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專業顯卡和遊戲顯卡究竟有啥區別 吵了10年的問題有了答案

2025-01-06 07:16

自打顯卡這玩意逐漸普及以來,有一個話題始終就在網上吵個沒完,相信大家也一定有所耳聞。。。

 那就是,除了大家買來玩遊戲的遊戲卡之外,還有一種不太一樣的 「 專業圖形顯卡 」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老黃隨便給普通的遊戲卡改了個名,專門割那幫所謂 「 專業人士 」 韭菜的,純純的智商税。

但還有一小撮真正買過、用過專業卡的老哥出來現身説法,説我這專業卡就是比你遊戲卡好使。

就這麼點破事兒,兩幫人從貼吧吵到知乎、從微博小紅書再到 B 站,不僅原來 「 專業卡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 的問題沒有吵出結果,甚至還多了 「 英偉達遊戲卡不裝 Game Ready 遊戲驅動,裝 Studio 專業驅動可以當專業卡使 」 、 「 N 卡遊戲卡閹割太多, A 卡遊戲卡纔是專業設計神卡 」 的暴論。

託尼雖然不願意參加各位的口水仗,但心里總歸是有疑問的:這專業卡真有那麼邪乎?

這不巧了麼!雖然這價格沒啥性價比,但剛好拼起我們測試陣容的最后一塊拼圖,來解答大夥兒的疑問。託尼直接一個火速下單。

我們的測試計劃是這樣的:

先拉出 3060 遊戲卡跟 A3000L 這塊魔改專業卡做對比,看看專業卡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是不是智商税;

再給我們的兩塊遊戲卡 3060 、 4090 分別裝上 Game Ready 和 Studio 驅動,看看遊戲、專業兩種不同驅動對顯卡的表現有什麼影響;

最后對比英偉達、 AMD 兩家旗艦4090 、 7900 XTX ,看看 A 卡是不是真的在專業領域有優勢。

這次一股腦兒給大家的疑問給全測了,今天託尼就讓這個顯卡吧吵了十多年的話題終結於此吧!

我們把這個測試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常規測試、遊戲測試、專業軟件測試和一個比較特殊的, SPECviewperf 2020 測試。

常規測試就是一些大家喜聞樂見的跑分;遊戲測試就是測一些遊戲的幀率有多高;專業測試這里,會測一些圖像處理和視頻剪輯的性能啥的,臭自媒體人狂喜。

在這里託尼稍微跟大家多解釋一下這個 SPECviewperf ,它里面包含了一些更專業的行業軟件測試,相對比較小眾,用它來測試專業卡最適合不過了。

專業卡到底專業在哪兒?

首先給大家測一下,這專業卡跟遊戲卡到底有什麼區別。

爲了排除 A3000L 用的老版本魔改驅動可能會造成的影響,我們測試的時候把 3060 的驅動也降級成老驅動了,這樣一來結果會相對準確一些。

我們先來看常規和遊戲測試,果然跟賣家説的差不多,這塊顯卡實測下來表現跟 3060 很接近,但總體來講 3060 能稍微強一點:除了 V-Ray 的得分稍有落后,其余的分數、幀率都穩定比 A3000L 高出 10% 左右。

而這 V-Ray 是 3D 設計工具的跑分 --- 聽到這兒是不是感覺 A3000L 有點專業卡內味兒了?

來到專業軟件的測試,心想着自媒體剪片組總能測出點名堂的吧。

而讓我們沒想到的是。。。A3000L 竟然翻車了!

本來到這里,託尼都在想是不是 「 魔改 」 的鍋導致整個測試不嚴謹了,但是很快啊,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事兒又來了。。。請看 SPECviewperf 2020 !

這里頭 3dmax 、 maya 、 solidworks 託尼就不給大家過多介紹了,這仨在各自的領域都是鼎鼎有名的存在, A3000L 全輸了。

但是剩下那些乍一看名不見經傳的 creo 、 catia 、 energy 、 medical , A3000L 在這幾個項目上的性能表現都要比 3060 顯卡高出幾十個百分點,平均下來都是翻倍的水平。甚至最后一項 snx 的測試, A3000L 比 3060 高出了將近 20 倍!

 然后託尼就開始查了:

CATIA 、 Creo 是兩款高級 CAD 軟件,常用於飛機和船舶、汽車機械等設計領域。

Energy 則是一個能源行業用來渲染地層地表的軟件。

Medical 是醫院用的可視化程序。

最后這個 snx 的全稱則是 Siemens NX ,西門子的一款仿真設計程序。

感情這纔是真專業軟件是吧!在真專業面前,剪片兒這類活只能算打雜了。。。

看來這專業卡和遊戲卡真是有區別。

Game Ready 和 Studio 驅動,對顯卡性能有什麼影響?

解決完第一個疑問,我們接下來看下一項: 「 給遊戲卡裝Studio 驅動,裝完運行專業軟件的速度會不會提升? 」 

我們用了 3060 和 4090 兩塊顯卡,分別在 Studio 和 Game Ready 驅動下跑了咱們之前那套測試:一塊是主流甜品,一塊是單機 AI 戰神,都跑一遍夠嚴謹吧!

 不過這測試結果一出,託尼感覺自己測了個寂寞。。。大家看圖吧。

無論是常規測試、遊戲測試,用 Studio 和 Game Ready 兩種驅動跑出來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專業測試里剪片的效率也沒啥區別;

即使在上一輪里面差別最大的 SPECviewperf 測試中,倆驅動的分數也是幾乎相同。

這是咋回事兒呢, Studio 驅動難道是老黃爲了忽悠那幫工科老哥買遊戲卡,故意做的皮膚嗎?

哎,俗話説這三步之內必有解藥,其實在英偉達官方的驅動下載頁面里,就有一段 Game Ready 和 Studio 驅動程序的 「 選擇指南 」 。

它的意思是説,如果遊戲玩家希望能在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遊戲補丁,那就選 Game Ready ;如果是內容創作者優先考慮的是工作流穩定性,那 Studio 一定錯不了。

生性多疑的老夫還去驅動更新日誌里仔細看了看,還真是那麼回事兒:同一天的更新, Game Ready 支持了 「 切爾諾貝利之心 」 的出色遊戲體驗,而 Studio 則是修復了某些 「 應用程序錯誤 」 。

emmmm 。。。這類遊戲體驗、工作流穩定性的問題,在我們常規的顯卡測試里頭就沒辦法量化了,要是單看跑分結果,看不出來這倆驅動有啥不一樣。

你看畢竟英偉達人家自己都説:

A 卡遊戲卡是否比 N 卡遊戲卡更適合專業工作?

我更好奇的其實是下面這個問題,有老哥説 「 N 卡就是給你閹割成很多定位不同的版本,但蘇媽就良心很多,不搞閹割這一套,所以 A 卡遊戲卡比 N 卡遊戲卡更適合專業工作 」 。

 爲了驗證這個説法,我們又把蘇媽的 7900 XTX 也拉出來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常規 & 遊戲測試中, A 卡要麼跟 N 卡拉不開差距,要麼就總是比 N 卡差那麼一截。

在視頻、圖片製作方面也是,跟 N 卡打的有來有回。可以説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 A 卡因為更良心、沒有閹割而跳起來反殺 N 卡的爽文劇情。

兄弟們但是,事情的轉折發生在同樣的位置:在 SPECviewperf 的測試中, A 卡除了在 3dsmax 這一項落后於 N 卡,其余 catia 、 creo 、 energy 、 medical 這些測試項目幾乎都把 N 卡按在地上摩擦。最離譜的還是那個西門子 NX , A 卡在這個項目上的得分直接比 N 卡翻了 12 倍

託尼建議真正用得到這些軟件的用户,直接認蘇媽當親媽吧。

彩蛋:英特爾 A770 能否逆襲?

其實測試做到這兒大家關心的已經解答完了。但託尼在倉庫里翻顯卡的時候,突然發現角落里還有一塊英特爾 A770 。

呦呵,本着 「 來都來了 」 的原則,託尼決定把它也給測了,萬一也有點跟 A 卡一樣的狗血劇情,這不又能整點節目效果?

因為我們的 A770 是 8G 的版本,確實是之前沒搶到 16GB 的版本有點兒遺憾,我們目前手上跟它性能最接近的就是 12G 顯存的 3060 了。

在常規的 3D Mark 測試中, A770 還相對有優勢,這塊是因為微軟給它打了雞血做了優化,再打不過就説不過去了;兩塊卡在剪片測試里的表現倒是都差不多。

到了遊戲實測環節, A770 和 3060 也不能説絕對的孰優孰劣,但確實是互不相讓各有千秋。要是英特爾能聯合各家把遊戲優化做好,這環節誰輸誰贏還真不一定。

 終於在 SPECviewperf ,行業軟件這里,大家想看到的驚天反轉。。。並沒有發生!A770 在 catia 、 maya 、 medical 這幾項的表現都要比 3060 好一些,但在西門子這項拉了坨大的:成績只有 2.13 分。我都懷疑這項本來就沒分, SPECviewperf 故意在憋着壞罵它。

反正之前在評論區里用 NX 的大佬們是不用考慮它了。。。

測到這託尼也覺得還好,不就是成績差點,又不是不能用。

 呃但這貨在測試中崩潰了三次。

到最后我都懷疑,是不是機箱里哪根線沒插穩。

這要是專業大哥用上了,沒準兒當晚就得給機器砸了。

至於説常規的遊戲部分這顯卡也算不上太差,但不好意思,價格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有英偉達我還是會選英偉達。

結論

最后給大家做個總結吧,首先專業卡和遊戲卡真的有區別,而且還不是通過遊戲卡裝個 Studio 驅動就能逆天改命變身專業卡的,畢竟老黃要賺錢嘛。。。理解一下。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好 homie 米羅想起來,之前曾在知乎上刷到過一個帖子,大概的意思是説很多專有的行業上的軟件,自己會有一些非常奇葩的私有指令設計,只要顯卡在驅動里支持了這些軟件的私有指令,就可以讓運行速度翻好多倍。但要是把各種小眾軟件的私有指令都支持全了,反而會增加驅動負擔,拖累顯卡的整體性能。

所以説遊戲卡爲了大多數情況下的性能,放棄了私有指令;而專業卡則是犧牲一點兒整體性能,換來了專業軟件的滿速運行。所以説假如你在汽車設計所、或者在醫院里打工,又或者是在西門子給別人做仿真,那專業卡,還真就不是智商税。

但要是有小夥伴從事這些專業領域的工作,又沒有條件整 N 卡專業卡,那麼 A 卡遊戲卡確實性價比更高,平常玩玩遊戲也能應付。

至於我們買的那塊魔改卡。。。在我們前期經歷了這張卡各種不兼容、黑屏,光試主板就試了半天等等折磨人的問題之后,託尼勸大家還是儘量別碰。

 然而對比十幾年前專業卡剪片子快、更專業的軟件也快的情況,如今專業卡的優勢已經沒那麼明顯了,假如你是自己掏錢買自己的設備、沒人報銷的情況,還是淘個遊戲卡更香 ~ 

至於 A770 ,遊戲沒優勢,干活也指望不上,這個價位還是買個 3060 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