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智駕IPO來了!阿里CEO吳泳銘天使投資,8年賺200倍​

2025-01-09 11:14

繼地平線、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后,三個月內第四個智能駕駛領域IPO誕生。吳泳銘是佑駕創新的天使投資人,招股書披露,吳泳銘個人在2015年向佑駕創新投資了450萬元,8年賺200倍。

12月27日,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佑駕創新」)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佑駕創新的IPO發行價定為每股17港元,開盤價為每股18.6港元,截至發稿時總市值達到72.25億港元(約合67.9億元人民幣)。

十年前,海歸博士劉國清在深圳創立了佑駕創新,專注於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市場。公司成立之初便獲得了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之一、現阿里巴巴CEO吳泳銘的天使投資,隨后又得到了元璟資本的投資支持,后者由吳泳銘創辦。此外,四維圖新、蔚來資本、東風股份等也是其重要股東。

作為智能駕駛和車內解決方案提供商,佑駕創新向各大車企提供了三種主要服務:智能駕駛系統、智能座艙系統以及車路協同方案。這些服務贏得了比亞迪、蔚來汽車、哪吒汽車、一汽集團、吉利集團及上汽集團等眾多知名企業的青睞。

實際上,佑駕創新的上市之路已經鋪陳多時。早在前一年度的8月,公司便啟動了A股市場的輔導程序。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與準備之后,佑駕創新於今年的5月份做出了一個重大決策:終止A股上市輔導,轉而向香港交易所發起衝擊。這一轉變不僅標誌着公司戰略的重大調整,也預示着其未來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雄心壯志。

劉國清:從數學天才到ADAS創業先鋒

劉國清,1987年出生于山東省臨沂市的一户教職工家庭。2004年,他踏入了華中科技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殿堂,主修統計學,並赴武漢大學深造,取得了管理學的第二學位。他總是強調,創業成功的基石是數學知識的深厚積累,以及數學學習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的顯著提升。

本科畢業之際,劉國清面臨着三個選擇:一是留校擔任輔導員,這是家人極力支持的道路;二是遠赴法國攻讀高等商業學位;三是他的畢業設計深得導師讚賞,因此被推薦至南洋理工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最終,劉國清選擇了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攻讀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專注於視覺感知和模式識別領域。原本預計需要4-5年的博士學習過程,他在第三年半時便提前完成了論文,順利畢業。

畢業后,他參與了由新加坡政府與南洋理工大學共同資助的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項目,這段經歷點燃了他創業的激情。

在新加坡,劉國清擁有一位熱愛重型機車的好友。不幸的是,在一次意外中,這位朋友被一輛汽車追尾,遭受了嚴重的傷害。這件事深刻地讓劉國清認識到了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重要性。

經過對ADAS市場的深入研究和了解,26歲的劉國清決定回到中國創業。基於他在新加坡參與的ADAS研發項目,他於2013年4月創立了MINIEYE公司。

劉國清精心挑選的團隊成員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例如,佑駕創新的首席科學家吳建鑫開發的計算機視覺算法被多個國家的工程院院士團隊採納,並被美國iRobot公司用於其Packbot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CTO楊廣曾在微信團隊擔任開發工程師以及騰訊搜搜基礎架構工程師,並且榮獲ACM/ICPC金牌;另一位核心成員,算法開發總監閆勝業,是中科院計算所的計算機工程博士,之前在新加坡Panasonic實驗室擔任高級研究員。

2013年春,MINIEYE的初創團隊在南京政府的支持下獲得了150萬元的種子資金。僅僅十個月時間,他們便從基礎的預警輔助功能開始,成功推出了「護航」App。儘管這款初步嘗試的產品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並在推出三個月后被主動下架,但這次經歷讓整個團隊形成了一個共識:專注於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領域,逐步升級到L1和L2級別的解決方案。

劉國清回憶起創業之初,五人團隊從新加坡和美國回國后選擇了南京市郊70公里的高淳區進行早期的封閉開發。在那里,團隊成員共同生活、工作,用了一年半的時間開發出了第一代系統。「那時我們真的是靠激情驅動,雖然每人每月只有5000元的生活費,但我們為理想而戰,那是最幸福的時光。」

到了2014年,劉國清的團隊擴展到了15人,並將總部遷至深圳,正式成立了佑駕創新公司,同時保留了南京作為研發中心,繼續深耕視覺感知算法的研發。

創業之路總是充滿挑戰。劉國清回顧,2015年底,佑駕創新遭遇行業寒冬,甚至一度三到四個月發不出工資,許多同事因此離職。直到2016年,被譽為「智駕元年」,佑駕創新發布了首款ADAS后裝產品,技術水平與自動駕駛領軍企業Mobileye的后裝產品不相上下。到了2018年,佑駕創新正式進軍前裝市場,並首次實現規模化量產交付。

劉國清感慨道:「我們終於要迎來豐收的季節了,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在工廠里度過,微信名也改成了‘M廠廠長’。」如今,佑駕創新專注於為駕駛體驗的關鍵環節提供解決方案,涵蓋領航、泊車和艙內功能,逐步實現L0-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量產應用。

截至2024年11月20日,佑駕創新已為35家汽車製造商(整車廠)提供量產服務,包括蔚來、哪吒汽車、一汽集團、吉利汽車、上汽集團、江淮汽車、東風汽車、柳汽集團、陝汽集團和江鈴汽車等。

回望創業歷程,劉國清説道:「有時候我們希望保持一種‘匪氣’。」他闡述道:「匪氣」代表了一種果敢無畏的行事態度,不受外界形象束縛,行動迅速而堅定;同時,它還藴含着深厚的義氣與契約精神,一旦客户將項目交付給我們,我們必將全力以赴,確保項目高質量完成。

吳泳銘:投資450萬,8年賺200倍!

在短短的九年時間里,佑駕創新成功吸引了至少17輪投資。其投資者名單令人矚目,涵蓋了四維圖新、凱輝基金等眾多知名資本。其中,阿里巴巴集團現任CEO吳泳銘對佑駕創新的支持尤為顯著。

劉國清作為創始人,在創業初期對於如何融資幾乎一無所知。他僅知道應該去北京尋找機會,於是編寫了一份商業計劃書(BP),並向多家投資機構發送;同時,他還參與了一次科技媒體舉辦的沙龍活動。

在北京之行前,他們團隊制定了詳盡的計劃,在五天之內密集安排了十家投資機構的會面。團隊成員分成兩路,最終有兩家表達了投資興趣。

不久之后,劉國清意外接到了一通電話——那是來自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的吳泳銘打來的。原來,吳泳銘在另一位基金合夥人那里偶然看到了MINIEYE的商業計劃書,並對該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14年8月,劉國清和吳泳銘在上海機場的一次偶遇中匆匆相見。那時,吳泳銘正準備前往美國納斯達克,為阿里巴巴的上市儀式敲鍾。他們的會面異常愉快,聊得非常投機,於是當場就達成了投資協議。

吳泳銘成爲了佑駕創新的天使投資人,根據招股説明書的披露,吳泳銘在2015年個人向佑駕創新注入了450萬元的資金。招股説明書顯示,到了2019年,吳泳銘以3,060萬元的價格將部分股份出售給了鑫榕投資、上海泓津以及北京四維等投資者,目前仍然持有佑駕創新約2.31%的股權。在進行IPO之前,劉國清博士持有公司9.52%的股份,並且與一致行動人集團合計控制了大約24.35%的股份;北京四維持有約9.06%的股份,成為最大的外部股東;深圳澤奕持股約為5.95%;國開製造持股為5.71%;中金資本旗下的聯通中金持股為2.27%,中金甲子持股為2%,中金常德持股為1.28%。

值得注意的是,吳泳銘在2015年創立的元璟資本,也參與了佑駕創新2020年、2021年及2023年的C2、D1及E2輪融資。最近一輪融資於2023年底完成,佑駕創新成功募集了數億元E輪融資,吸引了穗開投資、廣州產投、大灣區科創基金等知名投資者的加入,同時老股東普華資本也增加了其持股比例。據招股書披露,佑駕創新的估值從初始的2500萬元飆升至53.48億元,八年時間增長了逾200倍。

在IPO前夕,部分原始股東選擇退出並實現了套現。

2016年,漢邦高科以1000萬元的價格參與了Pre-A2輪投資,隨后在2019年4月和2020年10月,將其所持有的註冊資本轉讓給北京四維、嘉實盛啟等公司,累計套現2931.8萬元;而2019年加入、投資額達2000萬元的韜略基金,則在2022年5月將部分註冊資本轉讓給湖北凱輝、吉佩新盛,總計套現3000萬元后離場。

今年以來,佑駕創新尚未披露新一輪的融資信息。截至2024年6月30日,該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等價物大約為2.20億元人民幣。然而,其流動負債中包括應付賬款、合同負債、貸款、租賃負債以及其他應支付款項和預計費用,總計達到3.62億元人民幣,這意味着手頭的資金無法完全償還短期債務,因此上市融資變得尤為緊迫。

當前,對於自動駕駛領域的企業而言,正面臨着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挑戰。

大多數智能駕駛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自有資金難以支撐長期的運營和發展需求,亟需籌集更多資金以促進研發投入,推動產品的商業化進程,並最終實現盈虧平衡。上市成為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香港股市實施的「同股不同權」政策,允許創始人在公司上市后仍保持足夠的投票權來維持對公司的控制,這也是吸引眾多企業選擇赴港上市的重要因素。

(轉自:海內資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