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自動駕駛某上游龍頭,被曝裁員數百人,一個行業危險了 || 焦點

2025-01-08 16:30

wumiancaijing.com

////

才宣佈要做行業第一個盈利的企業,禾賽科技卻傳出裁員,背后是整個行業面臨危險。

重要提醒!!!為防失聯,請「星標」我們!進入無冕財經公眾號,點擊右上角「...」,再「設為星標」,以便您及時接收每篇推送~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發佈

作者:譚嘉琳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2024年,地平線、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自動駕駛企業接連上市,百度的「蘿卜快跑」爆火出圈,各地自動駕駛試點政策紛紛出臺……自動駕駛行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2025年剛開年,自動駕駛的上游供應商——做激光雷達的禾賽科技,被曝出開啟裁員。

1月2日前后,職場社交平臺脈脈上出現傳言,「禾賽科技開始裁員,比例為15%,賠償方案n+1,且無年終獎」「24應屆生按n=1裁,保底績效獎金按比例分」。

甚至有網友稱,禾賽科技早在元旦前已經裁了一輪,比例為30%

據禾賽科技2023年財報,其截至2023年底有1122名員工,若按30%計算,則已經有約337名禾賽科技的員工在新年前就丟了工作。

與之相比,就在2024年12月30日,禾賽科技還高調宣佈12月激光雷達交付量突破了10萬台,刷新了行業記錄。第三季度報顯示,禾賽科技激光雷達交付總量為27.98萬台,其中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產品26.31萬台,同比增長129.9%。

一邊拿着大單,一邊被曝裁員,禾賽科技到底發生了什麼?

用裁員換取盈利?

禾賽科技一路以來發展迅猛,還曾經宣佈要做行業里第一個盈利的公司。

2024年7月,百度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蘿卜快跑」爆火,網民對無人駕駛感到新奇的同時,也吐槽過車輛的外形——車頂上還載着個看起來很笨重的雷達套件。

不過,對於自動駕駛汽車而言,這一激光雷達套件至關重要,憑藉它進行環境檢測、定位和導航,車輛才能在路上安全行駛到終點。

而禾賽科技,便是自動駕駛市場上最大的激光雷達生產商之一

誕生於2013年的禾賽科技,起初是做氣體傳感器的,跟智駕沒多大關係。而彼時,自動駕駛市場正在萌芽,谷歌入局robotaxi不到4年,百度也正宣佈要加入賽道。

禾賽科技立馬瞄準商機——結合自己做光機和電路設計的經驗,此刻進軍汽車激光雷達市場,產品性能可以超過市面上所有產品。

2017年,禾賽科技和美國無人駕駛配送公司Nuro合作,拿下第一位自動駕駛客户;2018年,又拿下了當時全球最大的激光雷達採購方百度Apollo的訂單,且自此在robotaxi賽道上高歌猛進,還在2023年2月成功赴美上市,市值達到24億美元。

據諮詢機構Yole Group,當年禾賽科技在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中份額達到37%,排名第一。

▲禾賽科技在2023年多項市佔第一。圖片來自禾賽科技公眾號。 ▲禾賽科技在2023年多項市佔第一。圖片來自禾賽科技公眾號。

2024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的總營收為5.4億元,同比增長21.1%;此外,在技術迭代的條件下,毛利率還達到了47.7%,同期增加17.1%。

業績一片向好的形勢下,禾賽科技高調宣佈,將在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2000萬美元盈利,成為全球首家實現全年盈利的車載激光雷達企業。

只不過,目前來看,禾賽科技的盈利似乎要通過裁員和降價拿單進行。

從賬面上看,雖然營收大漲,但禾賽科技的利潤持續為負。2023年,禾賽科技淨虧損4.76億人民幣;而2024年前三季度,依然淨虧2.49億

正如多數科創企業,虧錢主因還是研發。年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的研發費用為6.13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達45%,其中第三季度還同比增加14.3%,主要是由於研發人員工資支出以及折舊費用的增加。

爲了盈利,禾賽科技只能「磨刀霍霍」向裁員。

另一邊,爲了穩住市場第一的寶座,禾賽科技還在2024年11月份宣佈,將在2025年上市用於ADAS的下一代激光雷達產品ATX,售價低於200美元,相比於當前主力產品AT128,價格直接砍半。

裁員降本、降價換量雙管齊下,禾賽科技正急匆匆奔向盈利目標。

龍頭掉隊,行業面臨危險

禾賽科技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一帆曾經説,「淨利潤幾乎是大家都不敢談的話題,但它又是如此重要,因為它能真正決定一家公司的生死。」

誠然,這個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據汽車科技媒體「車雲」推算,在營收、現金流、毛利率和淨利率等關鍵指標上,絕大部分玩家在沒有外部新融資輸血的情況下,存續時間都不會超過2年。

對禾賽科技來説,趕緊盈利,拿出實際成績,也是穩住融資的關鍵。

2021至2023年,禾賽科技的營收分別為7.21億元、12.03億元和18.77億元,但淨虧損為2.45億元、3.01億元、4.76億元,逐漸擴大。

與之對應的,自2023年2月上市以來,禾賽科技的股價便跌跌不休,到2024年2月甚至觸及3.28美元/股,較一年前19美元/股的發行價下跌超過80%,市值蒸發超過70%

▲禾賽科技上市以來股價走勢。圖片來自東方財富網。 ▲禾賽科技上市以來股價走勢。圖片來自東方財富網。

對外,行業的追趕也倒逼着禾賽科技亮出實力。

2023年,禾賽科技還以37%的市場份額坐上行業龍頭的寶位,與其后面佔21%的速騰聚創、佔19%的圖達通一起霸榜前三。而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速騰聚創便以35%的市場份額衝上榜首,禾賽科技以23%的份額掉至第三

另一邊,部分車企正逐漸拋棄激光雷達

對於智駕而言,激光雷達並不是唯一的傳感器方案,雖説以禾賽科技為例的廠商已經把激光雷達的價格打到千元級別,但對比之下,只需幾十美元的攝像頭視覺方案顯然更節省成本。

更何況,降價后激光雷達的性價比遠遠不足純視覺方案。據經濟觀察報援引廣汽研究院科學家,現在激光雷達的成本降低,一定程度上是以犧牲部分性能為代價的;整體來看,激光雷達的智駕方案與視覺方案的效果差不多。

在此背景下,砍掉激光雷達、轉向純視覺,成為車企打入中低端市場的趨勢。

據公開資料,目前,華為在問界M7 PRO基礎版的智駕方案中去掉激光雷達;蔚來樂道的首款車型L60搭載純視覺方案;就連曾經首個搭載激光雷達的中國車型小鵬P5,也在改款中拿掉了激光雷達,推出AI鷹眼視覺方案。

即使仍有車企出於對安全性的考慮,堅持採用激光雷達,禾賽科技們也並非高枕無憂。當下,一些頭部車企決定開始自研而非對外採購。例如,吉利旗下的億咖通已經推出激光雷達產品,也有傳聞稱比亞迪也早就投入激光雷達的研發,還有望將成本降到900元。

億咖通CEO曾表示,「搞激光雷達其實並不複雜,以后可能不會再存在專門的激光雷達公司,只會存在的是智能電動汽車的增量部件公司。」

內外部壓力齊來「圍剿」,禾賽科技確實坐立難安。

聯繫入羣 | 加微信:Damian0601

商務合作 | 加微信:xiaomian0504

●黃光裕豪賭:虧掉388億后,去賣車了

●虧損「鞋王」要搞芯片,靠譜嗎?有錢燒嗎?

●2025年,小紅書要搶百度飯碗了?

●4.38億!誰還在給賈躍亭送錢?

●后超頭時代,遙望科技(維權)找到更多可能性

●「最后一次創業」生變,羅永浩還是更適合當網紅

●賺錢難的酒店,又將槍口對準OTA,有用嗎?

●10億賭局贏了后,董明珠一直「輸」給雷軍?

版權聲明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發佈,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商務、內容合作,請聯繫小冕(微信號:xiaomian050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