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6 22:27
本報評論員 劉柯
多年前,有投資者質疑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説他故步自封,不青睞科技股,結果巴菲特買了蘋果,大賺特賺;近幾年,又有人説巴菲特廉頗老矣,錯過了英偉達,於是巴菲特再度出手買了科技股威瑞信。
巴菲特最近幾年出手還是比較謹慎的,2024年大量拋售籌碼並瘋狂囤積現金,目前手上的現金流高達2.3萬億美元。但就在大家覺得他是不是過於保守的時候,卻發現他還是在悄悄建倉,比如西方石油、衞星廣播公司Sirius,而且還連續三次加倉威瑞信,目前其持有的威瑞信股份已佔總發行股票的13.7%,持倉總市值接近27億美元。
那麼,巴菲特為什麼要買入威瑞信?
公開信息顯示,威瑞信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服務公司,提供包括域名註冊服務、數字證書頒發以及相關的網絡安全服務,該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管理世界13台根服務器中的2台(A與J)、頂級域名中的.com和.net。此外,威瑞信也提供電子憑證、付款處理等安全服務,還有手機漫遊、移動設備的數字內容下載、免付費電話數據庫查詢等項目。如果簡單概括,威瑞信就是一家網絡算力服務商,業務性質類似於國內的三大運營商,屬於算力網絡時代的「賣水人」。
是的,巴菲特依舊沒有去買炙手可熱的英偉達,沒有去買博通、邁威爾這些AI硬件企業,唯獨去買算力網絡服務商的股份,這是為什麼?大家仔細想想,英偉達火爆之前誰最牛?答案是英特爾。但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硬件企業的淘汰率會更高,而服務企業則不一樣,AIGC再怎麼迭代,都需要新一代算力網絡的支撐。就像互聯網再怎麼發達,都離不開電力供應。因此,巴菲特選擇的是一個新的方向,那就是算力網絡服務的佼佼者,這個領域的競爭雖然也很激烈,但技術更迭的淘汰率不像硬件企業那麼殘酷。
從中長線價值投資的角度看,巴菲特的邏輯其實一直都沒有改變。他以前之所以不願意投資科技股,就是因為技術迭代會造成很多公司的業績出現劇烈波動,不符合長線價值投資的安全邏輯。其實現在這一邏輯也沒有改變,就算有人買了英偉達賺了大錢,但倒回去十年二十年,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是英特爾、諾基亞,那時候如果長線投資了英特爾和諾基亞,現在會不會很慘?
巴菲特的投資邏輯,其實也給我們指明瞭一條投資之路,那就是獨闢蹊徑在風口中選擇新的路徑。AI肯定是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火熱風口,現在就類似於上一代互聯網開啟的時候。AI對各行各業的加持改造也許纔剛剛開始。最新研究預測,AI所需的算力預計每100天就會翻一番,而在未來五年,這一需求可能會增長超過一百萬倍。正是因為處於風口之上,全球科技巨頭紛紛斥巨資進軍AI領域。微軟上周五宣佈,2025財年將在AI數據中心方面開支800億美元,用於建設能夠處理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數據中心。由於未來AI推理應用將進入終端倒推技術進步的時代,算力需求將呈現分佈式、碎片化的趨勢,算力網絡的建設也將與時俱進。能滿足各種特色需求的智能算力網絡,將是各路資本追逐的新風口,智能算力「賣水人」將成為繼AI硬件之后的新寵。
來源:《金融投資報》 http://jrtz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