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市4年累計虧損超40億元,一A股公司宣佈,國資將入主!下周一復牌

2025-01-04 23:36

如無意外,孚能科技(688567.SH)新的實控人即將變更為廣州國資。

1月3日晚間,孚能科技發佈公告,公司控股股東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動人贛州孚創擬分別向廣州國資旗下的廣東恆健工控新能源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恆健工控新能源)轉讓5682.25萬股(佔總股本的4.65%)、428.27萬股(佔總股本的0.35%),交易價格為15.9元/股,總對價為9.72億元。

此前,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亦簡稱工控集團)下屬公司廣州工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曾表示將以大宗交易方式,受讓孚能科技另一股東深圳安晏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不超過2444.21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旨在支持工控集團謀求上市公司實控人地位。

孚能科技表示,若本次股份協議轉讓及上述大宗交易順利完成,孚能科技控股股東或將變更為工控集團,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廣州市人民政府。

廣州國資謀控股

廣州國資謀求孚能科技控股權的意圖,早在2022年底就現端倪。

彼時,廣州國資控制下的工控集團、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創興新能源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廣州創興」)3家公司累計斥資超33億元包攬了孚能科技定增股份,成為公司重要股東。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上述三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4.04%、3.8%、3.61%。

2023年7月,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動人贛州孚創與工控集團及廣州創興達成協議,擬向工控集團及廣州創興協議轉讓所持上市公司5%股份,並放棄相關股份表決權。若交易完成,工控集團將獲得孚能科技控制權。

但到了交易預計的截止日時,2023年12月29日,孚能科技又突然宣佈多方終止這次股權交易,改為通過定增推進廣州工控集團謀求控股股東地位,廣州工控集團擬認購孚能科技定向增發不超過12%股份。

2024年1月,孚能科技相關人士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正在全力以赴準備以符合相關的規範要求,滿足相關條件后將盡快啟動增發,並完成交易。

但此后,這筆定增一直沒有啟動,直至本次孚能科技再次啟動股權轉讓。

公告顯示,在本次股權轉讓基礎上,恆健工控新能源與同屬廣州國資控制的工控集團簽訂一致行動協議,同時香港孚能、孚能科技實控人YU WANG、Keith D.Kepler出具不謀求控制權及放棄表決權承諾函。

若本次股份轉讓協議完成以及工控資本或其關聯方受讓了深圳安晏持有公司2.00%的股權后,公司控股股東或將變更為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或將變更為廣州市人民政府。

截至最新交易日,孚能科技股價報11.6元/股,總市值142億元。公司稱,股票將於202516日(星期一)上午開市起復牌。

2024年前三季度大幅減虧

孚能科技於2020年7月在科創板上市,公司主要從事動力電池及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積極研發儲能技術。孚能科技是國內三元動力電池主要生產企業之一。

目前,孚能科技實控人為公司現任董事長YU WANG(王瑀)和公司副總經理兼研究院院長Keith D.Kepler,二人分別為加拿大籍和美國籍。

圖片來源:孚能科技官網視頻截圖

圖片來源:孚能科技官網視頻截圖

公司上市時發行市盈率高達1737.49倍,而彼時的行業平均市盈率僅25.39倍。上市當年,公司營業收入就面臨腰斬,淨利潤虧損額達到了3.31億元。2021年—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大增,從35億元增長至164.4億元,但增收不增利,公司淨利潤從2021年虧損9.53億元擴大至2023年虧損18.68億元。上市4年來累計虧損超40億元

2024年前三季度,孚能科技實現營業收入92.12億元,同比下降17.98%;淨利潤為-3.04億元,同比減虧80.57%。

據孚能科技2023年年報,公司三大核心客户為奔馳、廣汽集團、Siro,合計對公司營業收入貢獻超過80%。此次,廣州國資入主,也加深了外界對於其與廣汽集團合作的預期。

而作為廣州市人民政府下屬企業,2022年以來,廣汽集團積極佈局自主電池生產。根據官方介紹,廣汽集團已初步構建了「鋰礦+基礎鋰電原材料生產+電池生產+儲能及換電服務+電池租賃+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的產業鏈。若此次交易成功,孚能科技與廣汽集團的合作可能將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校對|趙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