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9 16:51
資本市場激盪的2024年已經悄然走過,經濟下行、市場疲軟、政策收緊,對於私募來説,既有陣痛又有驚喜。私募新規、IPO逆周期調節、高頻量化規範化一定程度上引發私募市場重新洗牌。
根據基金業協會信息,2024年年初管理人數據有21625家,但到了2024年11月鋭減至20367家,一年大約少了1300家管理人;管理基金規模也從20.58萬億減少至19.9萬億,少了6800億。可以説,存量市場之下,私募出清依舊在路上。
具體到百億私募來看,據21財經統計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截至2025年1月4日,百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88家。其中,高毅資產、靈均、衍復、九坤、明泓、幻方、寬德、景林、啟林、淡水泉、銀葉、星石、林園、穩博、鳴石、一村、思勰、聚鳴、佳期、重陽、睿郡、中歐瑞博、進化論、海南希瓦、磐松、東方港灣等知名私募均在列。
不過,這家榜單中,有不少明星私募掉隊,比如知名私募凱豐投資。金石雜談查詢發現,凱豐投資,是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宏觀策略資產管理公司之一,資產管理規模一度超百億,由吳星創立。但是,經過這三年的市場洗禮,目前規模已不足100億。
金石雜談查詢wind數據發現,凱豐投資所統計的部分產品近三年虧損慘重,wind可統的40只產品,有37只是虧損的,虧損幅度最大近30%。
不過,就2024年wind數據來看,凱豐可統62只產品全部盈利,凱豐宏觀策略系列和凱豐宏觀對衝系列盈利全部超50%。
還有一款知名私募目前規模也不足100億,那就是曾經的公募頂流周應波旗下的運舟資本。三年疫情、房地產下行、大國博弈、政策收縮等多重原因,導致成長性策略失靈,而周應波也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旗下淨值紛紛下跌超30%(截至去年7月數據),目前規模已經不足100億。
2024年2月,周應波發佈道歉信,他也表達了自己機構成長股慣性,對新能源、TMT、醫藥、消費的天然偏好,是本次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雖然多款產品淨值一度不足0.7,但是2024年下半年周應波抓住了機遇,業績實現大翻盤。據21財經數據,2024年下半年,周應波賺回20個點,最終全年以2.29%的正收益結尾。
金石雜談查詢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運舟致遠1號1期,2024年收益率高達42%,超額23.9%,但很明顯六七月份有個明顯回撤,一度跌破1。這隻產品和其六七月份淨值0.6、0.7明顯不同,而且這款產品這款產品應該是周應波業績較好的產品之一。
此外,第三方數據顯示,運舟成長精選1號從2022年8月25日成立以來,截至2024年8月16日時的總收益率為-41.76%;截至最新淨值日期2024年12月27日,成立以來的總收益率為-21.29%。
就百億私募來説,雖然説2024年政策對量化、對高頻交易進行規範化管理,但量化基金百億規模保持穩定。88家百億私募中,2024年年末的百億量化私募就有33家,且和去年保持穩定,足以看出量化依舊是門好生意。
1)金石雜談統計wind1673只可統產品發現,收益率最高的是是上海銀葉投資旗下的引玉二期,收益率高達64%。但是,基金經理蔡楚婧卻是固收選手,負責二級市場高收益債信用債的投資與交易,不過,她同時還擅長波段交易策略。
上海銀葉投資雖然是一家綜合型專業資產管理機構,但是固收投資一直佔據重要位置。銀葉投資首席投資官許巳陽,曾是曾歷任寶盈基金和光大保德信基金債券投資經理,瑞銀證券中國信用交易主管,瑞士銀行中國區外匯、利率和信用交易主管、執行董事。
此外,首席策略官陳琦,在中銀國際和瑞銀均擔任過國收研究主管,公司還有1名固收總監(副總),還有2名固收副總監,而權益總監只有一位。
2)收益率第二的是博潤銀泰全天候1號,2024年回報超50%,博潤銀泰全天候1號是百億私募博潤銀泰的全天候系列產品。該私募存在長期未清算基金。雖然同是百億私募,這家只有33人,而上海銀葉有70多人,淡水泉、九坤、靈均等則超百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博潤銀泰工作8年之久的投資部的投資總監石磊去年離職,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石磊加入上海星坤,擔任投資負責人,但天眼查顯示,石磊並沒有持股。從百億私募到初創私募,不知背后有何原因?
3)龍旗科技旗下龍旗巨星1號收益46%,這是一款量化產品。私募排排網顯示,在百億量化私募旗下50強產品榜單中,龍旗科技創始人朱曉康旗下有4只量化多頭產品上榜。該私募量化主打AI+程序化交易,通過採用人工因子挖掘+機器學習建模的方式進行投資。
4)本次私募業績中,wind還列出了世界頭號對衝基金橋水基金旗下的產品—橋水全天候增強中國2號,2024年收益36%。在10月初金石雜談曾有報道,有網友曬出截至10月11日橋水系列基金華潤創意擇優橋雲1號基金業績,近1年盈利31.51%。
關於橋水的資產配置,金石雜談曾綜合市場消息進行分析,是做了黃金和指增,2024年倫敦黃金暴漲近30%,而指增可以通過主動管理或精選個股確實可以跑贏滬深300指數。此外,在增強部分,橋水可以根據主動管理能力,單獨配置股債商,9月底的暴漲或正是橋水阿爾法策略配置的典範。
5)2024年,由於重倉美股,重倉英偉達,東方港灣無疑業績極好,奪得私募冠軍。截止2024年11月,格隆匯統計的第三方數據顯示,但斌2024年收益超51%。不過,英偉達2024年漲幅171%。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但斌旗下產品批量漲幅超50%。
此外,2024年但斌多次因口無遮攔而捲入輿論風波,更是一度被網紅經濟學家罵「但不羣」。但斌2024年最有名的一句話,在10月2日,但斌曾表示:這樣暴漲,必有暴跌,這次如果再被套住,該動員的力量都動員了,解套將遙遙無期...
6)在wind統計的百億私募產品數據中,很明顯被鄧曉峰刷屏了,原因無他,業績太過優異,wind統計的曉峰254只產品,有245只產品收益率超20%。
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7月31日,鄧曉峰6個月收益超25%,總收益超400%,年化收益高達19.72%。鑑於9月瘋牛走勢,鄧曉峰目前年化回報大概率重返20%以上,2024年收益率至少25%以上。
高毅另一位備受爭議的基金經理孫慶瑞2024年業績實現大反彈,wind統計的77只產品,收益率超20%的產品有69只。之所以備受爭議,是因為,其管理的慶瑞系列產品,近三年業績稀碎。即使2024年大幅反彈,近三年虧損依舊高達20%以上。
金石雜談曾報道,高毅慶瑞瑞遠系列,管理人是孫慶瑞,她是高毅資產合夥人、資深基金經理。24年從業經驗,曾任中銀基金權益投資總監,各項榮譽傍身。
7)2024年漲幅榜單中,睿璞投資旗下多款產品漲幅超20%。睿璞投資成立於2015年8月11日,由蔡海洪創立,在經過2019年和2020年市場大漲后,該公司於2021年進入到百億私募行列,但是在2022年遭遇回報滑鐵盧。不過,目前wind統計的幾款產品近三年回報多數是正收益。
8)此前業績回撤的百億私募淡水泉,2024年收益大幅反彈。wind統計的253只產品,有145只收益率超15%,部分產品收益率超20%。
9)此外,wind統計的知名私募大佬董承非旗下三款產品收益均超20%。不過,睿郡資產管理超150只產品,董承非真實收益未知。但有一點,作為曾經的公募頂流,他2022年奔私之后,業績一直保持正收益,在二級市場大幅跑贏同業。2024年更是多隻產品重倉樂鑫科技,業績大幅增長。
説完紅榜,接下來一起看看私募黑榜。其實整體來看,2024年在9月24日增量政策以來,A股從瘋牛到震盪慢牛,私募基金經理們基本都抓到了這波走勢。所以,整體來看,在wind統計的1600多家俬募中,雖然虧損最大的是30%,但是大部分虧損都在5%以內。
1)洛肯國際,兩款產品跌幅處於wind統計榜首,一隻產品虧損超30%,一款產品虧損26.66%。關鍵的問題是,洛肯國際官網顯示,落肯國際是國內第一批專注於債券市場、第一批擁有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牌照的私募,董事長兼投資總監為石鑫傑。
一家專注於固收的私募,兩款產品跌幅約30%,果然專注固收讓其高風險產品方面的管理方面存在短板。根據官網,洛肯旗下安穩系列通過對高收益債券的價值分析,綜合運用高收益債券突擊策略和估值修復策略,以尋求高額回報。
2)正如上文所説,博潤銀泰雖然有產品收益率超50%,但也有產品跌幅12%,位列統計榜單第三名。前文金石雜談指出了博潤銀泰兩方面問題:一是存在長期到期未清算基金;二是公司投資總監離職。
3)至於思瑞,有產品虧損超10%,不知為何在統計範圍之內。基金業協會顯示,這私募規模只有10-20億,遠不足100億規模
4)不曾想,第一個批量產品虧損的竟然是200億以內的量化大廠啟林。金石統計wind數據發現,截至7月,在可統計的56只啟林產品2024年虧損了27只,虧損佔比大約50%。在可統數據中,虧損最大的產品是啟林指增系列產品,多個產品虧損超20%。不過,相信經過2024年下半年股市復甦,啟林旗下產品業績應有大幅反彈。
啟林投資的創始人王鴻勇,是一名物理學博士;執行董事董成曾任職於上海臻昆投資、圜道投資;副總沈顯兵則曾在科大訊飛任職;合規負責人李蕾曾任職上海璞歸投資。
公司淨值大幅回撤,和該私募年初微盤策略淨值大幅回撤有關,此后大概率保持低倉位運行,一隻未能修復業績。
5)萬萬沒想到,2024年9月以后的瘋牛行情,依舊未能挽救私募量化巨頭幻方旗下產品的業績。在wind統計的59只產品中有36只錄得虧損,批量產品虧損約5%左右。
金石雜談查詢發現,幻方旗下系列產品之所以全面撲街,核心就是執行中性策略,為此幻方10月宣佈放棄中性策略。彼時金石分析,國慶節前,A股持續暴漲,因交易太過擁擠,上交所一度宕機,彼時中性策略面臨巨大業績回撤風險。
隨着股市暴漲,中性策略之下多頭頭寸的股票現貨無法成交,收益大幅縮水;而空頭頭寸的股指期貨又面臨暴漲帶來的鉅額虧損和爆倉風險。
同樣,在此戰役中,中性策略再度成爲了待宰羔羊,在其他量化多頭、主觀多頭紛紛將收益做到10%、20%的時候,中性策略甚至將業績做到單月虧損,而9月滬深300收益都高達20%。
隨后,知名百億量化私募機構盛泉恆元發佈致歉客户信,徹底實錘了在A股瘋牛之下的中性量化的尷尬境地。
盛泉恆元表示,9月30日那周,市場極度活躍,對公司中性產品產生了影響,首先是上周回撤估計2%左右,各個產品有些差異。全部是由於期貨基差收斂以及所有期貨合約轉變為正基差導致的虧損,負基差的收斂損失是我們需要承擔的一次性損失。
盛泉恆元表示,當前的大幅正基差損失是暫時的,主要是因為上交所保單不暢導致的,本周如果市場定價機制修復,這部分損失會彌補回來的,所以上周的真實回撤在1%附近。
6)高毅資產並不是所有基金經理都是高能選手,鄧曉峰穩如老狗,慶瑞也大幅反彈,反而是被市場寄予厚望的傳奇大佬馮柳業績不温不火,多款產品2024年負收益。馮柳近幾年一直不順,業績奇差,2024年也未能實現翻盤,旗下鄰山系列產品多數虧損,馮柳近三年業績可謂撲街,虧損幅度約20%。
馮柳,高毅資產合夥人、資深基金經理,22年二級市場投資經驗,曾4次拿到金牛獎。2012年他曾在淘股吧總結其過往人生,「過去9年我取得了93%的年複合回報」,算下來9年回報370倍。
2014年,成名已久的馮柳憑着驚人的戰績吸引了高毅資產創始人邱國鷺目光,最終馮柳受邀加入高毅資產,成為合夥人及董事總經理。后來業績也一直是高達高舉。但是當時間來到2021年,馮柳貌似跟不上節奏。
2022年有市場報道,馮柳賣飛睿創微納,若以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馮柳建倉均價100元/股計算,馮柳在睿創微納大概率出現了部分虧損。此前,他持倉的容知日新也有相同一幕。再看2024年的瘋牛行情,他的這個收益應該是屬於踏空了A股,踏錯了節奏。
7)百億私募金鍀投資2024年業績喜憂參半,有不少產品錄得負收益,大部分產品收益都在2%以內。金石查詢發現,金鍀投資業績靠后的根本原因也是採取了中性策略,在A股2024年初單邊下跌和9月底以后的瘋牛行情下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