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用友網絡總裁陳強兵辭職:任職僅一年 前SAP高管黃陳宏接任

2025-01-05 16:26

雷遞網 雷建平 1月5日

接任用友網絡總裁職務不到一年時間,用友網絡董事會就收到公司董事兼總裁陳強兵提交的書面辭職函。

陳強兵因工作調整原因申請辭去所擔任的公司總裁職務,其辭職申請自辭職函送達公司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用友網絡稱,公司董事會對陳強兵在擔任公司總裁期間為公司所作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陳強兵是用友網絡元老,1976年9月出生,工學學士。2000年加入用友,曾任分公司銷售經理、分支機構管理總部負責人、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總裁、副總裁、高級副總裁、執行總裁、總裁、新道科技總經理等職務。

2024年1月中旬,用友網絡創始人、董事長王文京辭去所擔任的公司總裁職務,隨后,陳強兵接任了用友網絡總裁職務。

陳強兵此番離職,距離其擔任總裁職務僅僅一年時間。而距離陳強兵加盟用友網絡已25年時間。這説明王文京對陳強兵任總裁后的工作並不滿意。

而僅僅一年時間,用友網絡已經是連續換了兩次總裁。

前SAP高管黃陳宏空降用友網絡 擔任總裁職務

當前,用友網絡已任命了總裁新的人選。

用友網絡稱,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需要,經董事長提名、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任職資格審覈,公司董事會決定聘任黃陳宏擔任公司總裁,任期至2025年度股東大會選舉出新一屆董事會並聘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之日止。

黃陳宏,1963年10月出生,電氣工程博士。曾任SAP SE全球執行副總裁,SAP大中華區總裁;戴爾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施耐德電氣旗下APC大中華區總裁,珠海Uniflair董事長;Tellabs公司中國區總裁;北電網絡公司中國區運營商總裁。

可以看出,作為職業經理人,黃陳宏在跨國IT公司的經驗非常豐富。黃陳宏離開SAP背后,是跨國IT企業在中國勢微。

SAP內部郵件顯示,自2025年1月1日起將亞太日本(APJ)和大中華區(GC)合併組建成新的APAC區域,涵蓋澳大利亞新西蘭、大中華區、印度、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六個市場。這意味着SAP大中華區的地位下滑,這是黃陳宏離開SAP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不獨有偶,近期前IBM原全球副總裁及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謝東也加入了人工智能科技企業北電數智,擔任公司首席技術官。

謝東在IBM呆了多久,自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並取得博士學位后,就加入IBM的中國研究實驗室,開始職業生涯,一晃在IBM快30年。

2024年8月底,IBM宣佈關閉中國的研發部門,超過1600名研發部門員工被裁員,補償標準為N+3。這種背景下,謝東也離開了IBM。

早年,謝東趕上IBM深藍計算機的研發項目,開始深入參與IBM的研發,在人機交互、數字內容管理與保護、交互媒體、普適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可謂是見證了IBM在中國的輝煌與落寞。

用友網絡持續虧損 黃陳宏任務並不輕松

黃陳宏加盟用友網絡擔任總裁的職務,肩上擔子也不輕松。

早年,用友網絡也輝煌一時,2022年1月完成了定增,發行數量為1.66億股,發行價為31.95元,募資總額為53億元。

參與此次配售的機構一共有17家,包括高瓴旗下HHLR 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GIC、UBS AG、高毅資產、葛衞東等。

其中,高瓴旗下HHLR 管理有限公司認購10億元,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認購了5.12億元,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認購了4.3億元,GIC Private Limited認購3.44億元,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認購3億元;

截至2022年2月15日,用友網絡還市值超過1100億元。截至本周五收盤,公司股價只有10.02元,市值更是跌至342億元,跌幅近70%,高瓴、GIC、葛衞東等一大批參與定增的機構均浮虧嚴重。

2023年以來,用友網絡持續陷入虧損狀態。其中,用友網絡2023年營收為97.9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2.62億元增長5.8%;淨虧損9.67億,上年同期淨利2.19億元;扣非后淨虧損11億,上年同期的淨利為1.46億元。

用友網絡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

用友網絡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為57.38億元,同比增長0.5%;淨虧損為14.55億元,扣非后淨虧損為14.84億元。可以預期的是,用友網絡2024年也會是全年虧損狀態。

如果用友網絡2025年還持續虧損,就可能會被ST。對於黃陳宏來説,要在2025年實現用友網絡的扭虧,就面臨巨大挑戰。

———————————————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