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7 20:30
英諾賽科IPO市值300億港元
近日,氮化鎵半導體研發企業英諾賽科成功在港股市場掛牌上市。
在本次IPO過程中,英諾賽科的發行價格定於每股30.86港元,位於其招股價格區間(30.86港元至33.66港元)的最低端。
公司發行了4536.40萬股新股,從而籌集資金總額達到13.99億港元。
英諾賽科是全球首家實現8英寸硅基氮化鎵晶圓量產的公司,並且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全電壓範圍內的硅基氮化鎵半導體產品的規模化企業。
根據氮化鎵分立器件出貨量計算,英諾賽科在全球範圍內穩居領先地位。
據悉,在本次IPO中,英諾賽科吸引了包括意法半導體、江蘇國企混改基金、東方創聯、蘇州高端裝備等四家基石投資者。
他們合計認購金額達到1億美元,超過了本次IPO募資總額的一半。
在消費電子領域,英諾賽科已經與小米、OPPO、vivo、榮耀、聯想等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關係。
此外,公司也進入了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推出了100V車規級氮化鎵器件。
OPPO Find X8/X8 Pro系列採用了英諾賽科的全鏈路氮化鎵(AllGaN)技術。
目前,英諾賽科的產品不僅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快速充電領域,還逐漸拓展到了LED照明、數據中心、工業自動化以及新能源汽車等多個行業。
同時,該公司已與小米、OPPO、比亞迪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女博士帶隊填補國內技術領域空白
駱薇薇持有新西蘭梅西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自1999年起效力於美國宇航局(NASA)下屬的研究機構,歷經十五年,從高級項目經理晉升至首席科學家職位。
2015年,駱薇薇IPO洞察到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興起以及中國在半導體領域自主創新的熱忱,決定回國開展創業活動。
英諾賽科公司遂於2017年正式成立。當時,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大多數企業仍採用6英寸或4英寸的工藝技術,而英諾賽科卻選擇採用8英寸工藝來生產芯片。
與6英寸硅基氮化鎵晶圓相比,8英寸晶圓的晶粒產出數量增加了80%,單個器件的成本降低了30%,但其製作難度呈指數級增長,國內鮮有人敢於嘗試。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駱薇薇IPO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出8英寸硅基氮化鎵工藝技術,並迅速實現了量產,填補了國內在該技術領域的空白。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位於蘇州的英諾賽科半導體生產基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8英寸硅基氮化鎵晶圓製造廠,月產能達到12500片晶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23年按收入計算,英諾賽科在全球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33.7%。
在策略上,英諾賽科一開始就戰略性地採用了8英寸晶圓。
目前,半導體的尺寸與製造工藝的難度係數是呈指數級增長的。
在整個第三代半導體的發展賽道上,很多企業仍然在選用6寸或者是4寸工藝,而英諾賽科已經是唯一一個以8英寸工藝去製作芯片的行業先行者。
英諾賽科是全球首家實現8英寸硅基氮化鎵晶圓量產的企業,並且是唯一一家能夠量產全電壓範圍內的硅基氮化鎵半導體產品的公司。
按氮化鎵分立器件出貨量計算,英諾賽科在全球範圍內穩居首位,2023年的市場份額高達42.4%。
截至2024年6月30日,英諾賽科擁有全球最大的氮化鎵功率半導體生產基地,月產能達到12500片晶圓。
得到多家產業基金及投資機構支持
根據招股書,自2017年至2024年,英諾賽科在資本市場完成了五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60億元人民幣。
英諾賽科的估值從2018年4月的近2億人民幣,增長至2024年的235億人民幣,七年時間估值增長了100多倍。
2018年,英諾賽科進一步獲得了寧波嘉科投資、嘉興金琥投資以及珠海創投的戰略投資。
次年,公司完成了15億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天匯富、浩遠投資、國民創投、朗瑪峰創投、華業天成、招銀國際等。
2021年,英諾賽科宣佈完成了14.18億元的C輪融資,新增了深圳共創未來、淄博天匯弘鑫、蘇州啟璟投資、廈門華業啟融等投資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在C輪融資中,曾毓羣先生以個人投資者身份向英諾賽科投資了2億元。
至2022年,英諾賽科完成了D輪融資,金額高達26.09億元,由鈦信資本領投,毅達資本、海通創新、中比基金、賽富高鵬、招證投資等機構跟投。
去年4月,英諾賽科的E輪融資信息流出,武漢高科與東方富興共投資了6.5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英諾賽科的總融資額已突破60億元。
營收進一步增長虧損狀態仍在
從財務業績來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英諾賽科的營收分別為6821.5萬元、1.36億元、5.93億元及3.86億元;
同期內虧損分別為34億元、22億元、11億元及4.88億元;調整后的淨虧損分別為10.81億、12.77億、10.16億元及3.78億元。
在IPO前的最后一次融資完成后,該公司的估值已超過234億元人民幣。
然而,儘管是一家行業領先企業,該公司卻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
根據招股説明書,英諾賽科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為6821.5萬元、1.36億元、5.93億元及3.85億元,顯示出營收的穩步增長;
但同期的淨利潤分別為-33.99億元、-22.05億元、-11.02億元及-4.88億元,累計虧損超過70億元,儘管虧損幅度有所縮小。
儘管如此,毛虧損卻有所擴大,同期分別為1.82億、3.94億、3.62億元及8324萬元。
近年來,國內分立器件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在前兩年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下,多家分立器件企業採取了降價去庫存的策略,導致公司營收整體下滑。
例如,從2023年上半年各家上市分立器件廠商的業績來看,立昂微、新潔能等企業均出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降。英諾賽科同樣受到了市場環境的影響。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在硅谷、首爾等地設立了子公司。
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期間,海外業務佔總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分別為0.3%、4.5%和9.8%。
2024年上半年,英諾賽科來自境外的銷售收入佔比增加到了10.5%,銷售金額達到了4040萬元。
其中,增長最大的國家是韓國,佔比提升到了7.2%,金額達2760.3萬元。
結尾:
氮化鎵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展現了耐高温、耐高壓、高頻運作、大功率輸出等顯著優勢,同時具備高能量轉化效率和緊湊體積的特點。
與硅基器件相比,氮化鎵能夠減少超過50%的能量損耗,並且將設備體積縮減超過75%,其應用前景極為廣闊。
隨着規模化生產技術的日益成熟,氮化鎵的需求預計將經歷爆炸式的增長。
在這一領域,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相對較小,是我國極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領域之一,市場潛力巨大。
部分資料參考:天天IPO:《今天,蘇州誕生一個300億IPO》,獵雲精選:《蘇州超級獨角獸IPO,市值超280億》,電子發燒友網:《英諾賽科衝刺港股上市!盈利能力逐年上升,估值超234億元》,創業邦:《曾毓羣在蘇州投出超級IPO:NASA前首席科學家干出全球第一,市值277億元》,投中網:《235億,蘇州超級獨角獸要IP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