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暴跌超1190億!「人形機器人第一股」,跌麻了

2025-01-09 09:05

解禁對於港股上市公司而言,是一個較大的考驗。

越優質、商業模式越成熟的公司,影響則越小。

近期,「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遭遇了「暴擊」,股價四個交易日,暴跌近50%,對於一家科技公司而言,這種暴跌實則是市場情緒的反饋。

而造成暴跌的導火索,則是因為一則終止一致行動的公告。

12月29日晚,優必選發佈終止一致行動方協議及控股股東變更公告,公司董事會主席周劍與趙國羣、夏擁軍、王琳、熊友軍、夏佐全、深圳市智能優選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自12月29日起各自訂立終止協議,終止一致行動方協議,自12月29日生效。以上各方也將不再委託周劍進行股東大會表決。

優必選稱,一致行動方協議終止后,一致行動方不再構成公司的一組一致行動的股東,因而不再被視為於彼此的股份權益中擁有權益。因此,周劍、趙國羣、夏擁軍、王琳、熊友軍、夏佐全及深圳智能優選各自持有公司投票權少於30%,不再是公司的控股股東。

也就是説,優必選或將面臨無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12月29日,優必選上市滿一周年,其股份也正式進入解禁期。換句話説,未來部分股東可能會選擇拋售公司股票,這也給公司股價帶來了潛在的壓力。

面對上述情況,優必選董事會主席周劍也隨即做出了禁售承諾,其承諾未來12個月不會減持公司股票。

對於股東的選擇,市場忽略了周劍的禁售承諾,選擇了用腳投票。

侃見財經認為,對於成熟的資本市場而言,股價反映了市場對於公司未來一段時間的預期。而優必選的暴跌,則是市場最直觀的反饋。

那麼,優必選質地到底如何?究竟有沒有被錯殺?

資料顯示,優必選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智能服務機器人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優必選成立之后,主要深耕人形機器人領域。十多年間陸續推出了小型機器人Alpha、人形機器人Walker、Walker X、Walker S等產品,主要產品涵蓋企業級與消費級智能機器人及解決方案。

2023年12月29日,優必選登陸港交所,成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發行價格為90港元。優必選上市之后,一度獲得了港股市場的認可,其股價經過一段時間橫盤之后,一路暴漲股價最高達到了328港元/股,市值則最高飆漲至1416億港元,但這種高光時刻並未維持多久。

隨着優必選財報的披露,其股價也開始一路下跌。根據其2023年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0.47億元,歸母淨虧損就達到了12.34億元。進入2024年之后,營收狀況並未明顯地改善。根據其2024年中報顯示,其報告期內營收為4.80億元,但歸母淨虧損就達到了5.16億元。由此可見,業績問題纔是優必選暴跌的核心原因。

面對公司如此基本面,解禁之后,重要股東選擇了終止一致行動人。不僅如此,其也馬上進行了減持。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12月30日,公司董事王琳減持158.65萬股;12月31日,深圳市進化論投資合夥企業減持78.92萬股,王琳減持78.92萬股,楊志蓮減持200萬股,夏佐全減持200萬股;1月2日,王琳再度減持35.12萬股。

輪番減持之下,優必選的股價短期跌幅超過了44%,截至最新收盤總市值僅剩217.75億港元,市值暴跌超過了176億港元;如果從最高位算起,優必選的股價暴跌超過了80%,市值蒸發超過了1190億港元。

面對公司股價的暴跌,1月5日,優必選發佈公告,公司執行董事熊友軍、執行董事王琳、個人股東趙國羣自願向公司承諾,自承諾日期起12個月內不再出售公司股份。

侃見財經認為,儘管人形機器人前景非常廣闊,且隨着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人力成本提升,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需求與日俱增,人形機器人有望形成一個新興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但對於優必選這類企業而言,盈利纔是當下最為緊要的事情,否則持續的虧損一定會給公司帶來很大壓力,且隨着未來股東的減持,公司的股價勢必會進一步承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