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04 20:30
規模拐點已現,市場數據的迅猛增長
從全球範圍來看,2023年乘用車上安裝了超過760,000個激光雷達系統,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近3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9%。
在中國,2022年激光雷達市場規模約為26.4億元,2023年預計車端市場規模達到百億,到2025年有望突破千億規模。
2024年上半年,激光雷達搭載量已達到58.4萬顆,超過了2023年全年的搭載量,全年預計突破130萬顆。
如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這兩家頭部企業,2023年禾賽ADAS激光雷達出貨量達19.5萬顆,速騰達24.3萬顆;2024年上半年禾賽出貨量達23.5萬顆,速騰為13.3萬顆。
這種出貨量的急劇增長標誌着激光雷達市場已經越過了規模拐點。
激光雷達技術趨勢解讀
根據掃描方式的不同,激光雷達可以分為固態激光雷達、混合固態激光雷達、機械式激光雷達。
其中,機械激光雷達因為結構複雜、可靠性較差、壽命低於車規要求,當前用於車載領域較少;混合固態(轉鏡式、MEMS 振鏡)較為成熟,是當前和未來車載激光雷達主流方案;固態Flash方案逐步產業化,在車載領域佔比持續提升。
目前純固態Flash雷達主要應用於補盲,尚未能兼顧FOV和遠距離測量。但長期來看,純固態激光雷達因優化體積和耐久度,有望成為最優選擇。
Yole預計,混合固態激光雷達(轉鏡式)佔比預計將從2023年的68%下降到2033年的56%;MEMS方案從2023的30%下降到2033年的7%;固態Flash方案迎來大發展,預計將從2023 年的2%大幅提升到2033年的33%。
目前主流的激光雷達主要有905nm和1550nm兩種波長。905nm優勢是基於GaAs材料體系,產業成熟,成本低;缺點是發射功率受到對人眼安全性限制,探測距離較短。
1550nm優點是對視網膜更加友好,可以發射更大功率,探測距離可以做到更遠。不足是其無法採用常規的硅吸收,而需要更加昂貴的鋼砷(InGaAs)材質,成本更高。
不過隨着905nm技術持續升級,1550nm成本偏高,預計未來905nm激光器預計仍將佔主導地位。
Yole預計,今年市場上90%的車用激光雷達都會採用905nm波長產品,今后一段時間905nm的統治格局基本不會有所變化。
國外廠商逐漸式微,國內廠商快速崛起
2022年,曾經的全球激光雷達巨頭Velodyne和Ouster確認合併,Ibeo、Quanergy相繼宣佈破產。而國內激光雷達廠商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快速發展,代表企業包括禾賽科技、速騰科技、大疆覽沃等。
伴隨着國內智能駕駛行業快速發展,國內頭部廠商加大布局力度,產品性能和價格優勢逐漸凸顯,帶動國內車載激光雷達在全球市佔率不斷攀升。
Yole Group發佈的《2024車載激光雷達》報告指出,車載激光雷達的市場空間、供應商的市場份額都在發生變化。
2023年,中國廠商領跑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圖達通、華為、覽沃(Livox)等中國的激光雷達供應商合力拿下了全球84%的市場。
國內國外企業的進退節奏完全不同。在國外激光雷達供應商式微的過程中,國內激光雷達裝機滲透率繼續提升。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統計,今年前五個月國內激光雷達供應商裝機量超44.5萬顆。速騰聚創以43%市佔率位居首位;華為技術佔據22.8%的市場份額;禾賽科技市場份額18.7%;圖達通市場份額15.1%,排名第四。
不止在中國市場,外資激光雷達企業已經無法在激光雷達市場佔據有利地位。
2023年,德國零部件巨頭博世集團完全放棄了開發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大陸集團在2020年入股了美國加州的激光雷達企業AEye,雙方合作開發長距離激光雷達產品,在2023年年底雙方終止合作;採埃孚也已經退出激光雷達市場,日本先鋒電子Pioneer也放棄了。
還有,老牌巨頭Velodyne曾撐起了北美Robotaxi 95%的激光雷達供貨量,是國內外智駕供應商的首要選擇。但很快,國內激光雷達廠商的迅猛超車,使「Velodyne們」很快陷入到零和博弈的不利局面。
技術研發佈局影響市場擴張階段
禾賽科技:是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製造商,專注於研發、製造和銷售高分辨率3D激光雷達以及激光氣體傳感器產品。公司激光雷達應用主要市場集中於無人駕駛領域,並逐漸向服務機器人領域擴展。
禾賽科技擁有激光雷達和激光氣體傳感器兩大類產品線,其中激光雷達產品在全球乘用車激光雷達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2023年近90%的市場由四大領先公司主導,禾賽科技是其中之一。
速騰聚創:是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供應商,主營業務包括用於ADAS、機器人的激光雷達產品以及感知解決方案。公司已經推出R系列激光雷達產品,主要應用於自動駕駛領域。
速騰聚創在激光雷達領域市場份額達到40%以上,穩居行業龍頭地位。公司在激光雷達硬件、感知軟件和芯片領域都有所佈局和開發。
光庫科技:是專業從事光纖器件和芯片集成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光纖激光器件、光通訊器件、鈮酸鋰調製器件及光子集成器件。產品廣泛應用於光纖激光、光纖通訊、數據中心、無人駕駛等領域。
光庫科技的激光雷達光源模塊及器件是公司的主要產品之一,這些產品廣泛應用於無人駕駛等領域。
福晶科技:主要從事非線性光學晶體、激光晶體、超精密光學元件、衍射光學及光刻元件和激光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激光、光通訊、醫療設備、檢測分析等領域。
福晶科技生產的光柵適用於WSS及其他光通信行業以及車載激光雷達系統,部分精密光學產品應用於光通訊、AR和激光雷達等領域。
炬光科技:是領先的激光元器件、光學元器件設計製造企業,為客户提供生產光纖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和其他激光應用裝備中所需核心元器件。公司正在拓展汽車應用、泛半導體制程領域。
炬光科技現已形成半導體激光、激光光學、汽車應用(激光雷達)和光學系統四大核心業務,積極向激光雷達領域拓展。
永新光學:主要從事光學顯微鏡和精密光學元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生物顯微鏡、工業顯微鏡、條碼掃描儀鏡頭、平面光學元件等。
永新光學在激光雷達領域與禾賽、圖達通、法雷奧、Innoviz、麥格納、探維科技等行業國內外知名企業保持深度合作關係,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
萬集科技:是國內領先的智能交通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專業從事智能交通系統(ITS)技術研發、產品製造、技術服務。公司業務涵蓋動態稱重、專用短程通信(ETC)、激光產品和智能網聯四大板塊。
萬集科技佈局了面向自動駕駛的車路兩端激光雷達、V2X產品及車路協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工業移動機器人激光雷達、后裝V2X車路協同、交通用激光雷達等。
商業化佈局擴張階段邁進
圖達通:憑藉與蔚來汽車的深度合作實現快速發展。它為蔚來汽車定製激光雷達產品,這種獨家合作模式在汽車領域迅速打開了市場。
通過與車企的捆綁,圖達通的產品能夠快速實現批量出貨,使激光雷達在特定汽車品牌車型中的應用成為範例,帶動了其他車企對激光雷達的關注和嘗試,加速了激光雷達在汽車市場的擴張,使行業進入更多車企積極參與和佈局激光雷達的階段。
華為:進入激光雷達領域帶來強大的資金和綜合技術實力支持。它不僅佈局汽車領域,還在智慧城市等方面有涉足。在汽車領域,華為積極與汽車廠商合作,試圖打造涵蓋激光雷達、芯片、通信技術等一體化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這種全方位的商業化佈局使得激光雷達市場不再侷限於單純的傳感器市場,而是與更大規模的智能汽車、智能城市建設項目相互關聯,促使市場從單一應用市場向多領域融合發展的擴張階段邁進。
結尾:激光雷達,未來在哪
隨着AIGC、具身智能等浪潮襲來,車載激光雷達市場仍在野蠻生長,但其應用範圍也早已超過了智能汽車的範疇,激光雷達企業開始在車載智駕領域之外尋找市場機會,機器人、Robotaxi成了當下的新方向。
作為行業的頭部代表企業,速騰聚創和禾賽科技也都有了更為清晰的新發力點,速騰聚創更偏向具身智能概念的機器人業務;禾賽科技則將業務聚焦點錨向了Robotaxi,已經被包括百度Apollo在內的中國排名前5的Robotaxi公司選為供應商。
長遠來看,激光雷達的應用和想象空間遠大於汽車行業的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行業廠商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與角色,必然需要經過充分競爭之后,才能區分出真正的企業實力與技術成色。
內容來源於:半導體行業觀察:激光雷達,何去何從?;網易:兩年翻4倍,美股港股激光雷達暴漲,A股有5個公司;洞見繁華:激光雷達技術的未來:汽車行業的顛覆性創新與發展趨勢;電子網:激光雷達的未來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