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7 19:17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立洋 上海報道
1月3日晚間,中南文化(002445)披露公告稱,公司擬出售極米科技股份不超過約92.47萬股。
作為國內投影儀行業的龍頭之一,極米科技2024年已披露的經營數據不容樂觀。其財報顯示,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極米科技分別實現單季度營收8.26億元、7.74億元、6.82億元;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432萬元、-1022萬元、-444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股東宣佈減持后,雖然極米科技股價在此后第一個交易略有下滑,但其在1月7日即迎來強勢反彈:當日報收102元/股,上漲9.42%。
在中南文化前,2024年極米科技還遭到了大股東「百度系」減持。該年5月極米科技發佈公告稱,百度網訊當前持有極米科技6.44%的股份,而百度畢威則持有0.83%的股份,二者合計持有極米7.27%的股份。其中,百度畢威計劃減持不超過0.34%的股份,而百度網訊則計劃減持不超過2.66%的股份。
從投影儀行業整體發展趨勢而言,技術和產品更新放緩、大屏彩電等競品發力是包括極米在內的廠商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行業內也在通過構建新型合作方式、拓寬車載投影新賽道等途徑積極求變。找到新的需求場景,研發推出對應的細分產品,將是投影儀行業在疲軟期「二次創業」的重要方向。
大股東接連減持
結合公告內容來看,本次中南文化減持極米科技,一定程度上是奔着在后者股價的相對高點清倉的目標去的。
截至1月7日收盤,極米科技股價報收102元/股,上漲9.42%。雖然相較於2021年上市之初頂着「投影儀第一股」光環一度衝至614.46元/股高點股價的時刻,當前極米市值已縮水很多。但需要指出的是,雖然2024年一至三季度極米業績陷入低迷,但2024年以來其股價並非持續下滑的態勢。
在去年8月來到每股60.71的低點后,極米的股價開始反彈——12月20日,公司股價來到108.85元/股的階段性高點,已經接近此前5月的全年高點。且在中南文化宣佈減持的1月3日后第一個交易略有下滑后,極米科技即在1月7日迎來強勢反彈。
「利空消息落地,一定程度上也會給市場吃下定心丸,加之此前極米科技接連釋出與當貝、北汽、馬瑞利等公司的合作的利好消息,市場反應積極亦並非毫無根據。」一位長期關注消費電子行業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在與記者交流時表示,中南文化在此時減持,確實選擇了一個頗為不錯的點位。
對此,極米科技董祕辦在迴應記者關於中南文化減持的相關問題時表示,后者減持是處於自身資金安排的考慮,此前也曾多次發佈減持相關公告。
在公告中,中南文化表示,公司原持有極米科技約175.94萬股股票(2021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后),佔極米科技總股本的2.51%,2022年3月3日上述股票解除限售,全部轉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來源為極米科技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公司於2022年6月20日至今累計出售極米科技股份約83.46萬股。截至目前,公司仍持有極米科技約92.47萬股股票,約佔其總股本的1.32%,計劃於本次全部出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百度系」股東宣佈減持的時間點,極米股價亦在短暫下滑之后迎來一波上漲,一舉衝至113.07%元/股的全年高點。
在去年11月舉行的極米科技股東大會上,極米科技董祕辦人士也在迴應投資人關於百度減持的問題時稱:「幾乎所有投資人打電話時都會問我,百度系減持是不是不看好公司,但百度系從2018年起就投資我們,已經7年了。」
其進一步表示,百度系資本作為一級市場投資者,謀求退出是很正常的,其減持也更多出於財務考慮。極米科技與百度系的業務合作,在減持前后並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
投影儀市場求變
回到極米科技的業績變化,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投影儀消費的整體降温,是極米等行業龍頭增長失速的主要原因所在。
就國內市場而言,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4 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投影市場(不含激光電視)的全渠道銷量為127.0萬台,同比下降 9.7%;國際層面,DISCIEN(迪顯)統計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投影出貨量1620萬台,同比增長6.2%,雖仍保持增長,但增幅低於此前數年的均值。
資深天使投資人、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2024年投影儀市場明顯處於下滑狀態,主要原因包括技術更新換代速度放緩、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價格戰頻發、消費者對於傳統投影技術的新鮮感降低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等。
此外,隨着智能電視和其他便攜式顯示設備的普及,也分流了一部分原本屬於投影儀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隨着98英寸、百英寸大屏電視價格的下降和頭部廠商的大力推廣,投影儀在家用顯示領域的尺寸優勢開始被逐步稀釋。今年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后,雖然部分地區也將投影儀產品納入家電以舊換新支持產品名單中,但相較於傳統黑電產品,投影儀能夠從以舊換新中撬動的增量顯然要更為有限,且面臨着被大屏彩電進一步爭搶受眾的壓力。
奧維睿沃數據顯示,自去年9月國補政策實施以來,國內電視市場整體銷量較同期增長28.41%,「百英寸+」尺寸段電視銷量較同期增長296.65%,在所有尺寸段中增幅最大,與投影儀市場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
在極米科技此前的股東會上,董祕辦相關負責人也坦言:「投影作為非剛需消費產品,由於宏觀經濟的變化,公司的銷售情況也產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同時我們也會遇到產品研發和創新周期的問題。」
「我們過去其實也遇到過一輪周期問題,這需要企業去適應與配合市場情況。」上述董祕辦人士進一步表示,「同時,需要企業推出新的技術、新的產品形態來配合市場恢復。」
極米所提到的新技術、新產品形態,主要還是來自於場景變化的需求:一方面,隨着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普及,車載顯示成為投影行業新的增長空間,此前極米就先后獲得北汽新能源享界新車型供應智能座艙,以及馬瑞利智能大燈兩個車載頂點項目。
另一方面,則是出海開拓新的市場空間,據極米科技2024年中報,上半年公司在境內收入下滑超10%的背景下,境外收入增長27.95%,且境外46.55%的毛利率遠高於境內的22.20%,有效緩解了極米的下滑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上述的場景需求拓展,投影儀產業的品類賽道也在進一步細化,在高端市場,愛普生、奧圖碼等品牌推出了5000-6000流明的「工程亮度」家庭影院機型,推動150-250英寸巨幕需求的發展;而在中低端賽道,2022年中國投影儀的平均售價爲3932元,到2023年已經下降至3119元,各大品牌低價產品價格一度下探至千元水平。
與此對應的是,頭部品牌也在市場寒冬下開始抱團取暖。去年10月18日,在第四屆中國智能投影產業峰會(CSPC)上,當貝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雷奇宣佈與極米達成核心部件合作,「當貝2款投影儀新品的光機均來自於極米」,頭部國產品牌的聯合在基礎研發、防止市場內卷方面有望為市場帶來改善。
「一方面,各品牌通過不斷推出新產品、提升性能來爭奪市場份額,尤其是在百元性價比機和5000+高端機兩端,競爭尤為激烈。另一方面,品牌間也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通過共享技術、降低成本等方式來提升自身競爭力。」郭濤表示,隨着消費者需求的提升,高品質、高性能的投影儀產品將更受歡迎,在5000+高端機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同時具備創新技術和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廠商將更能決定其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