠商對2025年的空調行業態度比較積極樂觀;冰洗的排產走勢比較相似,儘管2024Q3以舊換新政策全國順利推行,終端零售的改善也並未扭轉廠商的排產節奏,整體偏於平穩。
國補政策大幅改善白電消費,白電零售從2024Q3開始企穩回升。摒除2023年和2024年春節假期錯配形成的年初高增速,白電上半年的零售表現一般,零售端的回暖是從2024年8月的家電以舊換新實行以來,開始逐漸回暖,尤其對線下渠道的刺激作用更強。總體來説,排產端和零售端都反映了白電的改善趨勢。
1.3 黑電:需求改善,盈利修復可期
全年出口表現優於內銷,我國彩電廠商的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大型體育賽事刺激海內外彩電需求。彩電作為傳統的家用顯示設備,隨着產品更迭和技術發展,其市場需求逐漸被智能手機、平板和家用智能微投等新興視聽設備所分流,近年來的市場規模呈下滑趨勢。我國黑電企業近年來通過積極擴張海外市場、穩健運營、多品牌經營等策略,憑藉穩定的生產技術質量和性價比優勢,在海外市場也贏得了好口碑。2024年作為體育大年,歐洲盃、美洲盃、奧運會絡繹不絕,一方面,彩電消費者通常追求大屏化和清晰度,專業級愛好者則更甚,體育賽事會直接刺激消費者的彩電購買需求;另一方面,海信和TCL等企業通過藉助體育賽事進行營銷,加快了全球化步伐和間接喚醒潛在消費者需求,因此,整體來説,2024年彩電行業需求端實現了行業性修復。
面板價格波動導致黑電板塊業績承壓。結合我們在1.1家用電器全行業部分中所提到的黑電板塊營收表現大幅改善,但業績端的下滑壓力較大,我們認為主要壓力來自成本端的面板價格壓力,面板是彩電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產品成本受面板價格變動影響最大,從2023Q2以來,面板價格上漲后進入橫盤狀態,對公司經營上造成一定壓力,2024Q1-Q3單季度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速持續提升。
1.4 小家電:整體平淡,存在結構性亮點
小家電的可選屬性相對較強,在消費需求疲軟的大環境下,全年表現一般,清潔小家電需求較快增長,廚房小家電錶現平淡。即使從2024Q3起,大部分小家電也受到了來自家電國補的拉動作用,但復甦節奏仍較慢。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廚房小家電整體零售額為371億元,同比-4.60%;零售量18898萬台,同比+0.20%;均價196元,同比-4.80%。廚小電行業仍處於價格內卷的氣氛中,剛需品類持續承壓,品需改善類在迎合消費需求下表現較好。
清潔電器品類不斷豐富,滲透率較低疊加消費者的家庭清潔剛需,銷量表現亮眼。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清潔電器全渠道零售規模為234億元,同比+11.00%,銷量1901萬台,同比+17.90%,其中除了拖把之外,清潔電器每個細分品類的銷售額都實現正增長。掃地機器人新品層出不窮,產品迭代迅速,作為勞動替代的清潔剛需品類,疊加國補優惠刺激,量價提升顯著,銷額同比+19.70%,銷量同比+13.00%,均價同比+5.90%;洗地機需求仍然向好,但價格戰不止,銷額同比+6.30%,銷量同比+25.10%,均價同比-15.00%;其他的清潔電器品類,例如吸塵器、除蟎儀、擦窗機器人、布藝清潔機以價換量效應顯著,均價都在下滑,銷量增長貢獻了主要增長動力。
1.5 廚電:地產后周期下,需求承壓
廚衞電器的地產關聯性較強,受地產端的拖累,近年來的廚電需求同樣承壓。2024年11月我國房屋新開工/竣工/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分別為-23.00%/-26.20%/-14.30%,地產端持續下滑,傳導至企業端,2024年廚衞電器企業的營收和業績下滑明顯。
廚衞電器板塊的PE估值從2024年8月起觸底回升。截至2024年12月30日,廚衞電器板塊實現區間漲幅7.01%。全國推行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激發了廚電換新需求,終端零售端呈現明顯的修復跡象,以及中央與相關部門多次部署促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工作,打出 「組合拳」 助力市場止跌回穩,市場對廚衞電器板塊迎來複蘇的預期較高,帶動了板塊的PE估值從2024年8月的12倍位置提升到12月的21倍。
傳統廚具煙灶和新興品需類廚電零售端改善。隨着以舊換新政策的深入落地與實施,煙灶市場需求得到改善,根據奧維雲網數據,油煙機和燃氣灶的零售額增速在9月大幅提升,其中油煙機9月單月零售額同比+43.00%,燃氣灶9月單月零售額同比+37.00%;2024年1-9月我國油煙機市場累計零售額為231億元,同比+4.50%;灶具市場累計零售額為131億元,同比+6.30%,政策促進作用明顯。另外,隨着洗碗機、消毒櫃、嵌入式微蒸烤和淨水器這四類品需廚電進入多地的以舊換新名單,品需廚電市場同樣呈現明顯的上行態勢。根據奧維雲網數據,品需廚電2024年前三季度累計零售額為296億元,同比+3.70%,洗碗機/消毒櫃/嵌入式微蒸烤/淨水器的零售額同比增速分別為6.50%/2.90%/3.50%/2.40%。
2
家電出海為長期看點
2.1 全年家電出口高景氣,熱度仍在維持
全年家電出口實現高增長,2024年1-11月我國累計出口家電40.99億台,累計同比+21.3%,單2024年11月家電出口3.77億台,同比+13.8%,增幅雖然有所下滑,但在2023年較高基數的基礎上,整體仍維持在高位。分品類來看,白電板塊里空調的出口景氣度持續提升,2024Q4出口環比2024Q3更佳,冰箱和洗衣機的出口增速則趨於緩和;其他家電例如彩電、燃氣灶、電熱水器和小家電都有出口加速的跡象。
我國最大的出口國美國進入補庫周期,拉動家電出口,對美出口景氣度有望延續至2025Q1。我們從美國庫存周期來看這輪出口持續性的話,參考美國上一輪完整的家電補庫周期,發生在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歷經23個月,持續時間較長,其間主要受到海外疫情滯產、海運費高增和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出口高景氣。
通常來説,庫存增速觸底的傳導為零售商—批發商—製造商,此輪家電零售商和製造商增速見底發生在2023Q2,隨后製造商和零售商的庫存增速接連進入上升區間,對應我國家電對美出口也開始逐季改善,而對於明年家電出口走勢,我們認為美國加徵關税會加大中國家電企業搶出口現象,預計直到2025Q1,我國對美的家電出口都能夠維持較好的增長。
2.2 三方面改善,強化我國家電出海優勢
首先我們劃分區域和產品,1)選取歐洲包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5個國家,2)東南亞包括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緬甸7個國家,3)非洲包括南非、埃及、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摩洛哥和肯尼亞7個國家,4)南美洲包含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祕魯、厄瓜多爾6個國家;5)大家電包括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的幾個主要品類,小家電包含吸塵器、掃地機器人、電熨斗、微波爐、電吹風、榨汁機和研磨機7個品類。
家電出口結構改善:新興市場成長性高,對美出口風險敞口下降。根據海關總署的出口數據, 2020-2023年,我國對美國/歐洲/東南亞/非洲/南美地區的大家電出口規模複合增長率分別為-5.48%/13.18%/21.37%/11.04%/21.75%,對美國/歐洲/東南亞/非洲/南美的小家電出口複合增長率分別為9.33%/6.69%/27.16%/7.65%/-1.40%。新興市場如東南亞、非洲和南美地區由於家電產品滲透率相對較低,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電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國產家電憑藉性價比優勢和本地化營銷策略,在當地市場快速拓展;歐洲地區由於能源危機和原本較低的空調滲透率,近年來的大家電出口增速也較快。我們認為我國的家電出口結構有所改善,對美出口的單一依賴性在減小,對美出口的風險敞口更加有限,更加活躍的其他新興市場有望成為我國家電出口的增長動力。
產品力方面:中國家電品牌憑藉性價比在大家電全球市場擴張份額,依靠創新引領全球小家電市場。相比海外本土大家電品牌的高端定位和價格,我國依託完善的產業鏈、強大的供應鏈以及規模效應,產品極具性價比優勢;小家電產品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創新功能和推新節奏兩方面,例如我國的掃地機器人產品率先結合了視覺避障和激光導航,並輔以AI算法深度學習,在2020年就集成了自清潔和自集塵功能,大幅改善了產品使用體驗,完成了一次行業技術迭代,加上我國品牌每年多款的上新頻率,快速地佔領了海內外市場;而原先的海外掃地機器人龍頭irobot直到2023年才推出首款自清潔款掃地機器人,無論創新力或是產品力上都已經不及國產品牌。
國產小家電在海外較強的定價能力提高了企業盈利質量。以石頭品牌為例,配置和設計上較為相似的兩款掃地機器人,P20 Pro在國內售價爲4599元,而Qrevo Curv在海外亞馬遜售價則為1599美元,海外售價約為中國售價的2倍,但在海外市場仍十分暢銷,獲得了北歐和亞太多地的市佔率第一。發達國家的消費者收入水平較高,消費能力較強,對於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有較高的支付意願,因此創新型家電產品在海外市場往往能以較高的價格出售,對企業利潤帶來正向貢獻,也提高了企業經營的整體盈利質量。我們觀察以下幾家出口導向型的家電企業,其銷售淨利率都有明顯的提升趨勢。
全球化佈局繼續推進:我國大家電企業積極佈局全球產能,擁有全球產業鏈優勢。根據海爾智家和美的集團官網顯示,2024年海爾在全球擁有35個工業園、143個製造中心、126個營銷中心,並在全球市場覆蓋23萬個以上銷售網點,業務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的集團在多個產品系列已是全球重要的製造商之一,通過MBS、自動化和信息化打造智能製造工廠,擁有40個全球生產基地。廣泛的海外佈局鞏固了全球產業鏈優勢,企業通過貼合當地客户需求進行產品開發與營銷,我國家電企業已具備海外製造和營銷的雙優勢。
3
以舊換新大幅提振內銷
3.1 政策刺激家電更新需求釋放
8月24日,商務部等四部門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其中再次明確補貼品種和補貼標準。支持資金按照總體9:1的原則實行央地共擔。對個人消費者購買2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8類家電產品給予以舊換新補貼,補貼標準為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15%,對購買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產品,額外再給予產品最終銷售價格5%的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
在中央規定的8類基礎家電品種上,各地方積極加碼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種類。《通知》發佈后,各地紛紛出臺相關細則,目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均已發佈家電以舊換新細則,對具體補貼品類及幅度、實施方式等作出具體規定,大部分省市自治區在上述規定的8類家電的具體品種上,積極響應國家對廚衞和適老化家裝改造的號召,增加了對智能家電家居和消費電子的補貼,如手機、平板、智能穿戴設備、智能門鎖(含智能防盜門)、智能窗簾、智能晾衣架、智能家用監控、智能照明、智能馬桶(含智能馬桶蓋)、智能牀(含智能牀墊)、智能桌椅(含智能按摩椅、智能沙發)、智能健身設備、智能語音設施(含智能音箱)、智能服務機器人(含智能掃地機、拖地機)、智能洗碗機、智能蒸(烤)機、淨水機、咖啡機等產品。
總的來説,以舊換新政策執行效果非常好,從各類家電的終端零售表現來看,大部分品類都有明顯的回暖,並且線下渠道的家電銷售增速超過線上,線下家電消費得到大幅提振。10月在國補優惠和雙11開門紅的疊加作用下,銷售增速最高,而11月銷售增速有所回落。
3.2 存量主導,家電的需求刺激效應呈邊際減弱
國家政策引導支持下,耐用消費品普遍回暖。2024年國家將消費刺激的領域率先對準家電和汽車,並取得了明顯成效。根據中國政府網,截至2024年12月19日,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近270萬輛,汽車置換更新超310萬輛,超3330萬名消費者購買相關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5210萬台,家裝廚衞「煥新」補貼產品超53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100萬輛,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整體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1萬億元。受以舊換新政策帶動,汽車、家電、家裝等產品銷售火熱,促進了消費持續回暖、國內需求不斷擴大。
單看家電社零數據,2024年1-7月家電社零累計同比增速為2.30%,而從8月以來,各地方全面參與執行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家電社零增速實現了明顯修復,2024年1-11月家電社零累計總值9188.90億元,同比+9.60%,其中8/9/10/11月家電社零同比增速分別為+3.40%/20.5%/39.2%/22.2%,9月家電社零開始明顯提速,11月增速有所收窄,但整體上,家電延續了較高的增長。
社零結構上,耐用消費品表現優於日用消費品。每年四季度是國內的銷售旺季,其中10月和11月因電商平臺和經銷商大規模促銷的推動,通常成為觀察消費者主要消費動向的關鍵時期。拆解我國社零結構來看,2024年糧油食品、家電、家俱和汽車在10月和11月都實現了較高的增長,除了糧油食品之外,家電、家俱和汽車都是以舊換新政策大力刺激的行業,我們認為此輪政策刺激的確非常有效,帶來了高單值低頻次的耐用消費品需求集中釋放,然而,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結構性的「消費轉移」,日用消費類如飲料、菸酒、服裝和化粧品等增速並不亮眼,整體的消費信心回升之后,有望迎來整體的消費大盤改善。
家電購買需求被前置,存量市場主導下,耐用消費品難以形成延續。以舊換新在政策初始階段能夠大大激發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但從長期來看,其效果會邊際遞減,主要因為家電、家俱和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當前都以存量市場為主導,隨着政策推行一段時間后,具備存量更新需求的消費人羣基數將縮小,低頻次的耐用消費品難以形成穩定的需求釋放。
4
展望:2025年投資策略
放眼長期,家電的海外和國內市場都存在很多結構性機會,對海外市場而言,更多增量空間來自發展中國家市場對基礎家電的需求快速提升,和新品類滲透率提升的成長空間;國內市場方面,雖已進入存量時代,但更新需求對耐用品質量要求只增不減,智能家電和高端家電的需求仍在攀升。明年仍看好家電在海內外市場上的表現,我們維持對行業「同步大市」的評級。
4.1 探索海外新興市場的高成長性
新興市場家電滲透率較低。我國的大家電滲透率較高,主要的幾個品類如空調、冰箱、洗衣機和彩電在我國城鎮地區的每百户保有量都達到了100台以上,在農村地區的每百户保有量也都接近100台。相比之下,2023年東南亞大家電的滲透率仍較低,品類滲透率的表現上與我國農村地區相似,洗衣機在我國率先發展普及,但彩電在1996年滲透率超過洗衣機且更早實現普及,隨着新興市場的經濟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空冰洗作為剛需大家電,在東南亞地區的滲透率提升空間也較大。
線上渠道發展中,為出海品牌提供渠道紅利。近年來東南亞電商發展勢頭迅猛,物流網絡建設加快和人口優勢推動了線上消費的繁榮,也為我國家電品牌出海創造了絕佳機遇。根據魔鏡洞察發佈的《2024年家電出海白皮書》,電商平臺如shopee和lazada的家電規模增速也非常高,2024H1在shopee平臺上,菲律賓/泰國/越南的家電規模增速高達92.50%/146.20%/301.00%。
國產家電品牌力和產品力提升,市場份額得到擴張。東南亞地區原本以外國品牌為主導,本土品牌較少,另外,由於大部分地區家電滲透率不高,以初級和基礎產品為主,高端的品牌需求和功能需求較少,因此國產家電出海過程中,不必過度打造產品差異化。
日韓企業如 LG、Samsung、Panasonic等品牌在東南亞已形成先發優勢。但隨着國產品牌加速入局東南亞各國,以及自身硬實力的加強,在東南亞地區,TCL、小米、海爾、美的、海信、石頭等品牌地位正在不斷提升,市場份額不斷擴張。同時,因為國內品牌生產基地佈局到該地區、自主品牌推廣、併購等方式和當地本身對中國產品的認可度等因素,國產家電受到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4.2 內銷市場把握新品類和高端化
存量市場換新有望拉動產品結構升級,高端家電市場具有成長潛力。我國大家電的每百户保有量都已接近100台,作為家庭剛需,滲透率非常高,經歷了家電從無到有的過程,在家電換新上,產品質量的重要程度提高,產品結構升級需求提升。從家電品類的高端佔比來説,2022年我國只有冰箱、乾衣機、燃氣灶和洗碗機四個品類的高端佔比達到30%以上,家電的高端市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本輪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主要對二級能效及以上的家電產品給予補貼,因此消費者高端家電消費意願增強,帶動了家電的中高端市場增長,根據奧維雲網數據,國補政策執行后,家電品類在線上和線下高端市場的零售額同比均有大幅增長,尤其線下渠道的高端家電市場反應熱烈,銷售額迅速增長。
新興家電在全球市場具備成長潛力。從各品類來看,根據奧維雲網數據,8月各地執行以舊換新政策以來,各品類的零售額增速都有明顯加快。大家電的換新需求可能會隨產品換新周期,大致維持穩定,而其他新興小家電例如掃地機器人、洗地機和淨化器,當前滲透率較低,雖具備清潔剛需和健康屬性,但也承載着消費者生活品質提升的需求,在此輪補貼下,需求有很好的釋放,2024年9-11月的全渠道零售額都維持着較高的增速。
4.3 重點投資標的
4.3.1 海爾智家
公司全球化佈局領先,依靠自有品牌出海與併購品牌協同開拓海外市場,並且不斷深化全球供應鏈佈局,在巴基斯坦推出的太陽能空調能夠實現日間零電費,有效應對當地電價上漲的問題,滿足消費者在節能、經濟性的需求,在埃及開工建設新工廠,以及在印度、巴基斯坦、泰國等地的工廠強化本土製造能力,打造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先發優勢,並且根據當地市場來調整產品結構,進一步增強了本土化競爭優勢。2023年,公司在巴基斯坦和泰國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同時在東南亞和西歐的零售渠道中也實現了品牌份額增長。目前公司海外業務已經進入良性發展期,成功實現了多品牌、跨產品、跨區域的全球化佈局。
另一方面,公司在家電的高端化建設也同樣高瞻遠矚,我國缺乏本土的高端家電品牌,海爾將高端子品牌卡薩帝和場景品牌三翼鳥聯合,聚焦在家電家居一體化解決方案、全流程數字化服務和智慧生活等方面的體驗,提升成套家電銷售效率,實現了更高的客單價和市場轉化率。
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6年實現營業收入2724.21/2871.20/3042.03億元,歸母淨利潤182.72/202.37/222.92億元,EPS分別為1.95/2.16/2.38元/股,對應PE分別為14.50/13.09/11.89倍,維持「買入」評級。
4.3.2 石頭科技
公司的內外銷均快速成長。石頭當前在全球各地區的市佔率穩步提升中,市場版圖進一步擴大加深。公司從2024年以來持續加快歐洲銷售模式從經銷向自營模式轉型,此前公司在歐洲市場的經銷模式毛利率較高,為公司的前期發展保證了較高的盈利質量,而現在向自營模式轉型,一方面有利於維護國外渠道,本土化運營效率更高,可以根據地區去做針對性投放和價格策略,另一方面,有利於公司收入和利潤規模的擴大,收入增速加快,對公司整體利潤率的貢獻也是正面的。
內銷市場上,清潔電器作為近年來行業增速最快的品類之一,清潔剛需和人工替代的屬性有效戳中消費者痛點。明年家電國補優惠延續的預期下,清潔電器仍有望維持較快的銷量增速,同時為公司提供了更強的業績彈性。
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6年實現營業收入108.46/131.34/154.78億元,歸母淨利潤21.26/25.23/30.00億元,EPS分別為11.51/13.66/16.24元/股,對應PE分別為19.35/16.31/13.71倍,維持「買入」評級。
4.3.3 螢石網絡
「2+5+N」業務模式已成雛形,當前各業務發展仍有側重:2+5+N的含義是以AI和螢石云爲雙核驅動,包含了智能家居攝像機、智能用户、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穿戴和智能控制5大AI交互類的核心資源產品線。智能入户作為第二增長曲線,受益於高端定位、產品創新和擴張海外市場,該業務毛利率較高,且增速較快,公司預計於2024Q4實現盈虧平衡;服務機器人業務尚處於孵化階段,當前毛利率較低,主要因市場競爭激烈、業務規模較小及快速迭代導致,后續隨着規模擴大和B端商用機器人的應用投放,未來毛利率有望穩定提升;智能穿戴業務設計核心為服務於產品間的AI交互和智能連接,目前集中於老人看護場景下,用來監測健康數據等,佈局老齡化藍海市場。
當前產品出海矩陣「家用智能攝像頭+智能入户+服務機器人」已形成,海外市場用户憑藉更高的付費意願和購買力,產品業務營收或C端雲服務都將貢獻更高的增速;國內市場正處於渠道調整期,電商和新零售具有高投入高毛利特性,前期對利潤會形成一定影響,渠道調整結束后,有望成為業績增長助力。
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6年實現營收55.85/64.84/74.66億元,歸母淨利潤5.71/7.00/8.81億元,EPS分別為0.73/0.89/1.12元/股,對應PE分別為42.20/34.45/27.36倍,維持「買入」評級。
5
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匯率波動風險;
市場競爭激烈;
地產竣工不及預期;
終端需求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