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8 20:38
「禁售」期將至,一邊是股東解除一致行動人公告,股價大跌約四成;另一邊,解除了一致行動人的共7位股東其中4位,迅速表示一年內不會減持。
「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09880)「謎」一般的「神操作」,背后到底要搞啥?
三位股東未表態「不減持」
2024年12月29日,優必選公告稱,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CEO周劍分別與趙國羣、夏擁軍、王琳、熊友軍及夏佐全各自訂立終止協議,已終止一致行動方協議;深圳智能優選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優必選員工持股平臺,以下簡稱「優選合夥」)與周劍訂立的一致行動方協議亦已終止。
或許是意識到該公告的「威力」,優必選同日公告,周劍自願向公司承諾,自2024年12月29日起12個月內,其將不以任何方式減持其持有的本公司7040萬H股。
即便如此,由於公告時間恰好處於優必選港股上市后1年禁售期屆滿,消息發出后,優必選股價「斷崖式」跳水,1月3日收盤報46.3港元,較公告前一交易日收盤價91.3港元,跌超49%。
受股價跳水影響,優必選緊急釋放利好消息穩盤。
1月5日,公司CTO兼執行董事熊友軍、執行董事王琳、個人股東趙國羣承諾1月5日起一年內不減持,這是繼周劍之后,公司核心高管的第二份禁售承諾公告。
同日,有媒體援引優必選消息稱,公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預計Q2規模化交付。而Walker S1在比亞迪汽車工廠的第一階段實訓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效率提升了一倍,穩定性提升了30%,相關優化工作還會持續進行。
受此消息影響,優必選股價止跌回升,1月6日漲10.58%;1月7日收盤價51.9港元,較1月3日低點44.7港元回升16.1%。
然而,仍有三位股東未明確表態「不減持」。
優必選招股書披露,周劍與趙國羣、夏擁軍、王琳、熊友軍、夏佐全及優選合夥各自訂立一致行動方協議,此一致行動方為公司的控股股東,除夏佐全外的幾方委託周劍行使股東權利。
七方股東中,已宣佈不減持的四位均為2012年公司成立時加入的初始股東。
公司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周劍曾於邁克威力任職,擔任亞太地區經理,邁克威力為一家家居建材自動化機械設備製造及解決方案供應商,2005年創業,並於2012年3月成立深圳市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初始股東為周劍、夏擁軍、陳振江。同年,王琳、熊友軍加入公司,與周劍組成核心管理團隊。
而未做出不減持承諾的夏擁軍,雖為初始股東,於2019年3月29日前擔任董事,但之后因個人原因辭任,未再在優必選任職。
另一股東夏佐全則是以投資人身份入股。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間,由夏佐全與其配偶100%控股的深圳市正軒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軒投資」)通過與陳振江、周劍之間的股權轉讓以及認購註冊資本,以總價1029萬元獲得約14.12%公司股份,並於2015年4月全部轉讓給夏佐全本人持有。
作為比亞迪(002594)聯合創始「三劍客」之一,夏佐全聲名顯赫。據公開報道,夏佐全1991年入股市,憑藉炒股積累起第一筆財富,此后成為比亞迪的初始投資人。2002年6月起,夏佐全加入比亞迪,擔任執行董事兼副總裁。2003年,他創立了正軒投資,成為專職投資人;公司主要從事高科技及創新公司投資業務。
對未承諾禁售的三位股東——夏擁軍、夏佐全及優選合夥來説,隨着優必選人形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化交付及業績好轉,「解綁」一致行動人之后,減持無疑隨時可能發生。
融資56億元所剩無幾
上市禁售期剛剛解除,初始股東立刻解除一致行動,外界有疑慮,實屬正常。
優必選2024年9月份披露的2024中期報告顯示,公司營收和毛利分別增長86.6%和213.9%,達到4.9億元和1.9億元。同時,毛利率也有提升,同比增加了15.4%至38%。
但利潤層面,優必選仍然延續了上市前的虧損狀態。2020-2023年,優必選淨虧損分別為7.1億元、9.2億元、9.9億元和12.6億元,2024年上半年淨虧損5.4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營收大增,虧損依舊,優必選未能有效控制支出。除了每年固定支出4億-5億元的研發費用外,銷售及行政費用每年合計增長約1億元,2023年四大費用合計達到了14億元,而公司的毛利僅3億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增長的同時,四大費用隨之增長約14%,達到6.75億元,基本與2023年同期持平。
鉅額支出使得優必選融到的資金所剩不多。上市之前,優必選通過融資募得超56億元;赴港上市又為公司提供了10.42億港元資金。但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的貨幣資金僅為7.7億元,有息負債達到16.9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59.96%。
上市后,面對營收困境,優必選進行了3次配售,2024年8月至11月,分別以92.00港元/股、86.18港元/股、83.88港元/股價格,累計募得資金11.54億港元,超過公司的IPO募資金額。
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待考
2016年,優必選的540 台Alpha 1S機器人曾登上春晚舞臺,來自央視的背書也為優必選的融資一路打開綠燈,北京經開區、柳州國資、重慶國資、珠海國資、杭州國資都曾對優必選進行大手筆投資。
在機器人研發上,優必選對外一直保持高調,在CES大會和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發佈其多款Walker系列人形機器人。1月5日消息稱,2024年,優必選率先在知名汽車工廠開展了人形機器人實訓,已經與東風柳汽、吉利汽車、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奧迪一汽、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多家車企以及3C企業富士康、物流企業順豐等多家3C、物流領域知名企業合作。
優必選的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已收到車廠超過500臺意向訂單,目前正處於產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
但實現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關鍵問題依然是價格。
ROS機器人社區「古月居」創始人胡春旭受訪時稱,「人形機器人成本高,平均單價近50萬元。而50萬元已經是人形機器人定價中比較高的水平」,智元機器人和銀河通用機器人的售價都在50萬元上下;特斯拉的二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售價較低,約為2萬美元;而諸如宇樹機器人、眾擎機器人售價不到10萬元。
相較之下,Walker系列人形機器人高達598.8萬元的售價讓其商業化前景變得極具挑戰。
也是基於此,目前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銷售佔到營收的比例並不高,從2023年上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包含工業機器人的分業務營收額從2225萬元提高至9088萬元,佔營收比重從8.5%提高至18.7%;但相較佔比達到30%以上的教育智能機器人和消費級機器人分別為1.6億元、1.7億元的營收金額,人形工業機器人商業化差距仍然明顯。
優必選招股書披露,2021財年優必選售出一臺Walker-2,2022財年售出一臺Walker、一臺Walker-1、兩臺Walker-2和四臺Walker X,2023年上半年售出一臺Walker-2。兩年半僅售出10台人形機器人。
有投資人「清倉」式減持
2024年12月30日,民銀資本公佈,間接全資附屬公司YBX於當日在公開市場上出售174.8萬股優必選股份,相當於已發行優必選股份總數約0.4%,清倉了所持全部股份,總現金代價1.38億港元。
根據招股書,民銀資本持有的優必選股份於2018年5月由周劍協議轉讓而來,當時的收購價格為2000萬美元,約1.57億港幣,至今持股7年時間,最終以虧損姿態離場。
這也正是資本市場對周劍等解除一致行動人后可能大舉減持的擔憂所在。
經過數輪融資,優必選估值一度高達 320億元;而1月3日股價大跌后,最低點只有 44.70 港元,市值 僅193.1億港元。部分以高價入股優必選的股東已經出現浮虧。譬如,2018年1月以來,民生證券通過股權轉讓與參與C輪融資的方式,以4450萬美元取得公司466.74萬股股份。以1月5日股價51.9港元計算,上述股份的市值約為2.4億港元,約為3113萬美元,已低於投資成本。
2023年1月,柳州產業基金以8.2億元認購1267.74萬股;而當前,該部分股權相對應的市值已降至6.6億港元,浮虧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