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工程技術人才聯合培養「朋友圈」再擴容

2025-01-07 11:16

東華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創設沉浸式生產實踐場景

擴大聯合培養「朋友圈」、正式發佈六大「硬核」工程師技術中心、建設卓越工程師產教融合特色課程……日前,東華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理事會擴大會議在松江校區舉行,六大工程師技術中心在會上亮相發佈,將致力於推動科技創新和校企合作,同時為學生提供接觸和掌握最新工程技術的機會。

東華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着力建設先進材料工程師技術中心、綠色低碳工程師技術中心、人工智能工程師技術中心、生命健康工程師技術中心、高端裝備工程師技術中心以及交叉融合工程師技術中心,依託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國家平臺,以及行業內龍頭企業,深入推進六個工程師技術中心建設,打造集技術研發、人才培養、成果轉化於一體的綜合性平臺,進一步強化有組織科研和有組織育人。

據介紹,東華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自2023年10月成立以來,以科技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積極擴大聯合培養單位「朋友圈」。學校與上海瑞金醫院、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加強生物醫學領域合作,與中建八局科技建設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城市更新,與上海嘉麟傑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溢達集團等企業深化紡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進一步做實產教融合、校企聯合,為解決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創設沉浸式的生產實踐場景。

一年多來,學校持續深化產教融合,不斷探索創新協同育人機制。與長三角國家創新中心、松江區經濟委員會共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東華大學卓越工程師聯合培養基地,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建紡織行業卓越工程師聯合培養基地,探索人才培養新機制;與松江區經委、科技局、奉賢區發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門及松江區聯東U谷、奉賢杭州灣經濟開發區等重點園區開展對接合作,以人才供給和科技研發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24年,東華大學卓越工程師學院錄取工程碩士65人、工程博士6人,至9月底,學生全部入駐企業,實現學院100%入企實踐安排,實踐地點分佈在全國10個省份的23個城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