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8 06:55
1月7日,港股大盤在權重股騰訊的拖累下調整,恆生指數盤中低見19.252點,最終下跌241點或1.2%,收報19,447點。恆生科指下跌0.9%,收報4,354點。大市成交金額顯著增加至2,057億港元,主要由騰訊(700 HK)、盈富基金(2800 HK)及小米(1810 HK)帶動。
港股通逆市抄底,淨流入129億港元。儘管港股成交大增,但市場總體走勢平穩,上升板塊佔比較多,而科指、紅籌股指數跌幅均少於1%,恆指波幅指數也僅微升4.3%。家電、半導體、黃金相關、銅礦有色、內銀、博彩都逆市上升。
美國《聯邦公報》於1月6日報道,美國國防部將騰訊控股 (700 HK)、寧德時代和道通智能等多家公司加入其中國軍事企業名單。受消息影響,騰訊大跌7.3%,收報379.6港元,創2024年9月16日以來收市新低,成交額大增至547.7億港元。剔除2021年南非大股東首次配售騰訊股份的成交,昨日成交金額是有史以來最高,顯示沽壓較大。小米(1810 HK)也大跌5.9%,或受到相關制裁消息的外溢影響。其他互聯網權重股如阿里(9988 HK)、美團(3690 HK)及京東(9618 HK)跌幅輕微。
中泰國際表示,經歷昨日的大跌,騰訊的預測PE跌至14倍,幾乎處於歷史低位,而公司收入及盈利增長持續改善,同時加強股份回購,股價下跌為投資者提供長線的買入機會。不過,企業列入中國軍事企業名單(Section 1260H list),將被限制成為美國軍方的供貨商。儘管騰訊並不涉及這方面的業務,但可能會引發其他美國部門跟進,最嚴重后果可能是實施「禁投令」,即限制美國企業或個人投資相關公司的股份。
儘管騰訊的大跌並非由基本因素主導,但中泰國際認為外資或基於風險管理的考慮,短期對騰訊持謹慎的態度。昨日股價大成交下挫,明顯反映出機構沽售的特徵。預計在事件明朗化前,股價短期較大機會跑輸大盤。考慮到近期地緣政治風險有所升溫,預計內需佔比較多、較少外資持股的板塊如半導體、工程機械、食品飲料表現或相對較好,而內銀、電訊、能源、公用事業等央國企繼續攻守兼備。
行業動態:
汽車板塊,速騰聚創(2498 HK)公司去年激光雷達產品銷量達54.4萬台,但股價在12月底拉高后,連跌2天,周二單天下跌4.7%。英偉達宣佈在汽車領域上將與比亞迪、小米和理想汽車、極氪等公司合作,但消息未能進一步拉昇小米(1810 HK)股價,小米在周一創上市新高后昨天單日下跌5.9%。
消費行業,周二騰訊主導恆生指數下跌。服飾行業跑贏大盤,安踏(2020)和李寧(2331 HK)在下跌了大半個月后,周二單日上揚1.9%-2.9%,波司登(3998 HK)和特步國際(1368 HK)分別升0.5%。飲料股周二單日上升0.4%-3.2%。
醫藥行業主要企業昨日多數跟隨恆指下跌,中泰國際認為應與市場對特朗普關税政策的擔憂有關,但中國的醫藥企業除CXO板塊以外,多數企業主要收入源在中國,因此地緣政治對業績的實際影響不會很大。
中泰國際表示,根據近期與部分龍頭醫藥企業的溝通,醫藥行業普遍2024年受醫保控費、反腐等影響較大。恆瑞醫藥(600276 CH)近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請,公司2023年與24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良好。2023年收入與股東淨利潤分別上升7.3%與10.1%。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與股東淨利潤分別上升18.7%與33.0%。公司資產負債表健康,2024年9月底擁有207.6億現金與現金等價物,並且沒有借款,經營性現金流健康。中泰國際認為該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上市將獲得關注,將在公司通過聆訊后具體點評。
昨日光伏板塊大幅上升。信義光能(968 HK)、福萊特玻璃(6865 HK)、協鑫科技(3800 HK)分別上漲4.1%、4.3%、1.9%。上月信義光能公佈遜預期的FY24盈警后,股價一度受壓,但是其后趁低吸納買盤出現。此外,市場似乎相信今年上半年光伏產品價格改善反彈。相對上,中泰國際仍較謹慎,認為目前仍看不到明顯支持政策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